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谁分裂了托尔斯泰的婚姻?

 金贝壳bf6un0sx 2018-08-23
是谁分裂了托尔斯泰的婚姻?

1910年10月28日早上五点钟,82岁高龄的列夫.托尔斯泰在蒙蒙细雨中离家出走,9天后客死在俄罗斯一个小车站的木房里。

他在给妻子索菲亚的告别信中写道:“过去我生活在豪华的环境里,现在我再也不能在这种环境里生活下去。我所做的事:脱离红尘。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日子里安静地幽居起来。请你理解这一点,倘若你得知我住在何处,你也别去找我。”

对此,索菲亚做过这样的陈述--“说是留给我的那封信不过是个借口,那是为了让全世界人看的。”

出走的真相隐含在托尔斯泰给女儿的信里:他出走是因为十分恼火妻子“那些间谍行为,永远的责备,处置我的手段,永远的操纵,对我的最亲最有用的男人的仇恨......”

第三次阅读《托尔斯泰夫人日记》,当读到最后一段“人们不让我到列夫.尼古拉耶维奇的跟前去,用力拉住我,把门上了锁,我的心真是都要碎了。”

我亦欲心碎--何等的绝情才能让一个男人在临终前拒绝与相伴半个世纪的老妻告别!

至此,托尔斯泰夫人从1862年18岁嫁给托尔斯泰开始,到1910年托尔斯泰意外离世,坚持了48年的日记戛然而止。托尔斯泰死了,托尔斯泰夫人也死了,心死。

是谁分裂了托尔斯泰的婚姻?

托尔斯泰的婚姻悲剧震惊世界。史学家和传记作家纷纷出场,揭示引发这场婚姻悲剧的深层次原因,不外乎:

*巨大的思想差距

托尔斯泰中年皈依新宗教后,憎恶私有财产,厌恶贵族生活,要放弃作品的版权,而他的妻子对此无法接受。

*天才的自大、自私与自闭

天才型人物的居高临下和以自我为中心,使他极少在精神层面与妻子平等地交流,更难对妻子有体贴与温情。如索妮娅抱怨的“他是那种以自己的创造力作为生活中心的天才之一,周围的世界不过是附属品。我的整个精神生活他毫无兴趣--因为他甚至从不屑于去理解它。”

*托尔斯泰对女性群体的蔑视

是谁分裂了托尔斯泰的婚姻?

他曾这样描绘女人:“女人的本来面目是,她们是精神软弱的人,这不是残酷;对她们一视同仁才是残酷。”高尔基回忆说:“他对女人的态度是一种顽固的敌意。他最喜欢做的事情莫过于惩罚她们。”

当然诟病最多的还是托尔斯泰夫人的极度嫉妒、苛刻刻薄、歇斯底里和躁狂偏执。甚至大多数托尔斯泰的信徒坚信是索妮娅的疯狂害死了这个伟大的天才。

以上这些分析自有其深刻的道理。然而,公平地说,托尔斯泰和夫人长达48年的相伴相守真的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吗?如果托翁提前一年离世,或许整个世界至今都在颂扬这对互相扶持、不离不弃的模范夫妻!

那么,1910年,即托翁去世的那一年,到底发生了什么,逆袭了一段不可谓不幸福的婚姻,引发了一场不可谓不伤痛的悲剧?

托翁出走的根源是索妮娅的精神崩溃给他带来的巨大压力和阴影,那么,是谁,导致了她精神的大崩溃呢?

