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医大师路志正:中医临床丢了什么?

 Wdjljjfj 2018-08-23


导语

       任何一门自然科学都是在继承前人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中医更不例外。

       中医的发扬必须继承,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就要求我们无论在门诊还是病房都必须根据中医理论识病辨证,理法方药前后贯通,通过大量临床实践,去验证探索、充实完善、总结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是一切自然科学发展的道路,当然也是中医发展前进的道路。

       令人担忧的是目前中医临床在继承方面存在问题很多,简述如下。

1.中医病房中药使用率下降明显

       在中医医疗单位或科研单位,中药使用率是衡量一个单位中医水平的硬性标准。目前在一些单位中药使用率不高,多数病人中西药并用。有些却以西药为主,中药仅作为陪衬。以两所省级中医院为例,通过抽查病历发现,中药在病房使用率均未达到50%,有的中医病房中药使用率在20%~30%左右,个别科病房甚至为零。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已经或者将要改变中医医院名称的内涵。

2.中医病房的基本用药原则丢了

       在一些中医病房中没有坚持“能中不西,先中后西”的原则。入院病人中西药并用,美其名曰“双保险”;或者先用几剂汤药,稍无改善不管辨证用药处方正确与否,一概责为中药无效,马上改为西药,西药无效再改中药,病至垂危急重又找老中医会诊。

3.中医病房以药测病的多、“随证治之”的少

       在一些中医病房使用固定方剂以药测病,辨证随心所欲、生拉硬套,有的甚至干脆废弃中医理论指导,用药理研究有效成分指导使用中药,如果效果不好,即责备中药无效。

  4.中医临床阵地逐渐缩小

以针灸科为例,本来针灸能治疗100多种疾病,可目前许多单位针灸科治疗疾病的种类日渐减少,有的针灸科甚至成了“半身不遂”科。内科也有类似情况,由于传统医疗手段、医疗方法无人继承,能使用汤剂治疗的病种和病人也在减少,而甚至连一般感冒也要中西药并用。

5.中医师辨证施治水平下降

在一些中医病房中一些大夫学习中医受到讥笑,学习西医则为顺理成章,致使一些住院医生、进修医生和实习医生辨证基本功没有打好,虚实不清、寒热不明、阴阳不分,使用中药效果很差。一有外感发热,首先想的是青霉素、链霉素,甚至先锋霉素,六经辨证、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无人问津。还有内伤杂证虽用脏腑辨证,但多不分轻重缓急、先后因果,方不对证、前后矛盾比比皆是。

6.老中医查房制度形同虚设

老中医精通典籍,又有几十年的临证经验,定期查房指导下级医生辨证识病,组方用药解决疑难重病,这是中医继承中一项极为重要的措施。当代名医蒲辅周医案大多为查房的实际记录,这是蒲老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目前由于病房里中西药并用,很少请中医会诊查房。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