分享

告诉孩子如何阅读《西游记》二(精彩再读)

 星辉斑斓之星星 2018-08-22

              告诉孩子如何阅读《西游记》二
  
在《西游记》的阅读过程中。这些字你都认识吗?

  如第十二回里的“鹗è:一种鸟。钺yuè:一种武器。愍mǐn:怜悯。箓lù:牒文。瑀yǔ :人名。饾dòn或簆kòu:这里大概是指一种植物。 赍jī:送。偈jié:偈语,唱词。徵zhēng:人名。襕lán:长衣或袍子。毗pí诈zhà谬miù”

   第十三回的“箝qián zǎnpín zì guōzhuó罴pí lǚ gòu wǎnbì 鞑靼dá dá

 
              以十二回为例
  本文继续以故事讲解的形式,真实再现当时的场景和画面,让我们全然明白取经之前的原因和细节。这一回是全书较难理解吃透的章节。在电视剧里很多东西不好表现出来。

上文我们讲到萧瑀宰相带领这两个人见唐王,唐王听到这两个人(由观音和木叉装扮的癞和尚),宣传的这件锦襕袈裟和九环锡杖。

一、唐王看袈裟
  唐王十分欣喜,就命人展开袈裟,一看,果然是没见过的宝物,于是对这两长老说:“实不相瞒,朕今天广结善缘,广种福田,真的见到那么多僧人演习经法,其中有一个高僧,法名玄奘,朕愿意买下你这宝物,赐给他用
(可以看出皇帝也被那僧人的气质风度和讲学内容征服了,并且真心举荐人才。)

观音菩萨马上:“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果真若有如此德行,贫僧情愿送他,不要钱。”

唐王急了,叫宰相留住,问“你说要七千两银子,朕要买,就不要钱,难道你要说朕依仗权势,强抢你的宝贝。再没有这种道理,朕照你原价补偿,这下不可推脱。”

 菩萨道:“贫僧有愿,如果敬重三宝,见善随之喜,皈依我佛,送给他,今见陛下明白事理,止于至善,敬我佛门,况且高僧有德有行,宣扬大法,不要钱,留下此物。”

二、唐僧穿袈裟

唐太宗于是中午朝见玄奘法师,差遣魏徵zhēng送圣旨,宣玄奘入朝觐见,那法师正在诵经,一听皇上圣旨,立马走下讲坛,与魏徵前往见驾。

太宗道:“求证一件善事,有劳您了,不用酬谢朕了。早间萧瑀领来两个僧人,送来锦襕袈裟一件和九环锡杖一条,特招法师受用。”玄奘叩头谢恩。太宗让玄奘穿来看看。

玄奘于是抖开袈裟,披在身上,手里拿着锡杖,站在阶前。

这一穿,皇上大臣都很惊喜,确实是如来的弟子。威严文雅秀气,这衣服就像照着身体裁剪,天地光辉艳丽,宇宙凝聚彩色,明珠光照上下排布,金线一层层前后穿成。四面锦沿着边,万种稀奇丝绸织就。纽扣是八种珠宝装饰的花,黄金圈束在领子上盘成绒扣。高低坐着佛,左右是星象。玄奘法师有缘,能承受此物。像活罗汉,赛过西方那些僧侣。锡杖叮铛,“毗卢帽”(见图)映照丰厚,确实佛门弟子名不虚传,胜过菩提都没有谬误,文武百官齐声喝彩,太宗非常高兴,叫法师穿着袈裟,拿着宝杖,赐给他两队仪仗队,经过很多宫门送出了朝廷大门,叫他经过大街前往寺庙,就如同中状元一般。玄奘再谢圣恩。
                         毗卢帽

玄奘走在街心,轰轰烈烈,长安城内的商人、公子王孙、文人墨客、男女老少,无不争看夸奖:“好个法师,活罗汉降世,活菩萨降临。”玄奘来到寺中,僧人们下榻迎接,都当地藏王来了,各个来依,立侍左右。玄奘上殿,点一炷香礼拜佛主,又对众人感动的叙述圣恩,之后,各归座位,不觉红日西沉,日落烟迷草树,孤村冷落无声。僧人念经养性。
三、玄奘讲学

