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匠人 · 用4000年前的“失蜡法”,让椅子获得艺术雕塑一样的尊重

 木子的书包 2018-08-23

匠人 · 用4000年前的“失蜡法”,让椅子获得艺术雕塑一样的尊重

用创作艺术品的方式来做设计,会是什么样?

匠人 · 用4000年前的“失蜡法”,让椅子获得艺术雕塑一样的尊重

金色的脊椎骨稳稳的立于地面,

厚重的黄金骨盆形成天然的椅面,

或许你想不到,

这个看上去像人体结构雕塑的东西,

其实是一把椅子。

你更想不到,

制作这把后现代风格的椅子的手法是

在中国有着4000多年历史的“失蜡法”浇铸工艺。

匠人 · 用4000年前的“失蜡法”,让椅子获得艺术雕塑一样的尊重

匠人 · 用4000年前的“失蜡法”,让椅子获得艺术雕塑一样的尊重

匠人 · 用4000年前的“失蜡法”,让椅子获得艺术雕塑一样的尊重

匠人 · 用4000年前的“失蜡法”,让椅子获得艺术雕塑一样的尊重

“撒旦椅”创作者名叫谭志鹏,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

4年前创作毕业设计时,

他曾拜访了一家制作铸铜雕塑的工厂。

恰好赶上工人师傅们正用“失蜡法”制作产品。

1100度的铜水泻下,

白烟冒起,发出“扑哧扑哧”的响声。

那一刻,

站在作坊角落里的他被深深震撼了。

匠人 · 用4000年前的“失蜡法”,让椅子获得艺术雕塑一样的尊重

匠人 · 用4000年前的“失蜡法”,让椅子获得艺术雕塑一样的尊重

谭志鹏一直钟爱“铜 ”这种材质,

喜欢它随时间改变,由黄变绿,

似乎在记录流逝的时间。

一直以来,“铜”制作的方法比较呆板,

不适合制作家具。

但“失蜡法”却让他重新燃起用铜做家具的念头。

他觉得这种任由铜水自由流淌的铸造方法,

不仅可以让自己对铜的处理变得随心所欲,

甚至可以让铜家具获得雕塑一样效果。

就这样,

他创作了毕业设计作品《生肌》。

匠人 · 用4000年前的“失蜡法”,让椅子获得艺术雕塑一样的尊重

匠人 · 用4000年前的“失蜡法”,让椅子获得艺术雕塑一样的尊重

匠人 · 用4000年前的“失蜡法”,让椅子获得艺术雕塑一样的尊重

匠人 · 用4000年前的“失蜡法”,让椅子获得艺术雕塑一样的尊重

匠人 · 用4000年前的“失蜡法”,让椅子获得艺术雕塑一样的尊重

匠人 · 用4000年前的“失蜡法”,让椅子获得艺术雕塑一样的尊重

《生肌》模拟了细胞组织结构的“维诺图”,

展现了微观世界里植物生长的过程,

“失蜡法工艺”的运用,

让整个作品看起来更加中空玲珑。

谭志鹏的这件作品不仅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认可,

还获得了中国美术学院优秀毕业设计金奖。

这次成功更坚定了,

他以失蜡法做铜家具的想法。

想成为一位优秀的家居设计师的谭志强,

毕业后,没有选择去设计公司工作,

而是创办了“十贰铜者”品牌。

因为他发现:

当今的时代,家具设计同质化严重,

消费者也只把家具当作摆设和工具,

对其没有应有的情感和尊重,

他想要做受人尊重的作品。

所以,他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限量艺术家居设计。

匠人 · 用4000年前的“失蜡法”,让椅子获得艺术雕塑一样的尊重

匠人 · 用4000年前的“失蜡法”,让椅子获得艺术雕塑一样的尊重

匠人 · 用4000年前的“失蜡法”,让椅子获得艺术雕塑一样的尊重

匠人 · 用4000年前的“失蜡法”,让椅子获得艺术雕塑一样的尊重

匠人 · 用4000年前的“失蜡法”,让椅子获得艺术雕塑一样的尊重

匠人 · 用4000年前的“失蜡法”,让椅子获得艺术雕塑一样的尊重

用创作艺术品的方式来做设计,

不过多的去思考商业的问题,

不基于市场和消费群体的考虑再进行创作,

反而使得谭志强敢于表达自我,

也激发出更多寻常家居设计

不可能想到的创作灵感。

设计“撒旦椅”时,

他将人体内部结构作为原型融入座椅设计。

“如果把人体的脊椎和盆骨反转过来,

做成一把椅子,

那么在使用坐具时,

究竟是人坐在这把椅子上,

还是椅子坐在人身上呢?”

