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人兄弟之二十一:司马师与司马昭

 铁血老枪 2018-08-22

名人兄弟间之二十一:

 兄弟一股劲,只为取曹魏

            ——司马师与司马昭  

 

                     

 

      在说到司马师与司马昭兄弟之前,就不能不先说说他们的父亲司马懿了,因为没有他们的父亲,就没有这两兄弟的一切,是父亲生养了他们,培育了他们,为他们后来的事业奠定了基础。

     提到司马懿,人们的脑海里马上会出现这样一些词语:阴险、狡诈、老奸巨滑、老谋深算、诡计多端、深藏不露等等,这全是因为《三国演义》给大家带来的影响。在大多数人的心中,这个司马懿就是一个典型的反派形象,是专与“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诸葛亮相对抗的坏分子。所以,即使是在电视剧中,导演找演员,也要给诸葛亮找个形象英俊的人来扮演,而司马懿那只能找个形象相对较差的人来扮演了。

其实,在专制社会里面服务于朝廷,或跟随于某个诸侯、某一割据势力者的那些人物,无所谓好、无所谓坏,就看他们在具体的社会实际中都做了什么,是否为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考虑过,并努力去争取过,做过一些实事好事。总而言之,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他们首先考虑的还是他们自己的权力与利益,百姓永远不会真正放在他们心里。他们不同的利益集团之间的相互战争,并非为天下百姓争利,而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地盘与更大的权势。诸葛亮服务于刘备,司马懿服务于曹操,后又为了他司马家族的利益,你说他们谁高尚、谁伟大?谁低下、谁卑鄙?没人能真正说清。

 

                    

 

      司马懿是东汉时河内郡温县人(即现在的河南省温县),他的祖上许多人都在历朝任官职,可谓官宦世家,其父亲司马房曾任东汉的京兆尹。《晋书》中说司马懿“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在东汉末年那种混乱的局势下,他“常慨然有忧天下心”。

      以智慧而论,在《三国演义》里面,他是一个仅次于诸葛亮的人物,在那部小说中,他与诸葛亮屡次较量似乎都以失败而告终,实际上真正的胜利者是他司马懿而不是诸葛亮。第一,他比诸葛亮年长,他活到了72岁,而诸葛亮仅54岁;第二,在诸葛亮的几次北伐中,声势弄得很大,但没有什么进展,司马懿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并未让蜀汉得到什么便宜,诸葛亮的整个北伐是没获胜的;第三点,他司马懿培养了两个厉害的儿子,而且最后把曹魏政权给篡夺了,建立了一个名叫晋的新王朝,而诸葛亮的儿子虽也不错,可在能耐上似乎不如司马懿的儿子。所以,纵观历史,这两个老冤家谁是胜利者,不是一目了然的吗?当然,历史的评价不一定以成败论英雄,放在另一个座标体系中,或许就是另一种结论。此当别论。

    可以这样讲,没有司马家族,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没有曹魏的政权,司马父子三人为创建曹魏王朝,为灭蜀克吴都立下汗马功劳。也正是有了这样的基础,所以才有了后面司马炎的篡魏自立。

中国的历史,以黑格尔的观点,都是在重复的,一个王朝代替另一个王朝的重复,都是专制独裁的统治,没有什么新鲜花样。曹操可以架空东汉最后的皇帝,司马懿和他的儿子也可以架空曹魏的皇帝;曹操的后代可以废除汉朝的皇帝而自立,司马懿的后代同样也可以废掉曹氏皇帝而自立。历史就是这样,在一家一姓中轮换着,谁拥有了军队,谁就有了压倒他人的势力,就有可能取别人而代之,这样的情形周而复始了两千多年。

 

                              

 

  司马懿有四个老婆,共生了九个儿子,司马师与司马昭都是大老婆张春华所生,在九个儿子中名列老大与老二,在历史上最为出名的也是这两个儿子,他们哥俩基本上与其父亲常常一起行动,父亲是总指挥,而哥俩就是先锋官,或在左右两旁护卫着他们的老爹。

      作为长子的司马师,以其沉着冷静坚强而闻名,他处变不惊,有雄才大略,是其父亲的得力助手与参谋。还在曹氏未篡汉之前,司马师就经常与他弟弟司马昭一起跟随他父亲南征北战,屡立战功。他分析问题,往往切中要害,有独特的眼光。比如,那次诸葛亮大摆空城计时,司马懿就怀疑城中有大军埋伏,而司马师则认为那就是诸葛亮演的空城计,不应当被其迷惑,要大胆进攻才是。当然,这样说并不表明他的智谋就一定超过其父。

          到了曹操死、曹丕建立魏后,司马师的官职不断上升,特别是他们父子诛杀曹爽后,更是当上了大将军,把持朝中军权。在那次除曹爽而被称为“高平陵事变”中,白天司马懿把秘密计划告诉了两个儿子,说是要第二天行动。当晚,他派心腹去观察两个儿子睡觉的情况,那心腹回来说:老大睡得很香,可老二反来覆去,似乎根本没有睡着。司马懿听罢,呵呵一笑,他知道大儿子每临大事有静气,是个干大事的人,吃得饱睡得香,什么事也别想影响他。而司马昭在这方面就差了许多,遇事慌张,心里没有底。

        在司马懿死后,有两件大事让司马师的威信迅速提升。一是当时东吴派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为大将领兵北伐曹魏,洛阳城里许多人都很惊恐。司马师奉诏带军前去迎敌,他用镇东将军毋丘俭与扬州刺史文钦采用“深沟高垒,以逸待劳”的方法应对诸葛恪,后取得了胜利,稳定了局势;二是,也就是那个毋丘俭与文钦竟然举兵叛乱,还把他们的儿子送到东吴去当人质,表明投靠吴国,与魏国为敌。也还是司马师站了出来,是他带兵,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打败了叛军,再度使曹魏政权化险为夷。