纵观1862年到1909年索菲亚的日记,从她18岁嫁给这位伟人,到65岁,与伟人共度的47年间,他们的婚姻之舟是坚定而平稳的,正如大多数幸福的婚姻。当然任何一段婚姻都不会是死水一潭,总会有风波微澜,更何况是与一位思想无比复杂内心无比矛盾的文豪的结合。非常可贵的一点,托尔斯泰绝不像那些轻佻低劣的下流文人,写过几本空洞肤浅的小册子就借机招摇撞骗、招蜂引蝶,做为一位名满天下的著名文学家和思想家,尽管他在精神领域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沙皇,尽管五湖四海的忠实粉丝纷纷前来膜拜瞻仰,(其中不乏女粉),他的个人生活却是相当严肃而自律的,长达半个世纪的婚内从未传出过绯闻。这从索菲亚坦诚而真实的日记中也不难看出。她的嫉妒都来自于丈夫日记中坦白的婚前经历。而那些过气的嫉妒对于他们的婚姻而言,无伤大雅。至于思想差距、天才的自大自闭、索妮娅性格的锋芒也并未真正地撼动他们婚姻,他们各自承认思想认知的分歧,但依然互相爱护、互相关心。他们共同养育了16个子女,三个夭折,这是索妮娅最大的伤痛,然而鉴于那个年代的医疗局限,他们最终还是坚强地走出了这些阴影,肩并肩直面着命运带来的挑战和磨难。

是谁分裂了托尔斯泰的婚姻?

索菲亚是托尔斯泰名副其实的“守护神”,她聪明能干、精力过人,有超强的组织能力和文学鉴赏力,不但把这个有着一个伟人、13个孩子、广阔的土地、大批的农奴和仆人、川流不息的亲戚和门徒的大家庭打理的井井有条,还整理、抄写、保护丈夫的手稿,是令托尔斯泰终生受益的得力助手。她对托尔斯泰付出了超越常人的自我牺牲式的深刻爱情和深切关怀,令每一个读到日记的人为之唏嘘动容。

著名俄国画家帕斯捷尔纳克曾在一篇回忆录中写道:“根据我跟托尔斯泰一家结识以来的观察,我应该指出,尽管和千百位妇女,特别是和贵族阶层的妇女外表上很相似,但是她在很多方面都是一位卓越的、出众的人,称得上是列夫.尼古拉耶维奇的配偶。她有很高的判断力,从而能在分析艺术作品、写作事业上帮助他--索菲亚.安德列耶芙娜本身就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然而这条貌似坚固无比的婚姻之舟似乎突然驶入了激流险滩,从1910年6月开始。自从托尔斯泰和他的妻子之间多了一条挥之不去的影子。

切尔特科夫高大英俊、聪慧富有,是个退役的宫廷军官,他仰慕托尔斯泰的才华,一心来投靠,并赢得了托尔斯泰极大的信任和喜欢,他甚至成了能够影响托氏改变遗嘱的那个人,自此,托氏的手稿归他抄录,日记也委托他保管,而做为妻子兼秘书的索妮娅却被隔离和架空了。

翻翻索妮娅这一年的日记,让我们看看都发生了什么:

是谁分裂了托尔斯泰的婚姻?

6.26日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我的丈夫,把他的自1900年以来的日记全部都交给弗.戈.切尔特科夫了,并且就在切尔特科夫家里做客,在那里开始写他的日记,从6月12日起,他就常常到那里做客......我与列夫.尼古拉耶维奇的共同生活,由于他对我冷酷无情的态度,弄得一天比一天叫人不能忍受了。这都是切尔特科夫逐渐地,处心积虑地造成的。他千方百计把这个不幸的老人抓到手里,他离间我们,他扼杀列.尼身上的艺术火花,点燃起指责、憎恨之火......如果相信有魔鬼的话,那么,切尔特科夫就是魔鬼的化身,他破坏了我们的生活。

7.5日 真没法活了。列夫.尼古拉耶维奇简直是铁石心肠。切尔特科夫把他紧紧地抓住手里...列夫.尼古拉耶维奇坐在一个卧榻上,切尔特科夫紧靠他身边坐了下去,由于恼恨和嫉妒,使我全身都不舒服......

7.6日 通宵未眠。眼前总是出现那个紧靠在列.尼身边坐着的、令人憎恨的切尔特科夫。

7.21 切尔特科夫来了。我一听到他那辆轻便马车的声音,就不由得全身都颤抖起来......我曾三次打算到凉台去喝茶......我却那样地激动,血压上升,脉搏几乎都摸不到了,我勉强站住,没有倒下,就是见不得切尔特科夫。我才开始想说话,就觉得--这完全不是我的声音,而是一种非常可怕的声音,大家都睁大眼睛看着我。

......

