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处的魅力

 宜昌石头书屋 2018-08-22
 

独处是一种能力,在一定意义上来说,甚至是比人际交往更为重要、更有价值的一种能力。因为交际可以展现一个人的张力,而独处则可以表现一个人的内涵与品质。

关于独处,亚里士多德说过:“幸福属于那些容易感到满足的人。”拉布叶说过:“我们承受所有不幸皆因我们无法独处”。柏那登·德·圣比埃说得很美妙:“节制与人交往会使我们心灵平静。”伏尔泰承认:“在这世上,不值得我们与之交谈的人比比皆是。”叔本华更是指出:“孤独为一个精神禀赋优异的人带来双重的好处:第一,他可以与自己为伴;第二,他用不着和别人在一起。”所以他认为:“能够自得其乐,感觉到万物皆备于我,并可以说出这样的话:我的拥有就在我身——这是构成幸福的最重要的内容。”

也许是因为时代和意境的不同,也许是知识和感受的不同,所以我们的前辈似乎比我们更习惯独处,也更能领略到独处的滋味。唐人白居易在《洛下寓居》里写道:“秋馆清凉日,书因解闷看。夜窗幽独处,琴不为人弹。”宋人柳永在《其三》里说:“自从回步百花桥。便独处清宵。凤衾鸳枕,何事等闲抛。”韩愈在《琴曲歌辞·岐山操》里说的是:“彼岐有岨,我往独处。人莫余追,无思我悲。”王炎在《江城子》里说的是:“帘箔四垂庭院静,人独处,燕双飞。怯寒未敢试春衣。踏青时。懒追随。”

辛弃疾的《水龙吟》这样说:“大而流江海,覆舟如芥,君无助、狂涛些。路险兮、山高些。愧余独处无聊些。”张炎的《醉落魄》这样说:“小楼帘卷歌声歇。幽篁独处泉呜咽。短笺空在愁难说。霜角寒梅,吹碎半江月。”周昙的《春秋战国门颜叔子》这样说:“夜雨邻娃告屋倾,一宵从寄念悲惊。诚知独处从烧烛,君子行心要自明。”吕岩的《七言》则是这样说:“无象无形潜造化,有门有户在乾坤。色非色际谁穷处,空不空中自得根。”

现代人喜欢热闹,喜欢群居,在歌曲里独处就似乎变成小萝莉的一种梦幻、大女的一种痛苦、熟女的一种惆怅和男人的一种迷茫,不过,newboy_bol有一首《独处》的歌词还是写得不错的:“下雪天黑夜变得明亮,走出绝望眼前就清晰,寂寞时学会怎样度过,没人了解内心的痛苦。这个时候我只是一个人,学到了无法学到的东西,只要在这个时候,我才能懂得什么叫做独处。没人能够体会我的感受,只有我一个人默默承受,度过黑夜等到天明,才发现原来这样就叫做独处,经过独处才能融入……”

喜欢独处的名人很多,德国的歌德就是其中之一,所以他会说:“人可以在社会中学习,然而,灵感却只有在孤独的时候,才会涌现出来。”中国的鲁迅也是一个,所以他才会写出:“运交华盖欲如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关他冬夏与春秋。”那个写过《尤利西斯》的乔伊斯也是,一代伟人同样是,一个人或者站在花港观鱼,或者坐在东湖岸边读书,或者躲在滴水洞里想问题,也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需要独处的原因和理由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纠正我们错误的思想和所采取的方法

独处的爱好与一个人的性格完全无关,爱好独处的人即便可能是一个性格活泼、喜欢交际的人,只是无论怎么乐于与别人交往,独处始终是他生活中的必需;独处与一个人的修养完全有关,因为随便看看那些古今中外的圣人贤达和名人学者,莫过于喜欢独处,在他们看来,缺乏交往的生活当然是一种缺陷,可是缺乏独处的生活简直就是一种灾难。所以李白才会说:“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可是饮酒也是让自己的思想自由自在单独飞翔的一种途径。

人是这个社会的一份子,需要与自己的同类进行交往,需要爱和被爱,也无法忍受绝对的孤独,可是,孤独和独处不能简单划等号,因为都知道绝对不能忍受独处的人却是一个灵魂空虚的人。汶川大地震以后,说是需要精神安慰,派去了无数的心理医生,可是常常在那些失去亲人的幸存者面前碰钉子,一项调查表明:人们更欢迎相声、小品和喜剧演员,而那个在美国军营枪杀13名军人的少校本身就是心理专家,这也是一大嘲讽。

