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yzsr273 2018-08-23

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曲江,兴起于秦汉,繁盛于隋唐,被誉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先河,是建筑、园林、绘画、诗歌、宗教等汇聚的“盛唐气象”典型代表。秦时曲江称“陔州”,意为临水的长洲。汉时建有皇帝行宫“宜春苑”,“因其水曲折,形似广陵之江”,便有“曲江”的美称。唐时,被辟为皇家园林,引终南山的水源,修葺扩充出千亩水面,建有芙蓉园、杏园、紫云楼、汉武泉、青龙寺、大慈恩寺和大雁塔等诸多景观,楼台亭阁绵延不绝。

 

一、文化曲江的提出

1993年之前,曲江新区这片区域还是一大片农田。1993年,基于曲江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资源,陕西省人民政府决定在此开发旅游业,建立西安曲江旅游度假区。从1993年至2002年,对西安曲江旅游度假区的投资共约6000万,由于与市区距离较近等因素,度假区一直发展缓慢。2002年初,“文化曲江”这个概念被正式提出,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原因:

其一,曲江新区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曲江新区内历史遗存丰富,周秦汉唐文化都在曲江留下了鲜明的印记,始建于唐代的大慈恩寺和大雁塔是曲江的文化标志,诸多文人墨客都在曲江留下著名诗篇,同时曲江还是“红叶题诗”、“寒窑故事”、“元白梦游”、“雁塔题名”、“曲江流饮”等多个千古流传的文化典故的发生地。

其二,曲江新区担负的社会责任。对于这些丰富的人文资源,曲江新区认为自身有责任去保护与传承它们,让子孙后代都知道、了解和记住曲江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曲江新区还承载着西安市建设人文之都的责任,必须将曲江的发展与城市价值的兑现联系在一起。

“文化曲江”这个概念对曲江新区后来的发展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它明确了曲江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同时,曲江新区确定了“文化立区、旅游兴区”的发展思路。 “文化立区”是指打造以盛唐文化为特色的城市新区;“旅游兴区”是指通过旅游迅速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当时的曲江新区在国内知名度低、投资少,而旅游是让国内外大众认识曲江、了解曲江、感受曲江的最直接方式,也是最快捷的资金回收渠道之一。以“文化立区、旅游兴区”为发展思路,曲江新区实施了以下三方面措施:

其一,大项目带动。大项目带动效应强、辐射范围广,能够迅速提升区域知名度。曲江新区先后策划实施了大雁塔北广场、大唐芙蓉园、曲江池遗址公园、大唐不夜城等重大文化旅游项目,使曲江的发展年年都有新亮点,知名度和美誉度迅速提升。由于这些大项目的带动作用,曲江新区的游客总数从2002年的每年200万增长到目前的每年3000万,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的总资产也由2002年的600万元增长到2009年的170亿元。

其二,大集团引领。发展文化产业是曲江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而大集团引领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具体途径。曲江新区先后组建了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曲江文化旅游集团、曲江会展集团、曲江影视集团、曲江演出集团、大明宫投资集团六大文化产业集团,他们成为带动区内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以成立于1995年的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为例,它是由西安市政府批准成立、由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投资设立的国有独资有限公司,2009年集团被中国企业联合会评为中国服务业500强企业。目前,集团下辖西安曲江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西安曲江大唐不夜城文化商业有限公司、西安曲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西安曲江影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西安曲江文化演出(集团)有限公司、西安曲江出版传媒有限公司、西安曲江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西安曲江秦腔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曲江职业围棋俱乐部有限公司、西安曲江梦园影视有限公司、西安曲江楼观旅游农业开发有限公司11个全资子公司,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西安曲江临潼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西安曲江国际会展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西安曲江大秦帝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西安曲江丫丫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西安曲江乐雅动漫有限公司6个控股企业。由集团的构成可以看出集团的投资领域已基本涵盖文化产业的各个重要领域。

 其三,大产业聚集。曲江新区借助大型文化集团引领,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提供创业服务等方式鼓励文化企业入区。目前,形成了以文化旅游为主导产业,影视投资、文化演艺、出版传媒、数字文化、国际会展、文化创意、文化体育休闲等多门类的文化产业集群,文化产业发展的合力日益凸显。截至2010年6月,曲江新区成功吸引了600多家文化企业。2010年1-6月,曲江新区固定资产投资125.8亿元,同比增长34.2%;财政收入3.29亿元,同比增长53.9%;实际利用外资1.01亿美元,同比增长70.1%;实际引进内资55.3亿元,同比增长41.1%。

image001 

图1 曲江新区的发展脉络

 

