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01【人教版】甘肃省2018中考历史总复习:第1部分 中国古代史《第1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2018-08-23 | 阅:  转:  |  分享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七考点一考
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一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元谋人2.北京人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
考点五考点六3.山顶洞人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
点二原始的农耕生活?1.河姆渡原始居民(1)时间:距今约七千年。(2)生产:已经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3)生活:住干栏
式房屋;过定居生活;挖井饮水;饲养家畜;制造陶器、玉器和原始乐器。2.半坡原始居民(1)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2)生产:他
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饲养家畜,打猎捕鱼。(3)生活:住半地穴式房屋。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已会纺线、织布、制衣。考点一考点
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三华夏之祖?1.炎黄战蚩尤
2.炎帝、黄帝的贡献(1)炎帝: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因此号称神农氏。(2)
黄帝:相传,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技术,他的属下仓颉发
明了文字,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3.尧、舜、禹的“禅让”“禅让”:黄帝之
后,尧、舜、禹先后成为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尧年老后,部落联盟推举舜为继承人。后来,舜又以同样的方式传位给禹。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
领的办法,历史上叫作“禅让”。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
点四夏、商、西周的兴亡?1.夏、商、西周的更迭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
考点五考点六2.西周的分封制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五春秋战国的纷争?1.春秋争霸(1)公
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2)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其中
首霸诸侯是齐桓公。(3)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的原因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4)晋楚争霸中最著名的
战役是城濮之战,与此战役有关的成语故事有“退避三舍”等。与吴越争霸有关的成语故事有“卧薪尝胆”等。(5)影响: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在争霸的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如秦国),为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战国七
雄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六大变革的时代?1.农业
的发展(1)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与推广: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
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2)水利工程:
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2.商鞅变法3.封建制度的确立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
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考点一考点二
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一西周分封制1.分封制的主要内容考法一考法二2.评价西周分封制(1
)积极:在西周建立之初,分封制的实施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并逐步构建起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有些
诸侯国成为开疆拓土的重要力量,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2)弊端:西周的分封制使诸侯享有很大的权力,随着诸侯与周天子之间
力量对比的变化,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出现了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并立的局面。考法一考法二例1(2017·江苏南
京)“(武王)封功臣谋士……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材料体现的是()A.周初分封 B.商鞅变法C.秦设郡县 D.汉初
分封答案:A解析:西周初年,为了巩固统治,周天子实行分封制,即把土地、奴隶和平民分封给亲属和功臣,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材
料“(武王)封功臣谋士……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反映的正是西周的分封制。故选A项。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二商鞅变法1.商鞅
变法在经济、军事、政治上分别产生的影响考法一考法二2.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1)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这是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
。(2)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3)商鞅本人具有敢于同守旧势力作斗争的精神。(4)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3.商鞅变法给我们带
来哪些启示?对国家的启示:(1)改革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强国家的实力,提升国家的地位。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强国之路。(2
)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要付出沉重的代价。(3)今天我们要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深化改革、勇于创新。对个人的启
示:我们要学习商鞅勇于变法创新、不畏艰难的精神,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奋发读书的信念,培养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考法一考
法二例2(2017·山东泰安)“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在这一思想推动下发生的历史事件出现在下列哪一阶段()答
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是商鞅的言论。商鞅变法始于公元前356年即公元前4世纪。故选A项。考
法一考法二方法总结公元纪年换算法(1)100年为一个世纪,其计算方法是百位数加1。例:公元前221年,百位数2加1等于3,
为公元前3世纪;60年,百位数0加1等于1,为1世纪。(2)10年为一个年代;一个世纪的前20年称为早期或初期,20~29年称为20年代,其余以此类推;一个世纪的前50年称为上半期,第40~60年称为中期,后50年称为下半期,第80~90年称为晚期。(3)公元前的年份是倒着算的,与公元后相反。例:公元前209年为公元前3世纪晚期,公元前494年为公元前5世纪早期。
献花(0)
+1
(本文系百眼通学习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