       就在平定毋丘俭与文钦叛乱的前一年,也就是公元254年,曹芳感到司马氏的势力在膨胀,就想清除司马师兄弟。那年的二月,曹芳决定让中书令李丰、太常寺侯玄、光禄大夫张缉等人发动政变,废掉司马师,立夏侯玄为大将军,可那几人还没行动,消息已经被司马师获取。那三人全被抓起来砍了脑袋,而且斩灭三族。紧接着,司马师又废了皇帝曹芳,将其贬为齐王,立曹髦为帝,此后司马师兄弟继续牢固地操控着朝中大权,那小皇帝不过是个摆设。

      这几次重大活动,充分显现了司马师的政治与军事才能,他出手既准又狠,让宫内外的人闻之既敬又怕,从此再没有什么人敢对司马氏心存非分之想了。

       司马师以前就有眼疾,在平定了毋丘俭与文钦叛乱之后,又屠杀了那两家在洛阳所有的亲人,这又引起了他们后代的愤怒。文钦之子文鸯是一个英雄人物,他带兵去突袭司马师的大营,这次却真正把这位以沉稳著称的大将军给吓了一大跳,他的眼球竟然从震出了眼眶外面,不久就死去,年仅48岁。

      司马师死后,  小皇帝曹髦素服临吊,谥忠武。后来司马昭受封晋王,追司马师为晋景王。司马炎称帝后,又尊伯父司马师为晋景帝。

 

                     

 

     比之哥哥司马师,弟弟司马昭一定也不差,而且更是一个狠角。司马师死后,司马昭又继任大将军,继续掌控着曹魏朝廷的大权,根本不把小皇帝曹髦放在眼中。

     曹髦见曹氏的权威日渐失去,司马昭又越来越专横,内心非常气愤,可又无可奈何,忧郁之后于是写了一首题为《潜龙》的诗。诗的大意是:受伤被困的龙不能跃出深渊,自由自在地上天入地。就好比龙蟠居在井底,看着泥鳅、鳝鱼在面前手舞足蹈,只能藏起牙齿伏住爪甲。真可恶,我处于同样的境地!

     小皇帝的诗不知怎么落到了司马昭手中,他见罢勃然大怒,在殿上当着群臣大声斥责曹髦说:“我司马氏对魏有大功,你为何把我们比作泥鳅鳝鱼?”曹髦听了,吓得浑身发抖。司马昭见他不敢作答,冷笑一声离去。                                                                                                

     曹髦回到后宫,觉得司马昭有篡夺帝位之心,所以敢于当众侮辱他。这样的日子无论如何过不下去了,必须除掉司马昭。于是召集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等大臣密谋对策。他愤怒地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是企图篡夺帝位,我不能坐着受废黜的侮辱,今天要与你们一起去讨伐他。”

      尚书王经提出,司马昭重权在握已非一日,只靠少数人马是对付不了他的,希望曹髦慎重考虑。曹髦把讨伐司马昭的诏书抛在地上,激动地说:“我已经下了决心,即使死,也没有什么可怕,何况也不一定死!”

侍中王沈和散骑常寺王业胆小怕事,担心一旦事发,会祸及自身,所以就想出宫向司马昭告密。

      可有勇无谋的曹髦等不及了,拔出宝剑,登上马车,带领宫中侍卫、奴仆等三百多人,向司马昭的府第进发,想着一举把司马昭除掉。这曹髦有祖先曹操的血气,可智谋就差得太远了。他不知道自己的那点有限的兵马,怎么可能敌挡得了司马家族多年形成的势力?在途中,遇到司马昭的亲信贾充,正带了数千卫兵过来。曹髦以为他们是来杀自己的,便冲到前面高声喊道:“我是天子,你们想弑君吗?”卫兵一看是皇帝,一时都愣了神,不敢阻止,也不知应采取什么行动,拿着刀枪,纷纷便向后退却。这时贾充上前对卫兵大声喝道:“司马公养你们,就是为了今天之事啊!”卫兵们听他这一喝,顿时明白过来,一齐挥戈,当场将曹髦杀死了。皇帝,在这样的时候,也是不管用的,在卫兵们看来,司马公才是他们的真正主人。这如同后来的清末的袁世凯一样,他手下的那些当兵的是只知袁大人而不知朝廷。

      曹髦死后,司马昭一时还不敢自己称帝,还要做做样子,又从姓曹的人中找了一个叫曹奂的,立他为帝,即魏元帝(后被废为陈留王)。曹奂完全听命于司马昭,不过是个傀儡皇帝。公元265年,司马昭去世,长子司马炎继位任晋王。仅过了几个月,司马炎就毫不客气地逼曹奂退位,由他称帝,建立了晋朝。

 

                 

 

    司马师与司马昭兄弟俩虽都是搞政治与军事的,都在高位上站着,但兄弟俩没有你争我斗,他们俩在其父亲的身边很团结,父亲死后也没闹出不团结的事来。我看这主要还是因为司马师死的早了一点,假若他们兄弟一直活到将曹魏政权篡夺完毕,在涉及到谁到皇帝的问题上,可能就会有了分歧或矛盾了。

       但是,让司马懿和司马师、司马昭在地底下永远想不到的是,他们父子那样聪明特达的人,在后代中竟会出现一个白痴的家伙,而且还当上了皇帝,那人就是晋朝的第二任皇帝、司马昭的孙子、司马炎的儿子司马衷。历史就是这样的公平,它不可能让一个家族永远都光彩芒四射下去,他祖辈父辈或许是那样了不起的人物,可他或他的后代就未必就一定也会成为那样的人物。刘备如此,曹操如此,司马懿也难逃这个规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