二、解读曲江模式

“曲江模式”的内涵可以归纳为以“文化+旅游+城市”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即依托曲江物质文化遗产与精神文化遗产,整合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旅游景区,形成文化旅游集群,带动其他文化产业门类发展,通过创意、包装和策划实施一批重大文化项目,形成文化产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最终兑现和提升城市价值。

 1

 

图2 “曲江模式”示意图

 

1、人文资源的整合与创新

曲江新区内有4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大雁塔、青龙寺、汉宣帝杜陵、唐长安城遗址)、3个省级文化保护单位(秦二世陵、曲江池遗址、唐城墙遗址)和数十个有史可考的文化遗址和民间文化传说发生地。曲江新区管委会通过以下三条途径对园区内的人文资源进行整合与创新:

将分散的文化遗产整合为集中的文化景区。大雁塔、大唐芙蓉园遗址、曲江池遗址、唐大慈恩寺遗址、秦二世陵遗址等都分布在曲江新区内,但相对比较分散。曲江新区管委会通过保护和开发两种形式将这些分散的文化遗产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唐文化气氛浓厚的大曲江景区。同时,开发与景区配套的大型公共文化场馆和商业设施,将曲江迅速打造成为西安文化旅游的重要窗口和游客集散地。

整合有形的文物遗址与无形的历史典故。在依据国家相关法规对文化遗址进行保护的基础上,根据史书记载和民间传说,将许多已在历史发展中消失的文化符号重新集聚,构建与文化遗址和历史典故有关的雕塑、房屋、庭院等,尽可能地复原历史原貌。当文化遗址被赋予了一系列可欣赏、可参与、可体验的文化符号后,被现代人忽略的、荒芜的遗址便变成了易于现代人接受和理解的文化产品。例如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总体设计完全反映唐大明宫的建制,充分展现唐大明宫的规模、格局与体制,其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张锦秋担纲建筑设计的丹凤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建筑造型尽量切近唐丹凤门的建筑特色和风采,在引发人们历史联想的同时,也能登高望远,北眺大明宫遗址群及园区景色,南望现代西安的繁华景象。再如唐城墙遗址公园,用书法雕塑的形式表现480首唐诗,并辅之以园林景观作为衬托,在公园内设立“吟诗坛”,让游客多角度感受唐诗文化。

将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时尚元素结合。在不影响历史文化资源价值的前提下,引入易被大众接受的时尚元素,构建西安市民休闲的公共空间和吸引游客的旅游度假景点。曲江新区在大雁塔北广场建造了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大唐芙蓉园引进了堪称世界一流的水幕电影;曲江池遗址公园拥有全国第一个载人氦气球等等;寒窑遗址作为王宝钏、薛平贵的爱情故事的载体,以真爱体验为主题,加入现代爱情元素,设立遗址区、婚庆区和商业区三大文化板块,让游客获得全景式体验。加入了这些现代时尚元素,曲江景区便不再显得因历史的厚重而缺乏活力,极大程度地满足现代人群将旅游与文化、娱乐联系在一起的心理诉求。

2、旅游业反哺文化产业

经过上述三方面的整合与创新,曲江新区不仅梳理与整合了园区内的人文资源,而且搭建起了文化旅游平台。目前,由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控股的西安曲江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拥有六大遗址公园、五大演艺品牌、四个游乐体验性主题景区、五大高端酒店餐饮品牌、3个国家级4A景区,打造了30多个旅游文化大项目,建立了集文化主题景区、酒店餐饮、旅游演出、旅游商品开发、旅行社、旅游地产及旅游衍生产业链于一体的产业集群。

