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2【人教版】甘肃省2018中考历史总复习:第5部分 世界现代史《第22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与世界现代科技及思想文化》
2018-08-23 | 阅:  转:  |  分享 
  
第二十二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与世界现代科技及思想文化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七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
考点四考点五考点一美苏冷战、美苏争霸?1.美苏冷战(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
称霸世界的野心膨胀,但美国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2)含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
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3)序幕:1946年,丘吉
尔发表“铁幕”演说。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4)表现①政治上,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之
间冷战的开始。②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通过经济援助西欧,逐步控制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遏制”共产主义。③军事上,1949年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建立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5)结束:199
1年底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2.美苏争霸(1)(2)结束:19
91年底苏联解体,美苏两极格局结束。(3)影响:给两国带来了沉重的军费负担,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也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
害。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二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科索沃战争?
1.多极化的发展(1)背景: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
极化方向发展。(2)表现①冷战后,美国为了争霸世界,成为“世界领袖”,重新制定了全球战略。②美国利用“北约”军事集团,随意干
涉其他国家和地区事务。③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
量。(3)“一超多强”的含义:“一超”指的是美国,“多强”是指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
考点四考点五2.科索沃战争(1)背景①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成为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②霸权主义
利用并介入这些矛盾纷争,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直接威胁世界和平。(2)经过①1999年3~6月,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境内进行轰炸。
②5月8日,中国驻南大使馆遭到北约导弹袭击。(3)影响①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②科索沃战争表明,世界多极化将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
考点五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三世界经济全球化?(1)背景①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
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②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2)表现
①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②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③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这是世
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3)影响①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步减少,
企业可以越来越多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经济活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②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互相竞争。
③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境地。(4)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表现: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1年举办第九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领导人会议。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四第三次科技革命?1.开始时
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2.主要标志: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3.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
应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4.特点(1)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学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
质财富的过程。(2)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了好几种技术的革命。(3)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
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5.影响(1)推动了社会
生产力的空前发展。(2)进一步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3)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
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五现代文化?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
考点五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考法一美苏冷战1.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及影响(1)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
的不同和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苏从战时盟友关系转变为战后敌对关系。美国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力大增,妄图称霸世界。1949年,北大西洋
公约组织成立。苏联和东欧七个国家于1955年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至此,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2)影响:在两极格局下,美
苏展开了一系列争霸斗争,这违背了客观的历史潮流,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和各国的发展,美苏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2.
美苏争霸的实质美苏争霸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其实质是两种政治势力的争夺。由于国家实力的消长,双方互有攻守。考法一考
法二考法三例1美国前总统杜鲁门上台后曾一再声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
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这主要表明()A.冷战局面已经形成B.国际经济新秩序亟待
确立C.美国试图建立全球霸权D.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已经确立答案:C解析: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向国会提出咨文,正式阐述美
国对苏联政策及整个对外方针。这是美国政府内部酝酿已久的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正式
展开的重要标志,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转折点。因此,答案为C项。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考法二20世纪以来国际格局的演变及其原
因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力量的对比,帝国主义战胜国为重新划分世界先后
召开了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远东等地区的新秩序。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雅尔塔体系。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经济、政治、军事强国,苏联是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3.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终结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原因是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同时世界经济结构多极化导致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在国际舞台上也出现了多种力量。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例2(2016·四川广安)20
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三次大的演变,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B.多极
化趋势——两极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两极格局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
多极化趋势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的演变,按其形成的先
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故选D项。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考法三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例3(2016·新疆)科技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下列一组标志所涉及的产业,体现第三次科技革命
最突出的核心技术的是()答案:A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第三次科技革命核心技术的认识。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主要标志。第
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美国微软公司(计算机)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12345671
.(2017·甘肃甘南)“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为此,美国
()A.实施马歇尔计划B.签订北大西洋公约C.推行杜鲁门主义D.推动欧洲走向联合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马
歇尔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受阻,社会动荡,为了稳定资本主义政局,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又
称马歇尔计划。答案解析关闭A12345672.(2017·甘肃甘南)在世界政治多极化发展趋势中,“一超多强”五大力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是()A.平等互利、力量均衡B.相互借鉴、相互竞争C.取长补短、共同繁荣D.利益一致、追求双赢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当前世界,各力量中心相互制约,共同维护世界政局的稳定。各强国之间相互竞争,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又相互合作,相互借鉴,促进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加强。故选B项。答案解析关闭B
献花(0)
+1
(本文系百眼通学习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