就像这样,索菲亚为了一个男人,一个横亘在她和托尔斯泰之间的男人一步步陷入了失控的疯狂。1910年7月起几乎每篇日记都是激动不安、嚎啕大哭、彻夜不眠甚至一心求死。一听到丈夫要见这个男人,她就用尽方法寻死觅活,摆在桌上的鸦片瓶,逼真的玩具手枪,阴冷的草地,刺骨的河水.....都是她的威胁,她的渴望。她的家人,尤其是崇拜父亲的女儿们,并不理解母亲的疯狂。不就是一个和父亲亲近的男性弟子吗?至于如此一哭二闹三上吊吗?她们痛恨母亲不给年迈的父亲理解和安宁,这也代表了绝大多数托氏信徒的立场。

是谁分裂了托尔斯泰的婚姻?

究竟谁是谁非?

索妮娅曾经对友人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说:“关于我嫉妒列.尼对切尔特科夫的感情,上帝才知道他们是说了些什么,而我只是觉得他从我这里把我丈夫的灵魂给夺去了。”米哈伊尔则说:“是的,确实是这样,但是现在已经晚了,灵魂早就被夺去了......”数年来切尔特科夫慢慢渗透了托尔斯泰的生活和心灵,而当索妮娅意识到严重性的时候,一切已经是无法挽回了。她感到剧烈的心痛和绝望,她用尽一生的心力构建的爱的大厦,竟如此不堪一击,瞬间崩塌!还是在他们婚姻生活的最后一年,丈夫82岁高龄的时候!(奉劝今人千万不要随便抛洒狗粮,谜底不到最后一刻不会揭晓!)

读到这里,许多读者一定会感到迷惑。托尔斯泰果真会在耄耋之年移情于一个同性吗?还是他的妻子疯了?这会是一个多么不堪的猜想,假如疯狂的不是索妮娅!绝大多数人,就像托氏的子女和信徒一样,选择了放弃索妮娅和她的“狂想”......

然而索妮娅一直记得托尔斯泰1851年年轻时代的一则日记,“在那页日记里他说他从来也没爱上过一个女人,倒不止一次爱上过一些男人”。当她把这页日记拿到丈夫眼前,向他解释她嫉妒切尔特科夫的根源时,换来的是托氏的大发雷霆:“你给我滚开!......我要离开你,我要出走......”

斯人已逝,爱恨成风,真相是谜。

是谁分裂了托尔斯泰的婚姻?

记得杜拉斯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活得足够长久,你会看到你所有的成功有一天都可能会转化为失败。”

而那些需要与另一个灵魂缔结的所谓“成功”,更是得失无常、飘忽不定,比如婚姻,比如爱情。

婚姻的成功与否一半来自于运气,即一个灵魂是否寻觅到另一个与之相配的灵魂。另一半,则来自于自我控制的能力。

*你是否能控制欲望?

--移情是刺向伴侣的一把无情利剑。这始终是婚姻破裂的罪魁祸首。

*你是否能控制情绪?

--无论发生了什么,无休止的大哭大闹、情绪失控只会把对方推的更远。家是安宁的港湾,没人喜欢一个硝烟弥漫的战场。

*你是否能直面人性的弱点,以一颗宽容之心控制并引导事态的发展?

--即便托尔斯泰晚年真的曾对一位男性有些超出常规的迷恋,索菲亚的反应也过于极端,她穷追不舍的责备、操纵、哭闹、仇恨、威胁、自残吓跑了自己的丈夫。反观索菲亚当年也曾迷恋过一位著名的音乐家,托尔斯泰一度十分痛苦,他甚至给妻子写了一封绝笔信,说自己不愿再活下去,因为妻子另有所爱。但是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与自我斗争,托氏还是选择了信任妻子,并允许她继续保持与音乐家的联系。丈夫的信赖和宽容让索菲亚和音乐家“知止”,终生保持了纯洁的友谊。

人生之路绝非坦途,它需要智慧的指引才能顺利完成,婚姻也是。一位伟大的哲人说过:“人类能为自己树立的最伟大的理想是自我完善。”自我完善很重要的一步,就是自我控制。

是谁分裂了托尔斯泰的婚姻?

推而广之,是谁在分裂我们的婚姻?

是你,是我,是失去自我控制的每一个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