文化旅游是曲江新区的核心产业,而板块经营是曲江新区文化产业运营的主要方式。文化旅游与板块经营具有极强的互动性,文化旅游是板块经营的起始点,只要板块稳定存在,文化旅游就会反哺文化产业。以法门寺文化板块为例,法门寺始建于东汉末年,鼎盛于唐,明清以后逐渐衰落,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曲江新区管委会于2007年3月开始对法门寺进行维护与开发,于2009年5月建成开放法门寺文化景区。法门寺文化景区首先带动了影视产业——曲江影视集团制作了六集大型文化纪录片《法门寺》。而后通过建设四大佛文化村落带动了艺术产业和会展产业;通过建设以星级酒店、大剧院、购物一条街等为主要内容的二期工程建设带动餐饮娱乐业、影视院线等产业。

3、曲江模式对城市价值的影响

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城市价值也是曲江模式的核心内容之一。城市价值包括硬价值和软价值两个方面。硬价值主要通过城市的有形建筑、设施、环境等表现出来,例如曲江新区通过在园区内建设与开发道路、景观、基础设施等,改善了园区及其周边的整体面貌和生态环境;而软价值主要通过城市文化氛围、市民的感受等无形的载体表现出来,例如曲江把“文物景点”变成“文化景区”,让“静”的文化“动”起来,营造了一个文化气息浓郁的城市发展新区。

曲江模式从城市价值的角度,将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事业发展结合在一起,用文化产业的部分收入发展文化事业,用文化事业的进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曲江新区在园区内建有西安音乐厅、西安美术馆、曲江电影城等大型公共文化场馆;曲江演出集团、西安秦腔剧院定期安排公益演出;曲江已形成5700亩开放式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和十余个市民休闲广场。这些公共文化场所和活动有助于强化市民的文化认同感和生活幸福感,而随着有文化修养的市民数量的增多,就会间接推动文化产业的增长,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越积极地互动,城市价值就越快速地提升,这也正使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回归到最本真的发展目标上。

 

三、进行时中的全文化产业生态链构建

2009年10月,《曲江新区二期扩区规划》获批,扩区后的曲江新区面积为40.97平方公里,比原有管辖面积扩大一倍。在新扩区域内,曲江新区将规划建设主题旅游与文化商贸区、会展商务与传媒出版区、影视演艺与科教创意区、遗址博览与生态创意区、娱乐运动与休闲度假区5个功能分区。在产业布局上,曲江新区把这五大功能分区又规划为出版传媒产业区、国际会展产业园、国际文化创意区、动漫游戏产业区、文化娱乐产业区、国际文化体育休闲区、影视娱乐产业园区、艺术家村落8个文化产业园区,加上原有的曲江文化景区,在曲江新区40.97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形成了九大文化产业园区,基本涵盖文化产业主要门类。

此次大规模扩区旨在将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和大遗址保护与文化产业结合,通过构建文化产业生态链提升文化产业集聚效应,建设以文化、旅游、生态为特色的国际化城市示范新区。基于这样的主旨,曲江新区管委会提出“全文化产业生态链”的概念,即以文化创意为产业发展的灵魂,以文化资源为出发点和依据,以版权为交易载体,通过文化创意激活文化资源,通过版权交易与保护促进文化价值流通,进而解放文化生产力,实现文化产业增值。由于曲江新区的文化产业门类齐全,不同门类的文化产业可以围绕文化创意和版权形成由上中下游构成的全文化产业生态价值链,见图3。修建大唐芙蓉园是用文化创意激活了文化遗产、带动文化产业生态链的典型代表。芙蓉园在秦、隋、唐代均为皇家园林。为了展现盛唐风貌,曲江新区参考诸多历史文献,在其原址修建了大唐芙蓉园,采取了南园北池的格局,园中4个景观区展现了大唐12个方面的文化内容。大唐芙蓉园建成后,立刻成为游客数量仅次于兵马俑的旅游景点。随着知名度的提高,服务不断升级,每晚在大唐芙蓉园上演激光水幕电影《大唐追梦》和大型梦幻诗乐舞剧《梦回大唐》;同名电视剧也在大唐芙蓉园拍摄完成;销售大唐芙蓉园景观的微缩雕塑、唐代服饰、唐代生活用品等大唐芙蓉园的衍生产品;园内外的商位租赁价格也逐年提高。这说明经过文化创意整合的大唐芙蓉园,通过文化资源带动了旅游业,进而又带动了影视业、演艺业、衍生产品运营和房地产业。全文化产业生态链的本质就是围绕文化创意和版权而形成的所有文化产业门类的网状格局。在实践过程中,全文化产业生态链上中下游不断整合,实现整个文化产业系统的自适应和反馈机制,从而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园区的总体竞争力、话语权及领导力。

 image005

 

