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扉札记开坛第一篇:我与读书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18-08-22



余自开蒙读书,迄今近半个世纪,虽无所大成,然个中甘苦,似乎不可谓外人道也。少时读书,非小子所愿,长辈的拖拽,使我踏入幼学课堂。彼时读书,根本没有什么压力,学拼音看图说话,黄发垂髫,甚是活泼开心。懵懂中曾参与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直至揭批四人帮,用写大仿的毛笔,涂抹出所谓的大字报,如今这些在寻常人眼中,似属笑谈矣,而在当时则不同,社会政治形式使然。待得升入初中,年岁渐长,学业渐进,又曾追随进步,正式加入红卫兵,可叹袖标尚未发放,编制已然取消,竟成为老人家最后的卫兵。

进入高中阶段,学制仍为两年,高考恢复已经五年。学子若是学业有成,高考及第,定是包分工作,莘莘学子,趋之若鹜。那时高考,高中应届毕业生,要先进行预考,大抵刷去三分之一,余者参加正式高考,录取率百中取二,与今日之录取比例相比,可谓极低,绝对多数之同学加入待岗大军。吾等高中毕业,恰逢政令取消复读班,是年落第之后,前途一时渺茫,命运多舛之中,得幸运女神眷顾,迈入公门,忙忙碌碌三十余年,两鬓斑白,而今能重执书卷,欣赏美文,此生不亦乐乎?

世人曰:读书苦,世人说:读书乐,左右分说,苦乐难辨,却苦乐自知。窃以为,夫读书者,阅读天下历史典籍者也,读书苦者,为求名,为求利,为求功名利禄,头悬梁,锥刺股,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诱惑之余,劳心智,饿体肤,空乏身。所读书者,的确苦也。余之读书,乃工作之余,不求名,不牟利,不为功名,黄金屋,玉如颜,已是过眼烟云。端坐书房,展读之书,莫不美文,历史自传,上下纵横五千年,书话游记,左右开合万水千山。韵韵唐诗,铮铮宋词,悠悠元曲,委婉明清小说,读书怎不是一桩乐事耶?

读书之乐,皆知在淘,淘书者,以旧书市翻检遴选讨价还价为乐趣之闲人也。众书友相聚,畅言淘书乐事,如数家珍,遑论淘海遗珠者,悔之晚矣。于旧书市实地淘书,往往受时间、季节、政令、地域、环境之限制,未能每每尽兴。十年前有旧书网络呈现,注册过后,恰似一个二十四小时永不关张的市场,屈指算来一晃近四千个日子过去。翻拣寒斋架上所得,大部为网上所得,书友言曰:旧书网的出现,吾等所得,较前辈淘书者,一年等于二十年,获益多多。放眼当今网络,图书交流网站比比皆是,然而进行旧书交易之集大成者却屈指可数。   

    随着寒斋架上图书日积月累,如今的八个书架已经无法承载我对于书的厚爱。望着满坑满谷藏书,一时忽发奇想,个人私藏再多也无法与图书馆公藏相媲美,若是自家藏书之上,扉页皆有名家手泽,更期盼得到名家的亲笔题签,如是,怎一个幸福了的。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十数年的积累,巴金、冰心、夏衍等签有名家手泽之书灿然架上,更有王蒙、莫言、余秋雨题签的大作充斥,望架上两千册之签名书,就是不读亦可感觉到文字的温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