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人兄弟之二十五:赵匡胤与赵光义

 铁血老枪 2018-08-22

名人兄弟间之二十五:

 

烛影斧声   千古之谜

——赵匡胤与赵光义  

             大宋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与他的弟弟赵光义之间的恩冤情仇、特别是围绕赵匡胤之死、赵光义接班一事,一千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议论争执,这似乎永远都是一个让人难以真正解开的谜。历史学家不断研究探讨这个谜,也没有弄出个所以然来。而大宋王朝的开国皇帝与他的弟弟之间的故事、特别是关于他的死因,到现在也还为许多人津津乐道、深究不休。

          

 

赵匡胤是河北人,其父赵弘殷在后梁时入伍当兵,在后唐时得李存勖赏识,任飞捷指挥使,掌管禁军,娶妻杜氏。公元927年农历3月20日,赵匡胤生于洛阳。以《宋史》的说法是:当天夜里,杜氏房中亮如白昼,香气四溢。婴儿出生后,“体有金色,三日不变”。匡胤小时,其父为他请来一位仅比他大五岁的教书先生,名叫赵普,两人名为师生,实为朋友,后来赵普果然成为匡胤的高级谋士。少年赵匡胤一边发愤读书,一边骑马射箭,十七、八岁时已长得气宇轩昂,相貌堂堂,且气度豁达,不拘小节,专好结交英雄豪杰。21岁时他离家出走,开始闯荡江湖,先是投奔他父亲的好友王超,可未被重用,转奔随州刺史董本,因与其子有隙,又负气而走。此时他身无分文,却豪气干云,并赋诗自励:“欲出未出光辣挞,千山万山如火发。追星赶月上天来,双脚胜过千里马”。
       在独闯江湖,穷困潦倒之际,赵匡胤得一老和尚的指点,又投到了后汉枢密使郭威的门下,在郭灭汉建周的过程中,赵立下军功,被提为禁军军官。周世宗柴荣上台后,智勇双全的赵匡胤在南征北战中又立下赫赫战功,升为“殿前都指挥使”,成为禁军统帅。在军中他常与大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喝酒谈心,称兄道弟,结为心腹。
     公元959年6月,后周英主柴荣死,其子柴宗训仅七岁。这时的赵匡胤除掌管禁军,还兼宋州归德节度使,负责防守京师。主少国疑,拥兵自重的赵野心勃勃,开始密谋发动兵变。960年大年初一,后周宫里张灯结彩,君臣相聚一起,举杯欢庆春节。忽然传来情报,说是契丹、北汉正联合入侵,情况异常危急。宰相范质等人慌了手脚,通过小皇帝,命令赵匡胤带禁军前去抵御。赵立马统军前往,并大造声势,似乎真要到前线同敌人决一死战。当天夜里,赵军到达离汴梁城北40里的陈桥驿宿营,匡胤之弟光义和谋士赵普按照事前策划好的计划,在军中大造舆论,要推赵匡胤当皇帝,同时让仍在汴梁的石守信做内应。天亮前,假装酒醉不醒的赵匡胤被其弟弟与赵普拖拉起来,他正打着呵欠,一件早已准备好了的龙袍就被披在了他的身上,接着众将士纷纷跪在地上,高呼万岁。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之由来。时赵匡胤33岁。


          

 

   公元960年,赵匡胤通过兵变,从后周小皇帝柴宗训手中夺得大权,建立了宋朝。但当了皇帝之后的赵匡胤并未就此高枕无忧,他深知如不弄点花样,采取点措施,把手中有兵权的大将解除,他赵家的江山难以稳固。不过同大多以残酷手段剥夺杀害功臣的帝王相比,善于演戏做假的赵匡胤其做法似乎更“高雅”、“文明”些。当皇帝第二年秋天的一个有月亮的晚上,赵准备了丰盛的酒宴,招待拥戴他政变的那些高级将领。起初他兴致很高,连干几杯后话语渐少,一幅愁眉不展的样子,心情沉重地说:“都是靠你们我才当上了皇帝,可那知当了皇帝后我吃不好睡不香,真不如做节度使快活”。石守信等人大惑不解地问道:“这是为什么?”赵叹道:“皇帝这个龙椅谁不想坐?你们的忠心我知道,可一旦你们手下的人贪图富贵,有朝一日把黄袍也加在你们身上,你们想不干,能行吗?”石守信等人慌忙跪下说;“臣等愚笨,未曾想到这层,还望陛下指明”。