图3 曲江新区全文化产业生态链示意图[1]

 

四、产业集聚效应初步形成

在构建全文化产业生态链的过程中,曲江新区的产业集聚效也初步形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文化旅游景点聚集带动的文化产业集聚效应。2002年以来,曲江新区以文化资源整合的方式,建成了大雁塔文化景区、大唐芙蓉园、曲江海洋公园、曲江池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大唐不夜城、法门寺文化景区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每年旅游人数达到3000万人次,带动影视、演艺、体育休闲、文化会展等多类文化产业;二是入园企业数量逐渐增多,形成多类别文化产业集群,各集群联动发展,创意叠加,资源共享,全文化产业生态链上中下游不断整合,促使产业集聚效应发生。目前,园区内的文化企业涉及文化旅游、影视投资、文化演艺、出版传媒、数字化、国际会展、文化创意、文化体育休闲八大产业门类,截至2010年6月,入区文化企业已有600余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文化产业集群。在产业集聚过程中,曲江新区采取了“大小通吃”的运营手段。“大”即吸引国内外文化产业的行业龙头,发挥带动作用,包括巨人集团、新华集团、华侨城集团、陕西省广电集团等均有望入驻曲江,计划吸引50家大中型文化企业集团入区,形成3家以上年产值超过100亿元的核心企业,实现园区文化产业主营年收入过300亿元;“小”即发挥文化产业发展孵化作用,形成文化企业的快速聚集,曲江新区以10万平方米的陕西文化大厦、曲江文化大厦、智慧大厦、文化产业孵化中心为依托,形成了曲江创意文化产业聚集区。

为了吸引更多优秀的文化企业的入驻,曲江新区搭建国家级孵化平台,设立了以“基金+担保+风投+财税+房补”为核心内容的系列优惠政策,详见图4。

 image007

图4 文化产业发展孵化平台示意

同时,曲江新区以“高质、高效、方便、快捷”为服务理念,打造六辆“服务直通车”,对区内企业和重点项目提供直通车服务,既方便了文化企业入驻曲江新区,也提高了区内现有企业和重点项目的工作效率,详见表1。

 

表1 服务于曲江新区企业的六辆“服务直通车”

名称

具体内容

『注册登记直通车』

注册登记人员实行“首接负责制”,从企业与曲江新区管委会签订协议之日起,就开始为其提供服务,使其顺利入驻曲江。

『信息资源直通车』

管委会招商局、文化局、经发局、律师办等八部门建立“季联席会议制度”;完善文化产业类市场主体登记管理信息的收集和披露制度;搭建“曲江文化企业之家”服务平台。

『跟踪服务直通车』

建立“一对一”跟踪服务机制,由登记人员与注册资本1000万以上的入区企业建立“一对一”跟踪服务,定期上门了解其经营状况和遇到的困难等,提供政策咨询服务。

『全民创业直通车』

深入区内大专院校,采取专题讲座及现场资讯等方式,宣传曲江发展文化产业的相关优惠政策,与辖区企业建立联系,掌握企业用人情况,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便利条件,鼓励大学毕业生到曲江新区创业、发展。

『重点项目直通车』

对重大项目采取提前介入、点对点服务,延伸和巩固跟踪服务机制,确立工商部门与企业间的培训机制和信息互通机制,及时收集、汇总企业反馈的信息,了解企业的服务需求,调整服务举措,提高服务效能。

『行政指导直通车』

全方位提供政策咨询和法律援助。对有入区意向并与管委会相关部门签订合同的投资者,提供一站式服务指导。

 

五、关于曲江文化产业发展的讨论与思考

1、文化内涵怎样被传承?