因为社会的浮躁、道德的缺失、修养的、感情的淡漠,越来越多的人害怕独处,越来越多的人从官场、商场、职场和情场上得到的启示就是只要有了休闲时间,他们就必须找个地方去消遣,酒吧、舞厅、娱乐厅,喝酒、打牌、上床;或者就到夜店疯狂,或者就是找人陪聊。即使是宅男宅女宅在家里,不是打开电视机,没完没了地看那些粗制滥造的节目,就是上网玩游戏、聊天、买东西。表面上丰富多彩,实际上内心极其空虚。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想方设法避免与自己面对面,静下心来问问自己要怎样生活。

其实,一个人只能与自己的思想在一起才叫做天人合一。即使是和自己的知心朋友或者知心爱人在一起,也会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差异,就会带来这样或者那样的不相协调,因此,要想真正达到内心平和感觉和谐,也只有在一个人孤身独处的时候才可以做到。所以,青年人首要学习的一课,应该是承受孤独,因为孤独是幸福、安乐的源泉。

有一个奇怪的物理现象表明,一个人的正能量拥有越来越多,那么,从别人那里所能得到的也就越来越少。正是这一自身充足的感觉使得那些具有内在丰富价值的人不愿为了与他人的交往而做出那些必需的、显而易见的牺牲,于是,那些有自身价值、出类拔萃的人都宁愿引退归隐。可惜的是,在现在这个社会中,像这样具备了真正的人生智慧的人越来越少。官场上的除了希拉里没有一个官员坚决请辞的,商场上除了比尔盖茨和巴菲特,没有一个视金钱为粪土的;即使在佛道两教,丑闻不断,倒少有和那个遁入空门的歌手李娜那种真正潜心修炼的。

促使人们投身于社会交往的,是人们所欠缺忍受孤独的能力,也缺乏独处的时候面对自己的勇气,这就可以说明大多数的人何以如此热衷于与人交往,尤其喜欢到闹热的场所中活动,这也就是人类的群居特性。人们单调的个性使他们无法忍受自己,只有凑到一块、联合起来的时候,才能有所作为。不过国人往往调子喊得很高,实际却未必如此,这就和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汉奸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南京大屠杀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自己人杀自己人一样可悲可耻。所以不能称之为一个完整的人。

一个完整的人应该自身就是一个独立体,自身也就是充足完备的。就像钢琴并不是交响乐队中的一分子,钢琴更适合独自演奏;如果真的需要跟乐队合作演奏,那钢琴就绝对是所有乐队的主音,所以,有一个说法认为,这样的出类拔萃的人不喜交际其实就是不稀罕和别人交往,因为几乎所有的痛苦都来自于与他人的交往,这才是至理名言。那些圣人、智者、学者放弃所拥有的地位、财产和舒适遁入深山,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享受心境平和所带来的喜悦。

独处也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我们的年龄和我们对社交的热衷程度成反比。一个人越年轻,他就越需要学习,而学习就是一种交往,交往的范围越大、人员越广,学习的效果也就越好。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越来越多,学习的动力就会越来越小,就会发现让自己回归理性需要的就是独处,对社交的强烈喜好、对事业的强烈追求和对女人的强烈喜爱都已经变得淡然,有一句时髦词来说,就是回归自然。

有人列举了独处的十大好处:自己可以做自己的主人;一个人的矛盾可以一个人自动消化;不会使矛盾激化;减少对于外界的依赖性,降低对于别人的期待;可以激发出人的各项才华和潜能,可以督促自己进行独立的思考;可以促使自身产生必要的自我保护和免疫力;可以远离爱情的困扰和诱惑;可以静观自我;可以勇敢起来,无畏无惧;可以做到自己对自己负责;也可以自由而随心地生活。

其实,独处就是寻一方清净所在,一种有意无意的隔离,把自己置于人群之外,把虚假和烦躁统统关在门外,让神经彻底松弛,让心绪无限制地放飞;让宁静滤掉烦忧,让放下遗忘不快,让思绪张开天马的翅膀自由自在的飞翔,让自己的心灵如同一杯夏日里混浊的江水,放在一处让其慢慢沉淀、过滤,变得清澈,在时间之中慢慢升华。

