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邦:泗水一亭长,难能唱大风

 江山携手 2018-08-23

刘邦:泗水一亭长,难能唱大风

《大风歌》真是刘邦写的吗?

刘邦的诗歌,现存有两首,一是大家都熟知的《大风歌》;另一首是《鸿鹄歌》,这《大风歌》写得是真好,直抒胸臆,雄豪自放,全诗充满着一种王霸之气,虽然只有短短三句,但句句都写了一个广大不同的场景,充分展示了他此时的心境,尤其是第一句,是最令人拍案叫绝的好句。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唐人李善说:“风起云飞,以喻群雄竞逐,而天下乱也”,这首句便是对秦末群雄纷起的战乱情景最好的隐述,非常高明地运用大风和乌云来暗喻当时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次句只一个“威”字便对威风凛凛,所向披靡,无人能敌的形象展示在读者前面,彰显了他现在志高意得,余皆臣服,荣归故里的好心情;这末句也表现了内心的担忧,对国家尚未全部安定的担心和忧虑。这就难怪他在且呤且舞时要“慷慨伤怀,泣数行下”。

这么好的诗,真是刘邦写的吗?因出之《史记》,至今无人怀疑过,但我一直却心存疑问,一是从文化水平来说,他大字不识几个,文墨粗通那都是对他溢美之词了,一个泗水亭长,村治保主任,能即时呤出这等好词?还能舞之蹈之?还能“击筑而歌”?他能踏准节拍就算不错了,且大家还合而歌之,没个预演彩排什么的肯定是不行吧。要是这样,那还即兴个铲铲啊。须知,要即兴,那可要的是平素的积累,用时方能手到拈来,立马而就,谁都想如曹植般来个七步成诗,哪有那么容易噢,如刘邦的状况,我是打死都不相信是他能即兴而就的。

刘邦:泗水一亭长,难能唱大风

再有,此时的刘邦年事已高,对功臣们日益猜忌,异姓王中臧荼、张敖、韩王信、彭越、韩信、英布等先后被废杀,不仅如此,对萧何都起了疑心,直逼其自污以求自保,甚至还想杀樊哙,那些异姓王按说都应该是他心中的猛士吧,但他将行的是分封制,盟白马,“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此时的他心中想的是如何安排他那些纨绔子孙来替他守四方,至于那些真猛士是唯恐避之不及,他此时应该乞求那些猛士不要来同他那些分封的王捣乱才对,哪还敢让他们来替他守疆镇土,哪儿还有心情在这里吟唱出这词噢。

至于他的《鸿鹄歌》,一看就不象他那水平的人能写出来的,“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你以为你是项羽噢,人家项羽那是贵族,耳闻目睹地写个《垓下歌》我信,就你这连个正名都木有的无赖刘季也能呤出这等好词,存疑存疑。

想必这刘邦写就的诗歌不止这两首吧,作为王者,一言一行都应该有记载,还不说是他写的诗歌了,肯定应该还有不少,只是其它的连司马公都不好意思再加进那史记中去了,所以,我认为,这《大风歌》肯定不是刘邦写的,与当时的场景严重地不符,不是后世之人对他粉饰也是如陈平一流的枪手代而为之。

刘邦:泗水一亭长,难能唱大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