一些文物专家认为以大唐芙蓉园为代表的旅游景观设计有悖于历史原貌,进而质疑这样的景观是否具有文化价值。而曲江认为历史上的芙蓉园早在唐末已经被烧毁,现存有关芙蓉园建筑的史料稀少且零散,如果在唐代芙蓉园的原址上不建今天的大唐芙蓉园,而用于农耕或者房地产,那么文化传承更将无从谈起。目前的大唐芙蓉园定位于主题公园,而非遗址公园;是当今社会留给后世的“文化财产”,而非前世留给现在的文化遗产,因此不能要求大唐芙蓉园完全等同于芙蓉园的历史价值。

如何传承已失去物质载体的传统文化是文物界、旅游界、文化界、政府和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通过有形的物质载体来传承是现今最普遍的做法,但是物质载体表现文化内涵的水平却参差不齐。现代物质载体传播的文化理念与文物、文化遗产本身的文化理念是否一致;现代物质载体的构成符号与抽象的文物、文化遗产是否有内在的逻辑关系;现代物质载体的功能是否都与文化传承有关;现代时尚要素融入物质载体后是否影响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等都是文化企事业单位在构建现代物质载体之初应考虑的问题。同时,文化内涵的传播不仅仅需要物质载体,还需要与物质载体配套的文化服务体系,包括专业性解读各类文化符号涵义的解读性服务、有关文化审美的引导性服务、供大众体验与思考的互动性服务等。

不可否认的是,曲江新区一直在探索现代社会传承文化的途径。无论是对仍旧存在的城墙景区、法门寺文化景区的修葺,还是对物质实体已不存在的芙蓉园、大明宫的重建,都是让现代人传承传统文化的尝试。相对于个别地区将文化遗址用于商用、部分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冷漠,这是一种社会责任心的体现。从实践上看,曲江新区管辖的各大旅游景区游客数量连年递增,说明这种探索正在影响越来越多的人来关注历史中的芙蓉园、关注唐文化。

2、曲江模式是否可以复制?

作为第一个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区,曲江新区不断地吸引各个兄弟省市来调研学习其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那么,曲江模式是否可以复制?我们从以下四方面来讨论这个话题:

第一,曲江新区生存的大环境是13朝古都西安,西安市所有的文化遗址大部分在曲江新区。拥有这么丰富的人文资源是其他文化园区不可比拟的。

第二,目前曲江新区占地126平方公里,只经营文化产业,与文化产业无关的任何行业不准入区。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第三,西安市定位为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文化产业将成为城市发展的支柱型产业,而曲江新区是西安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支柱力量,可以得到较多的政策支持。

第四,西安市高新产业实力雄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数量较多,这些科研成果可以转化为文化产业的技术支持。

因此,完全复制西安模式是有难度的,但是可以借鉴西安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对于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城市,可以借鉴曲江整合人文资源发展旅游业,旅游业反哺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促进城市价值兑现、城市价值的兑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

3、文化产业“巨无霸”能否做强?

如上文所述,目前曲江新区已有九大文化产业园区,600多文化企业入园,基本涵盖文化产业主要门类。由曲江管委会投资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拥有12家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10亿人民币,总资产规模超过70亿元人民币。从文化产业门类和投资上看,曲江新区已然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巨无霸”。

未来几年,曲江新区将要在现有“巨无霸”的基础上进行更大范围的扩张,将不拘泥于现有的一期、二期规划,与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及其他投资主体投资建设延安中国红色旅游基地,建设提升西安城墙景区,投资控股华山景区,改造提升黄帝陵景区,建设楼观台道文化展示区,打造韩城党家村景区,投资陕南两汉三国文化旅游景区,整合酒店、旅行社等配套产业,实施曲江“博物馆之城”计划,构建跨区域、跨所有制、跨行业的文化产业大格局。力争在五年内入区企业达2000家,文化产业产值达300亿元,占全省文化产业产值的30%以上,就业人数达20万人,实现曲江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由曲江新区的未来发展计划可以看出,其文化产业的经营地域已走出西安市,经营领域也强调跨行业经营,在做大的同时不免存在何时能做强、强到什么程度的担心。从运营现状上看,曲江新区的文化产业产值还不高,产值过亿元的大中型骨干文化企业较少,与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的地位还有差距;区内文化企业的国有成分过大,民间力量还有待挖掘;城市管理水平和旅游服务质量还需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生态链也需不断通过实践来验证与完善。同时,曲江新区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决策风险、管理风险和债务风险。基于未来扩张的计划与现有不足和风险,曲江新区如何实现较高的投资回报率是发展的关键,而明晰的产业价值链和一定的政策支持无疑是园区和园区内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