七天后,玄奘又奏表请唐王拈香。太宗又摆驾率文武百官、后妃、皇亲国戚、赶赴寺庙。一城人全听旨到寺庙听讲,当中有观音菩萨和木叉,夹在众人中间。一看玄奘怎么做。二看金蝉子是否有福穿此宝贝。三则听他讲哪一门经法。

寺庙里果然胜过婆娑(婆娑起舞,一种舞蹈场面),赛过孤独长老的院子,不亚于招提刹。仙音响亮,佛号声喧哗。看到玄奘,果然是明智金蝉的相貌,万物万象澄澈空明没有一点尘埃,玄奘大典坐高台,超生孤魂暗中到,听法高流到市上来。施舍万物应该适应时机心路远大,出生随着心意,打开藏门,对面看到佛法无量,人人喜欢。相逢讲堂,果然不与世俗相同,说尽目前千万件事,谈论尘世劫难功绩,佛法如云舒展山岳,教网张罗满太空,人生检点归善,天雨落红花。那法师念一会《受生度亡经》,谈一会《安邦天宝篆》,宣一会《劝修功卷》。

萨开始露面问,“和尚只会小乘教法,可会大乘教法?玄奘下台竖起手,回答老师父,“失瞻,得罪,不知道大乘教法。”菩萨说:“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大乘教法能超亡者升天,度难人脱离苦海,修炼无可限量的长寿之身,能做不来不去之事。

下面有人报告太宗,“两个癞和尚来,影响玄奘讲经。”,这两个和尚见到太宗手不竖起,也不拜,问皇上何事?皇上说:“你们两个扰乱佛堂误我佛事。”菩萨说:“你那小乘佛法太low(低)了,不如大乘佛法度亡脱苦,寿身不坏。太宗问“你那法在哪?菩萨答:“在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能解百种冤,能消灾。

太宗问菩萨能否记得。

四、观音现身说教

菩萨马上飞上高台,踏着祥云,直到九霄,现出真身观音,托着净瓶,里面插着杨柳。左边是木叉拿着棍子,精神抖擞。

唐王立刻朝天礼拜,文武百官跪地不忘烧香祷告满寺庙人都拜见祷告:菩萨好。

(这里要对观音多说几句,西游记中对玉帝、如来、太上老君出场,都没有突出描写,唯独观音,浓墨重彩,反复写,所以86版在拍摄的时候,对观音的人选非常重视,既要貌美,还要气质佳。西游记中描写观音三次,一次在如来寻找取经人的大会上,观音自荐时:“说理圆满,具备四种品德,满身志气,珠翠璎珞装饰,面前香环,盘着乌黑的发,身上绣花的衣带轻轻飘起,上面缀着彩色的羽毛,碧玉纽扣,素淡的绫罗袍子,祥云笼罩着,绚丽的丝绒裙子,金子落在上面,瑞气遮着迎着。眉毛小如月亮弯弯,眼睛像双星,白玉一样的面庞,红唇一点点红,净瓶里盛着甘甜的露水,插着青葱的杨柳。能解除八种危难,超度众生,大慈大悲,镇守太山。居住南海,寻着声音能解救苦难,万次称呼万次应验,千次圣称千次灵验,蕙质兰心喜欢紫竹,爱香藤,是洛伽山上的慈悲人,潮音洞里的活观音。

 
 

这是第一次看到的样子,本节是第二次看到,在寻取经人的玄奘法师的诵经法会上现身时候的样子,呆会再看。第三次是在孙悟空去南海求菩萨对付通天河里的鲤鱼精,未梳妆时的自然之相。如“散乱一窝头发,赤着脚,精光两臂膀,拿着钢刀,削竹皮。”

相比之下,本节的描写最为详细,请同学慢慢的欣赏。

 