       此时心情似略有好转的赵匡胤扶起众将,缓缓说道:“人生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难有百年寿数。追求富贵的人不过是想多积点钱财,好尽情吃喝玩乐,并能保子孙不至穷困罢了。朕为卿等打算,不如释去兵权,找个地方任职,买点好田好房,给子孙后代置点家业,自己弄点歌伎美女,日夕饮酒相欢,以享天伦。君臣之间,上下相安,两无猜忌,岂不是上策一条?”众将听罢连连称谢而回。第二天,石守信等人上书称病,请求免除京都禁军官职,赵匡胤遂命他们去地方当节度使,走前又特加赏赐,令其高兴而去。以后赵又用同样的办法解除了一些在他看来不太听话的节度使的权力。赵匡胤在喝酒吃菜中轻松自如地将拥兵自重者大权除掉的做法,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对这一高招,后人曾给予很高的评价:“尾大原成不掉忧,日寻祸乱几时休?谁知杯酒成良策,尽有兵权一旦收”。


                     

 

 

      宋太祖赵匡胤以杯酒释兵权之方式,使自己的政权日渐稳固后,紧接着发动了统一国内的战争。公元963年灭荆南,两年后灭后蜀,7年后灭南汉,12年后灭掉李后主统治的南唐。公元976年,刚满50岁的赵匡胤正准备大展宏图,一统天下,却突然在宫中溘然去世。他死后的第二天,其弟弟赵光义就即位,是为宋太宗。赵光义原来叫赵匡义,在他哥哥当皇帝后才改名的。
         关于赵匡胤的死因,宋代官方记载多含糊其辞,所谓的国史和实录更是略而不载,《宋史、太祖本纪》只一句话:“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但一些野史笔记却有许多生动描述。宋朝文莹和尚在《湘山野录》中说,976年春,太祖巧遇一位从前曾预言他能当皇帝的道士。太祖问道士:“朕的寿命还有多少?”道士直言:“若今年10月20日夜空晴朗,陛下可延长几年,否则就快准备后事吧。”到了10月20日晚,患病的赵匡胤来到太清阁观看天空,起初看天空万里无云,星光灿烂,他心情很好,可不一会阴云四起,雪雹骤落。匡胤见势不妙,急速回到宫里,召光义入内,屏退左右,与弟摆酒对饮。卫士们隐约看到寝宫一角,烛影下面,光义几次离开座位。半夜时分,匡胤拄着斧柄戳地,大声对光义说“干得好,干得好。”接着宽衣就寝,鼾声如雷。光义没有出宫,夜宿禁中,第二日宣布皇帝驾崩。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烛影斧声,千古之谜。”
      到南宋时,因赵构无子继位,赵匡胤的七世孙赵奢做了皇帝(宋孝宗),史家李焘在其《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更突出了光义弑君杀兄夺位的情况。另一种说法是,那天晚上,匡胤召其弟入宫,夜间光义见其兄睡熟,乘机调戏太祖的爱妃费氏,匡胤醒来见此大怒,生气而死。还有一说是太祖背上生一疽,光义去看的那天晚上,发现一女鬼正在为其兄揉背,便挥斧去砍女鬼,不料砍在他哥哥的身上。

      但不论怎么说,赵匡胤死的那个夜里,光义确是在跟前,而且嫌疑极大。当然也有一些人努力为光义辩护和开脱,北宋司马光在《涑水纪闻》中写道:“太祖初晏驾,时已四鼓,孝章宋后使内侍都知王继隆召德芳,继隆以太祖传位晋王(光义)之志素定,乃不召德芳,经趋开封府召晋王……”司马光的话是说赵匡胤死时,光义根本不在宫中,是由太监把他从晋王府找来的。司马光是北宋人,北宋的皇帝都是赵光义的后代,他写的东西怎么可能有怀疑光义的内容呢?

 

         

 

    如果赵匡胤死后继位的不是光义,而是他的亲生儿子赵德昭或德芳,那后人绝对不会怀疑光义弑皇兄篡君位。据说光义以皇弟之身份继承皇位是出于其母亲杜太后的意思。相传,杜太后在961年临终前对太祖说:“你得天下是因为周主年幼,若世宗在位,你万不会有今天。你与匡义都是我亲生儿子,你将来须传位给他。能立年长之君乃社稷之福。”匡胤遵母命,令宰相赵普当着光义的面,写成誓言,藏于金匮,命一宫女严藏。这就是所谓的“金匮之盟”,它是光义得以继位的惟一合法凭据。可很多人对“金匮之盟”之真假抱怀疑态度。首先是若赵匡胤当初真立下誓言,光义肯定会在其兄死后马上拿出来公布于众,为什么要等到五年后呢?