他希望通过这种位置的互换,

让人们去反思坐具和使用者的主被动关系。

匠人 · 用4000年前的“失蜡法”,让椅子获得艺术雕塑一样的尊重

匠人 · 用4000年前的“失蜡法”,让椅子获得艺术雕塑一样的尊重

设计“熔”时,

他将铜水滴落的瞬间凝固下来,

化作一张桌子,

让人感受到看似静止的桌子,

也无时无刻不在动着,活着。

匠人 · 用4000年前的“失蜡法”,让椅子获得艺术雕塑一样的尊重

匠人 · 用4000年前的“失蜡法”,让椅子获得艺术雕塑一样的尊重

从走可爱路线的Tantan小胖人,

到邪魅酷感的撒旦,

谭志鹏的作品,

仿佛自带一种饱满的角色感和故事性。

这些作品在雕塑艺术品与实用家具之间,

恰到好处的拿捏,

让人惊叹设计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但对他来说,

最不用纠结的就是艺术和设计的二次性,

“每个创作都是一个有趣的小王国,

每个作品,每个系列,

都是小王国里独一无二的生命。

设计就是我多变人生的一个写照。”

匠人 · 用4000年前的“失蜡法”,让椅子获得艺术雕塑一样的尊重

设计是多变的,

但制作时的谨慎与认真却是不变的。

从概念到设计、建模、铸造,

再到最后的打磨,

谭志鹏几乎全程亲力亲为。

一件作品出炉少则一个月,

多则几个月甚至几年。

他笑言:

“这些作品都是我亲手‘抚摸’出来的。”

因为在他看来,

每一件作品都有其独特的地方,

即便采用了相同的材料与工艺,

它的线条、造型、磨砂程度也要有所区别。

匠人 · 用4000年前的“失蜡法”,让椅子获得艺术雕塑一样的尊重

匠人 · 用4000年前的“失蜡法”,让椅子获得艺术雕塑一样的尊重

匠人 · 用4000年前的“失蜡法”,让椅子获得艺术雕塑一样的尊重

匠人 · 用4000年前的“失蜡法”,让椅子获得艺术雕塑一样的尊重

匠人 · 用4000年前的“失蜡法”,让椅子获得艺术雕塑一样的尊重

从毕业到如今4年过去了,

谭志鹏的设计作品获得了越来越人的认可,

他也一跃成为国内先锋设计的代表人物,

不但受邀参加国内外设计展,

还成为知名设计画廊GalleryALL签约艺术家。

2016年,他结识了同样爱铜的设计师罗黛诗,

两人共同创立了“鸾鸾鸟”品牌。

一同探索“铜”在实际运用中的更多可能。

匠人 · 用4000年前的“失蜡法”,让椅子获得艺术雕塑一样的尊重

谭志鹏定下了一个小目标:

积累足够资金后开设浇铸工作室,

将自己热爱的材质、工艺展现给大众,

让更多人了解这些雕塑般的家具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其实,从始至终,

谭志鹏所关心的只有一个问题,

就是创作者、使用者和作品三者间共同的成长,

因为在他看来,

“家居设计作品从来不是‘死’的,

创作者和使用者共同给了它生命。

所以每一件作品都值得被尊重。”

匠人 · 用4000年前的“失蜡法”,让椅子获得艺术雕塑一样的尊重

正午文化:您为什么会特别钟意“铜”这种材质?

谭志鹏:铜制品手感敦厚,其颜色是我在作品中最想展现和尊重的一种特质。不做发色处理,随着时间流逝,原铜色会慢慢沉淀下来,多年以后或许会因环境和使用状况不同程度地出现铜绿,这是多么富有生命力的一个演变过程!

匠人 · 用4000年前的“失蜡法”,让椅子获得艺术雕塑一样的尊重

正午文化:在“鸾鸾鸟”品牌中两位设计风格不尽相同,是如何加以合作的呢?

谭志鹏:在创作中,我们有各自独立的研究线,现在能看到的大部分作品都自成系统。但是,我们慢慢地也在尝试合作,例如2017年的作品——“行走的花器”。在这件作品中,我们第一次将各自擅长的“色”和“形“进行融合,它承载着我们对“花器”这一观念的思考:水果能否做成花器?花器为什么一定要插花才可以叫花器?为什么不可以是一群小怪物的组合?我们无数次提出类似的问题,这件作品就是在我们彼此碰撞和对话中产生的。

匠人 · 用4000年前的“失蜡法”,让椅子获得艺术雕塑一样的尊重

匠人 · 用4000年前的“失蜡法”,让椅子获得艺术雕塑一样的尊重

正午文化:对您来说,作品是一个创作想法的展示,还是具有功能性的产品?您是怎么看待一件作品的艺术创意和实用功能的关系的?

谭志鹏:其实这就是作品的定位问题,究竟是定位在家具产品还是艺术品。骨头椅就是我的一个大胆的形式展示,并没有考虑所谓的人机工程,它不具有“坐”的功能性这是理所当然的。但因为它的创作可以引发我后面一系列的作品,这才是创作它的意义所在。

匠人 · 用4000年前的“失蜡法”,让椅子获得艺术雕塑一样的尊重

匠人 · 用4000年前的“失蜡法”,让椅子获得艺术雕塑一样的尊重

匠人 · 用4000年前的“失蜡法”,让椅子获得艺术雕塑一样的尊重

谭志鹏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Gallery ALL中国签约设计师,专注失蜡浇铸工艺研究,不断探索家居产品的雕塑艺术性表达,与设计师罗黛诗一同创立鸾鸾鸟工作室。

匠人 · 用4000年前的“失蜡法”,让椅子获得艺术雕塑一样的尊重

匠人 · 用4000年前的“失蜡法”,让椅子获得艺术雕塑一样的尊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