菩萨头上带着一顶金叶纽,翠色的花铺上,放着金光,生出锐气的垂珠和璎珞,身上穿淡色,妆容浅色,穿着盘着金龙、飞着彩凤的蓝色袍子,胸前挂着一面对月明,舞清风,杂宝珠,环佩;腰上挂着织着金边的蚕丝,上面绣着彩云,绒裙上绣着海的画面,面前领着一个飞过东洋、游过普世、感恩又行孝的红嘴白羽毛鹦哥(这个电视上没有);手里托着宝瓶,里面插着一枝(柳枝)。玉做的环穿过绣花的扣,金色的莲花开在脚下。三天才允许出入,这才是救苦救难的观世音现身。

唐太宗喜的忘了江山,文武百官爱的失去朝礼,众人都念南无(nàmó)观世音菩萨。太宗传旨,叫巧手丹青画像,吴道子当即展纸提笔写真,菩萨祥云渐远,玩起神秘,就是不让你画。半空中还落一帖子,上面留一句话“有礼大唐君王,西方有经,十万八千里,大乘教法殷勤献上。此经回来,能超度鬼魂出没,如有肯去的,能够求得正果,金身不坏。”意思是提醒唐王,别忘了派人来取。其实这事没有人想做,谁没事吃饱撑的,要去十万八千里外,取什么经的。

而这玄奘马上领旨道,“贫僧虽然不才,但愿效犬马之力,给陛下求取真经,保我王江山永固。”唐王大喜道,“法师果能尽贤尽忠,不怕路途遥远,跋山涉水,朕与你结拜兄弟。”

玄奘马上发誓:“不到西天,不求真经,永堕地狱。”唐王喜,回銮选良辰发牒出行。

寺庙的僧人和徒弟问:“你真的发誓愿意去西天?”意思是真的假的,我们不信,你会放着好日子不过,舍去一个好端端的,被万众拥护的,坐在神坛上,神一般的存在不做,要去往十万八千里西天,这一路上,还不知是祸是福。并且劝师傅,这一路路途遥远,更多豺狼虎豹,妖魔鬼怪,只怕有去无回,性命难保。

玄奘道,我已发誓弘愿,不取真经,永堕沉沦地狱。受王恩宠,不得不精忠报国,此去渺茫,吉凶难定,此去或三年,或五年,说不准。

五、唐王送玄奘西天取经

第二天早上,太宗就上朝,要求文武官员写取经文牒,用通行宝印,钦天监说:“今天就是吉日。”是不是忒快了点,催促长老上路。

这边玄奘已经称御弟,已经在朝门外等候,随即宣上宝殿。

皇上送御弟一个紫金钵盂,化斋用。选两个随从,一匹银x(马字旁放蜀)马。

弘福寺的僧人也送了冬夏的衣服。

唐王送了雅号:“唐三藏”,饮一杯素酒,正要饮时,往酒里放一撮土。送一句话:“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三藏明白其意,于是出关而去。

六、读后收获 

第十二回详细写了袈裟的样貌,玄奘宣讲的场面,观音现身。这一回情节比较简单。心理刻画比较细致,希望同学们可以写感悟,西天取经这么大的事情,玄奘不惧艰难的接下使命来,不接的话,观众都会失望的。所以唐僧就是那种能托付大事的人,他对人的真诚,对事的认真,对待问题的无惧无畏,有一种执着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这些值得学习。从唐僧成长的环境,从唐僧的经历来看,西天取经这事好像非他莫属,只是他一只罩着神圣的光环,其实我们人生路又何尝不是困难重重呢?没有这么多光环,我们是否也能像唐僧一样完成人生的使命和责任呢?

同时我们在写作文仿写的时候,值得我们学习的有以下几点:

1.可以学习大场面大描写,比如某个集体活动的场面,比如国庆阅兵的场面,比如接见外国领导人的场面,希望同学们学会这些场面描写。

2.学习写人,写观音的外貌描写,刻画非常细致。尤其是神韵。唐僧的外貌描写也比较多,学会细致的描写刻画。

3.学习生动的语言描写,如写唐僧的语言非常生动形象,符合人物个性。细细的体会和感悟。

  4.学习诗一般的语言描写,表达自己对某人某事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