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进士桥

 苏迷 2018-08-23

  文/韩树俊 图/陶开俭

  单孔。拱桥。中部弧形,南北两侧花岗石阶,南7级,北9级,桥宽不过3米,一座精致的江南小桥。

  拱顶部正中阳刻双龙戏珠图案,吉祥,喜庆。花岗石弧形桥栏,正中两外侧阴刻填绿桥名,清凉,和谐。南堍两侧花坛花开四季,艳丽,婀娜。

  时光之殇,尘世苍茫。

  一座进士桥,与一个进士的身世相关。

  524年前出生在苏州的朱纨,自明代正德十六年(1521)中进士之后,碾转冀、渝、苏、川、粤、赣、浙、闽……历任知州、刑部员外郎、兵备副使、左布政使、右副都御史、巡抚、提督海防军务……赤胆忠心,效忠朝廷。

  我看到,威武严正的朱纨,双屿之役,拔除倭寇及葡萄牙人在浙江的侵略据点,收复双屿岛;走马溪之役,摧毁倭寇在福建的侵略据点。

  我看到,面对走私贩私,朱纨查违禁,革渡船,严保甲,搜捕奸民,执法既坚,势家皆惧,却遭到代表南方势力的官员和权势豪门的反对,被指责滥杀无辜,草菅人命。

  浊浪排空折断了正义的船桨。朝廷将朱纨撤职,命他回苏州原籍听候处理。朱纨悲愤交加,服药而死。他在《圹志》中说,“一不负天子,二不负君子。命如之何?丹心青史。”铁骨铮铮,朱纨在叩问声中结束了他57岁的生命。

  死得刚烈,死得傲气。他的悲壮而去,是对嘉靖年间政治腐败的反抗。

  历史会重新写上一笔——

  “公元1547年,明世宗嘉靖二十六年:倭寇侵掠加剧,江浙闽沿海受祸最烈。朱纨督明军抵御。”2000年写在《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铭文》上的这段文字,是历史对于他的褒奖。

  直面北堍的小巷墙上,有一搪瓷巷牌“朱进士巷”。朱纨曾经居住的小巷只留下一块巷牌而已,小区改造将巷围进了住宅区。

  1995年建造的仿古进士桥,让后人记住这里诞生过明代进士、抗倭名臣朱纨。

  回望进士桥,我看到一座丰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