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建六日游(9)——鼓浪屿风情(二)

 雁窝岛69 2018-08-22
本篇和下一篇将在鼓浪屿上拍到房屋建筑照片放上,这些建筑历经沧桑,洋气十足,美轮美奂,弹眼落睛,与周围的闽南地区、福建厦门的建筑明显不同,与陈嘉庚式的西服中国帽建筑也明显不同,犹如是个国中之国。时间有限,体力有限,挂一漏万,但看到的拍到的已经感觉很满足了。

鼓浪屿原是一个荒岛,元末明初开始垦拓,明末清初郑成功在鼓浪屿训练水师,康熙年间对外开禁而繁荣。鸦片战争后,厦门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鼓浪屿被英国占领。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英、美、法、德、日、葡、荷、奥、西班牙、挪威、瑞典、菲律宾等国领事馆与清廷签订《厦门鼓浪屿公共地界章程》,鼓浪屿沦为列强“公共租界”。鼓浪屿岛上现存13国风格各异的建筑物,有“世界建筑博物馆”之称。

三丘田码头边的鼓浪屿手绘地图


很漂亮的一家餐馆,叫“一席之地”。


一席之地


万石山景区石碑。对这个“万石山景区”,起先有点糊涂,以为就是这牌子后面的小山坡,后来看介绍是一个极大的范围,包括厦门市南部、鼓浪屿和两者之间的海湾。南普陀寺、胡里山炮台、厦门植物园、太平山、中岩山、狮头山、半岭山、弥勒山、樵溪、水磨坑溪、万石岩水库……,全打包在内。一个重叠又空洞的概念。


岛上类似这样的小楼比比皆是,也顾不得走近一一细看。


原德国领事馆


原德国领事馆,现在是小店铺。


树龄290年的细叶榕


街心花园的雕塑


李小龙的功夫


2016年9月15日被莫兰蒂台风吹倒的古榕树


天主堂,鹿礁路34号,建于1916年,哥特式建筑

1890年,罗马教廷将福建划为西班牙传教区,西班牙厦门主教将教堂建在西班牙领事馆隔壁。西班牙的教堂建筑风格与对面古典复兴样式的协和礼拜堂形成对比。


天主堂对面,是四根罗马式巨柱门廊的协和礼拜堂,这座礼拜堂于1863年由美国归正教会、英国伦敦公会、英国长老会联合成立的“三公会”建造,被当地人称为“番仔礼拜堂”(“番仔”,闽南对洋人的称呼)。1949年后,协和堂交第二医院使用。1974年4月,这座教堂计划被拆毁后建药剂房,经有识之士极力周旋,在教堂周边加盖一些楼房遮掩,使教堂得以保存。2009年5月,一张教堂老照片在“鼓浪语QQ群”曝光,由厦门晚报和厦门电视台等媒体传播后,引起社会巨大反响。6月, 紧紧包围协和礼拜堂的楼房开始拆除。7月,历经百年沧桑的教堂重现天日。


天主堂隔壁的原西班牙领事馆


天主堂院子里的雕塑


靠着这些指路牌,得以在鼓浪屿这座迷宫里周转。


中国唱片博物馆的大门,放着一架老式唱机,这里是当年著名的黄荣远堂。


黄荣远堂,位于鼓浪屿福建路32号,始建于1920年,为鼓浪屿十大别墅之一,该建筑是西洋、南洋、中国古典和现代风格相结合的典范,被誉为鼓浪屿“最浪漫的别墅”,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中国成立初期,黄荣远堂曾作为“鼓浪屿南乐社”的聚会演出剧场,历时数年。中国唱片博物馆于2016年开始在黄荣远堂筹建,2017年开放,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的综合性唱片主题博物馆。


黄荣远堂院落占地3000平方米,主建筑1200平方米,为当年东南亚流行的殖民风格。整幢别墅有许多古罗马式廊柱,用整条花岗岩雕成,柱头为古希腊式。


该建筑原先是菲律宾华侨施光从的别墅,1931年施氏家族举家迁往菲律宾生活,别墅法属越南归国华侨黄仲训买下黄仲训是越南华人首富黄文华的儿子,著名的地产商人,公司名号是“黄荣远”,此建筑作为公司总部,得名“黄荣远堂”。
鼓浪屿“最浪漫的别墅”的传说:施光从和黄仲训有一次乘轮出洋,玩扑克比大小,施光从赌别墅,黄仲训赌运输船队,轮船靠岸,施光从输。从此别墅易主,施家出走南洋菲律宾。不知真假。


