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充国:为国为民计,功名不入心

 江山携手 2018-08-23
赵充国:为国为民计,功名不入心

为国为民计,功名不入心

在历史上,说到大器晚成之人那可谓多多,如大家熟知的姜子牙,齐白石等等,但在西汉是有一位名将,也属此列,可惜现在知道的人也不多了,他叫赵充国。

虽然知道的人不多,但有两句俗语却是由他而来,一个是“百闻不如一见”,另一个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两句话大家是耳熟能详吧。

赵充国,字翁孙,甘肃天水人,西汉著名将领。为人有勇略,熟悉匈奴和氐羌的习性,一生历汉武帝、昭帝、宣帝三朝,是一位能骑善战,富有军事战略思想的将领,谥号壮。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

说他大器晚成,是因为早在卫青、霍去病时,他就出征战匈奴了,不过,他跟随的是贰师将军李广利,职务是“假司马”,跟人不对,累死三军,如果是跟着卫青或去病小哥,结果当是不一样哈。赵充国:为国为民计,功名不入心

什么是“假司马”?汉武帝定制,司马,主武也,掌管军事之职。大将军所属军队分为五部,各置司马一人领之。汉官名凡加"假"者,均副贰之意。假司马即司马的副贰。余类此者甚多,如假候,即军候(军曲候)的副贰,所以,他当时也就是个一般武职的副手而已。

这李广利是外戚,是汉武帝的大舅子,他打仗实在是外行,这赵充国跟着他,被匈奴大军重重包围。汉军断粮好几天,死伤的人很多,赵充国就与一百多名壮士突破包围、攻陷敌阵,李广利则带领士兵跟随其后,才得以突围。赵充国全身受伤二十多处,后来李广利把情况上奏给汉武帝,武帝“亲见视其创”。感叹称赞,就授官为中郎,提升他任车骑将军长史。赵充国:为国为民计,功名不入心

这次战役,赵充国用生命下了一次赌注,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初步展露出名将风采,也赢得了武帝的信任。此后在对匈奴、羌、氐的战争中,审时度势,每战必胜,威名远扬,被册封为后将军。宣帝即位后,因辅政有功,被封为营平侯。

武帝尚武,成就了一大批善战之武人,自武帝起,大汉对匈奴始终采取主动出击的态势,频频用兵,及至到昭、宣两朝时,除了继续对匈奴、西域用兵外,还有对羌人、乌桓等部族的战争。而赵充国此生最出彩之处,便是后西汉时的武功之彰显。

对赵充国前期的战功此处就不必一一列举了,那也是长长的一串,反正是生死百战多;他最大的功绩是以战略家的眼光,提出了“寓兵于农、屯田戍边”的战略思想。这一思想对我国边境的安宁,保障生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经济实效,一直为后世所遵循。赵充国:为国为民计,功名不入心

宣帝时,居住在青海一带的羌族部落争夺湟水流域的牧地,光禄大夫义渠安国派兵镇压,激起羌族更大范围的反抗,形势异常混乱。宣帝重新选派戍边将领,赵充国奋勇自荐,自认为平定叛乱“亡逾老臣者矣”,也就是说,要摆平这件事,除了我没别人了。而此时的他已是七十七岁的高龄了。

果不其然,老将军振威平乱,取得了胜利,朝庭则期许以一鼓作气,荡平这些敢于造反的乱众。而此时的赵充国却力排众议,他连上奏折反复陈明“寓兵于农、耕战两利”的策略。这些奏折中最有名的是《不出兵留田便宜十二事》,提出屯田十二方面的好处,以及出大兵围剿十二方面的不利的情况。由于他的一再坚持,这一策略终被宣帝采纳。此后青海河湟地区呈现出“郡中乐业”的升平景象。南朝刘宋时期的史学家范晔誉赵充国:“以屯田、遂通西域”。赵充国:为国为民计,功名不入心

赵充国的名气自不能与卫霍二人相比,善战者无赫赫战功,这对他来说是最为合适的。他作为一代名将,他的战略眼光和谋略却是那二人所无法相比的。

赵充国去世后,宣帝感其功绩,追赠他“壮侯”谥号,与霍光等人一同画肖像于未央宫麒麟阁中,成帝追美赵充国,曾特召文学家杨雄作赋称颂之。其中有“在汉中兴,充国作武”的颂词,歌颂赵充国在西汉中兴中的武功。

西汉名将辈出,在其二百多年国祚中,被朝廷特别诏令文学褒奖的却只有赵充国一人。自汉武帝后,西汉王朝用此特殊方式去追忆国家功臣的名单中,并没有人们熟知的卫青与霍去病。也许当时的舆论已经意识到卫青、霍去病只是开疆辟土的将领的话,赵充国则是一位真正懂得建设疆土的军人。

特别是屯田戍边计划的实施,一些以游牧为生的羌人,开始定居下来,由牧民变为农民,生活更加安定富足。随着粮食的丰收,解决了戍边部队的给养,减轻了内陆人民的负担。万里边关,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据史书记载,赵充国戍边之策,为汉朝边关的安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至“自元帝以后数十年,四夷宾服,边塞无事”。赵充国:为国为民计,功名不入心

赵充国一生的主要功绩集中表现在晚年,他戎马一生,为国家征战四方,七十三岁时还主动领兵出征,直到七十九岁时方凯旋回京,以如此之老龄,顶风冒寒,坚守边境,这在中外战争史上是极其罕见的。尤其是当他可以将作乱的羌人一鼓聚歼,收功入怀,名超卫霍之时,他为国家计,为民生计,力主屯田,如此功名之念不入其心者。汉世诸将,孰能与比?

虽然我们现在很多人对赵充国知之甚少,但历史对他的评价却甚多、甚高。王禹偁说:“自古画策安边,铭功绝域者,赵充国班定远称为名将。然皆年余七十,垂老穷荒,而后能著其效。非一朝一夕之故也!” 

即使那在我心中只知偏安的赵构,对赵充国也赞誉有加,他说“赵充国沈勇有大略,其用兵以全师保胜为策,乃汉中兴良将也”。赵充国:为国为民计,功名不入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