独处既不是孤独,也不是寂寞,而是在沉默和冥想、回味和思索中品味丰富与深邃,那是自己和自己随心所欲地攀谈,是忘却了自己在生活中所呆过的各种面罩,让那些扮演的各种不同角色统统离去,让思想在时间和空间中自由来去,让思绪追逐情感,让眼睛窥视内心,于是就在那一刻,可以静静地聆听自己心音的脉动。

独处是一种寂寞,但是也是一番情调;独处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品质;独处是一种思索,也是一种享受;独处是一种沉默,也是一种语言;独处是一种发泄,也是一种吸纳;独处是深秋里最浓的一片风景,也是一种意境,在自己的时空里坐看云起潮落;独处是一种思想的清澈过程,也是灵魂升华的阶段。

独处是风,思绪翻飞如蝶;独处是电,划破天际、瞬息万里;独处是线,一端系着自我,一端牵着大千世界;独处是诗,洋洋洒洒的任思绪飞得很高很远,独处是歌,既有美声,也有通俗;独处是画,既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独处是舞,既有芭蕾,也有广场舞;独处是庐山瀑布,“疑是银河落九天”,独处是春风,“千树万树梨花开”;独处是深邃的夜空中那弯新月,默默的阴晴圆缺,独处是盈盈荷叶间滚动的露珠,晶莹剔透、动静自如。

因为独处,所以我们不会和那英那样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所以我们不但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也能把握这摇曳多姿的季节,还能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因为独处,无数以前还是云山雾罩的东西,现在都可以看得清晰明白;不再受到生活中惯常幻象的迷惑,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于是就可以如鱼得水了。

独处是一种检验,用它可以测出一个人灵魂的深度,测出一个人对自己真正的感受;独处时世界浓缩成一团烟雾,不必违心、不必伪善,不必理会花开花谢,月圆人缺;淡漠了爱与不爱的概念,不再为搪塞的言语而忧伤徘徊,也不再为无由的喜欢而心动如潮,对于喜欢和爱之间的表白,只是淡然一笑,不去揣度真正的企图,也忽略了其中蕴涵几分诚意。

独处就是一个人坐着,静静地拥有一颗真诚的心,静静地面对自己,静静地感受着点点滴滴来自于胸中不断涌动的思绪。这里所说的独处不是孤独,孤独是一种寂寞、压抑甚至难过、痛苦和无助;而独处是心与心的对话,是心灵找寻内在的安宁,是一个人静静地感受心灵。只有领略到独处时分静谧的快乐的人,才能体会出那么多的智者哲人面壁独处的伟大意义。

独处也并不是拘泥于坐在斗室里冥思苦想,可以让脚步随意的带着自己的心灵走到任何地方,只要是可以从内心生出一份快乐,令心情为之舒畅和愉悦,还可以忘却烦恼和忧郁的地方就是好去处。可以看着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土地上,追逐小鸟在树枝间跳跃的身影;也可以到江边用石头打水漂,看着水纹在一个个水漂荡漾的圈圈里扩散。

因为独处是一份不被人打扰的快乐,也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可以什么都想,也可以什么都不想,放飞自己的心灵,静美随之而来,清灵随之而来,温馨随之而来;独对自然,心灵会像宇宙一样深邃;独观书籍,思想会像电波一样通达古今;独赏音乐,情绪会像雪莲一样玉洁冰清;独坐静思,自我会像大山一样坚实稳固。独处就是一种心态,一种性情,一种意愿。因为没有独处,就没有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领悟;没有领悟,哪来思想火花,没有思想火花,就没有社会进步和发展。

因为独处是一道被人无法理解和感受的风景。就像一朵清纯的花朵总在无人问津的境遇里优雅地抽芽绽蕾、不妖不艳;就像是蓝天的一片流云,轻轻盈盈地走着,无声无息;就像一只没有时针、分针和秒针的液晶显示的电子钟,虽然没有机械的喀嚓节奏,却能在无声的时空中独享生命的进程;独处是一种处世的态度,是一种身心的自我调整。更是一种独立人格的体现;独处是一种艺术,也可以是一种爱好,更可以是一种情绪。

于是我们学会了独处,就自然学会了“群处守住嘴,独处守住心。”这就是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注意自己的语言,记住沉默是金其中的道理;这就是在独处的时候要真诚面对自己,思想境界就会得到不断的提高,这也就是《论语》中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是也。”独处的时候,记住别人的好,找出自己的不足;就能深刻的体会到“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更为重要的是对自己有了一个自知之明,这才是最为难能可贵的。(2013-2-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