      其次,杜太后是在961年去世,那一年匡胤34岁,光义23岁,而匡胤的长子德昭也14岁,说杜太后怕匡胤死后出现“幼主”的局面是不存在的。精明而通情达理的杜氏不会以为自己将死,刚30多岁的儿子也马上要死吧?按正常情况,杜氏死后,匡胤至少可再活20多年以上,那时德昭已有30多岁,届时由皇子继位,根本不会出现“幼主”。事实上匡胤死时,德昭确已30岁了,从年龄上看完全可继位。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太后死前不可能说那样的话,逼儿子干那样的事,去破坏长子继承皇位的传统,引起日后诸多麻烦事来。

       明代王夫之也认为,匡胤晚年根本没有传位给其弟的意思。理由是,他病时,内侍王继隆找了一个道士求神祛灾,那道士对匡胤大谈什么“天上已为陛下准备好宫殿,晋王有仁心,可继大位。”那道士显然是光义的心腹,想以此逼驾,可匡胤十分恼怒,下令把那道士处死。
      最后看一下匡胤两个儿子的命运,更加深对上述事件的认识。匡胤原有四子,老大德林,老三德秀早夭。老二德昭在长兄死后就是长子,可他为人沉静,没有其父的刚毅与才智。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德昭随叔叔太宗出征北汉,宋军在太原城下遭到惨败,太宗赵光义只带少数随从慌忙逃命。文官武将找不到皇帝,又不知其生死,有人建议立德昭为帝,以收拾残局,后因太宗回来,故未成。回京后,善良的德昭没想到这件事引起他皇叔的猜恨,他还劝其叔要信守诺言,对北征有功将士给予奖励。岂知太宗把脸一变说:“等你当了皇帝再奖也不晚”。德昭这时才明白他已成皇帝的心腹之患,自觉性命难保,不久便自刎而死。更为奇怪的是德昭死后才一年,匡胤的幼子德芳也死了,年仅23岁。史书上只说因病而死,没有具体说明是啥病,倒是葬礼非常隆重,“车驾临哭,废朝五日。”
       为什么赵光义即位后五、六年中,匡胤的两儿子都相继死去?种种事端使人们渐渐形成如下看法:光义在协助其兄发动陈桥兵变、取后周而代之的活动中、在平定南方诸小国的统一战争中起了很大作用,立下汗马功劳,形成了自己的势力。当匡胤病时,他利用内侍王继隆逼宫未成,便深夜进宫害死其兄,当了皇帝。凭他的才能很快取得了大多数官吏的支持。为防止节外生枝,又相继除掉对他有威胁的两个侄子。为堵住人们的嘴,又在太平兴国五年伪造了“金匮之盟”这一凭据,留下了“烛影斧声”的历史疑案。
      其实,赵光义即使确确实实弑皇兄而夺位,又杀死两个侄子,也不会让后人大惊小怪,因为这类事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太多太多了。在专制体制下,在最高统治层的皇宫里,只有权力,哪有道义和亲情?

 

               

 

     但是平实而论,赵匡胤这个开国之君,较之中国历史上其他的开国皇帝似乎还是多少有些善良的意味,他不是那么狠毒,这一方面表现在没有在建国之后大杀功臣,而是以一种较为平和平稳的办法解决了权力的争端问题,既巩固了他的统治、防止了叛乱,又没有出现流血事件,所以那个“杯酒释兵权”应当被看成是中国历史上处理兵权的温和办法与最佳选择;另一方面,宋朝建政之后,对文人学士特别重视,大宋的文化氛围、知识分子的地位与待遇也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这也反映了赵氏不是那种特别重视武力之人,尽管他是一个武人出身的高级将领,带过兵打过仗,然他的骨子里还是向文非武的。

     再者,对待弟弟赵光义的态度也可看出赵匡胤是一个温情主义者。假若赵匡胤是一个恶毒之人,他或许不会在他死前将赵光义留在人间,他完全可以想象到将来他死后,他弟弟是他政权最有力的竞争者,他也有条件有能力,以各种借口把赵光义除掉,为他儿子接班扫清障碍,可这一切他都没有做,并不是他不懂得这里面的道道,而是因为他良善之天性所决定的。

     当然,他这么做而没有那样做,并不表明他的弟弟就一定如同他一样良善。兄弟之间在长大之后差异很大,各有各的心思,扶苏可以为了父亲而自杀不去争权,而胡亥却不同,他就能把兄弟姐妹几十人全部杀死。所以,这人性的差异性,在整个地球上表现不一样,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间表现也会不一样,在一个家庭里也不尽相同,这或许正是人性之复杂性与多样性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