海天堂构之四,福建路40号,建于1921年,堂构是房舍的意思。
海天堂构共有五幢老别墅,现对外开放三幢。其中,34号为虫洞书店,38号为鼓浪屿建筑艺术馆,42号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和木偶的演艺中心。


福建路43号的这栋普通的三层红砖小楼,便是曾经的闽南圣教书局旧址。这是一个闽南教会专门服务教徒的书店,里面摆放的闽南白话字编印的教会书籍是最大的特色。闽南白话字,是西方传教士为传教,用字母“拼”出闽南话的发明,解决了语言不通的难题。后来,来自厦门的卢戆章在西学东渐的风潮下,研究闽南白话字,成为现代汉语拼音文字之父。


鼓浪屿音乐厅,1987年建成,接待过日本、美国、罗马尼亚、菲律宾、新加坡、俄罗斯、克罗地亚等国家的艺术团体及香港圣乐团、香港青少年国乐团、草田合唱团、上海交响乐团、长影乐团、中国青年交响乐团等的演出。厅内以木质材料装修为主,采用全自然声的音响效果,拥有1架七尺德国“斯坦威”和1架九尺意大利“斐芝欧尼”三角钢琴。


音乐厅前的马路


马约翰广场。马约翰(1882—1966),标准的中国人,生于鼓浪屿,是我国著名的体育家,著名的体育教育家。1954年起任中国田径协会主席,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主席。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马约翰生于厦门鼓浪屿,那个年代鼓浪屿上多洋人,其家人也都信仰基督教,于是取名为约翰。马约翰三岁丧母,七岁丧父,18岁时到上海读中学,22岁考入圣约翰大学预科,两年后升入本科。在圣约翰大学读书的七年期间,马约翰酷爱体育运动,是学校足球、网球、棒球、田径各项代表队的主力队员。1919—1920年与1925年—1926年两次赴美国春田学院进修体育。1936年担任中国代表团田径队总教练,参加了在柏林举行的第十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马约翰于1914—1966年在清华大学任助教、教授、体育部主任等教职。


马约翰体育场,又叫人民体育场,早先为洋人球埔旧址,历史悠久。建于鸦片战争期间的英军操场,1870年被美国领事馆租下作为洋人的体育场,英美各国水兵的到访引进了草地网球、草地板球、羽毛球、足球、棒球、橄榄球。近代体育传入鼓浪屿,教会学校予以推广,体育活动成了岛上华人的日常生活内容,马约翰从小就深受影响。


洋人球埔解放后称人民体育场,现在又称马约翰体育场。标准足球场的草地非常漂亮。


鼓浪屿的中老年足球队正在活动


福音堂于1901年由华人自筹资金开建,于1903年落成,可容纳一千人,为华人教堂。1958年该堂合并于三一堂。文革中,该堂被占为工厂,堂内为厂房和宿舍,面目皆非。目前,门柱的牌子是“厦门市百合园托老院”。


日光岩为鼓浪屿上的著名景点,是一定要去的。一路问询,走了不少路,直到看见这三个字。日光岩俗称"岩仔山",别名"晃岩",相传1641年,郑成功来到晃岩,把"晃"字拆开,称之为"日光岩"。日光岩于鼓浪屿中部偏南,是由两块巨石一竖一横相倚而立,成为龙头山的顶峰,海拔92.7米,为鼓浪屿最高峰。


日光岩大门正在修路,对我们要走过去的游客很不耐烦,陪着笑脸赶紧逃过去。


顺着台阶走上去,有一平台,平台有一凉亭。


平台上有日光岩游览图,“不登日光岩,不算到厦门”,很有号召力。


等到看见售票处,才知道登岩是要付钱的。鼓浪屿五个景点套票100元,单独登岩60元,不算贵,也不算便宜。笔者年轻时喜欢爬山,泰山就爬了五次,现在看见爬山头就大。若是免费,爬一半累了,立马半途而返,付了钱是一定要登顶的。


日光岩的绿树丛,红屋顶,倒也有几分东欧小镇的味道。


平台上转一圈,拍几张周围屋顶的靓照,赶紧拜拜,后面要走的路还长着呢。


街道转弯处,一只小狗安静地趴着,素来讨厌狗,竟然拍了一张。这是
鼓浪屿唯一看见的狗,也是厦门唯一看见的狗。

小狗对面是四眼井,井边有雕塑,有石刻碑文“大道公井”。大道公,宋代名医吴本,出生在厦门海沧青礁,是位医术高明普救众生的好医生。宋景祐三年(公元1035年)农历五月初二,为治病救人登悬崖采药,不幸坠亡。死后闽南和台湾百姓尊他为神——保生大帝。


四眼名井旁的广告牌,鼓浪屿上展出故宫的外国文物。


鼓浪屿的街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