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宫旧藏」十八子串—佛性禅宗

 君合瓷约 2018-08-23
 十八子,又叫作手串、念珠,是由佛珠演变而来,属佛珠的一种。一般选用十八颗小圆珠,中间加两颗精致大气的佛头、一佛头塔和坠脚组成,故又称为十八子。
​ 
 
 
                             清 琥珀十八子
                              ​
​何为故宫十八子

​十八子手串起源于佛教,在皇太极的时期就十分盛行,后来慢慢的传入后宫。

宫廷贵族亦或平民百姓皆喜佩戴把玩

​清王室爱新觉罗家族尤爱此物
 
 《载湉读书像》中的光绪皇帝佩戴十八子于胸前

 
 慈禧佩戴朝珠与十八子
 十八子手串和朝珠都是清代服饰中的佩件,不过朝珠原是纳入礼制的,自有等级分明的各种规定,轻易越不得规矩。十八子没有明确规制,皇室百姓皆可佩戴把玩。
 ​​一生阅尽无数珍宝的慈禧太后更是独爱十八子串
​ 
 画家笔下的晚清民国女子佩戴十八子


佛教中有十八界,即六根(即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十八子则寓意了佛教的十八界。

 
 道光翡翠手珠串


​十八子串是清代女性较为喜爱的饰物之一,它不仅可戴于手腕把玩于指掌间,还可悬挂于衣襟之上,现存的许多清宫旧藏十八子手串可发现在佛头位置系有挂扣,就是为方便古人佩戴在衣襟上而设计的。张子秋的《续都门竹枝词》中写道:“沉香手串当胸挂,翡翠珊瑚作佛头”说的便是如此。可以说十八子手串是一件既有装饰作用又有固定衣襟实用效果的饰品。
 
 碧玉十八子串

 
 ​当做手串佩戴
 
 压襟

随着时间不断推移,到了清朝中期,尤为鼎盛,之间发展成皇室日常佩戴的小饰品。

当时由于十八子便于携带,不仅风靡清朝皇室,也是礼佛之人比较推崇的计数佩戴清心之物。

​​由于十八子具有祈福纳祥的寓意,文人雅士十分钟爱,除用来玩珍赏之外,也常用来互相馈赠表达情意。

                   闲话少说,上一组藏品供大家鉴赏。。。。。。
 
 
 
 清碧玺手串

 
 
 
 清 琥珀手串
 
 
 
 晚清海蓝宝石手串
 
 
 
 
 
 
 清红宝石碧玺手串
 
 
 
 
 
 
 
 清雕刻坚果十八子串珠
 
 
 
 
 道光翡翠手珠串
 
 
 
 晚清珍珠手串
 
 
 
 
 
 清海蓝宝石祈祷珠

 
 
 
 清蜜蜡青石祈福串


 
 
 
 
 清珍珠祈祷珠
​​


​                        再上一部分拍卖的十八子串。。。。

 
 清乾隆 沉香镶金团寿纹十八子执珠 估价:130-150万

 
 清中期 东珠十八子手串估价80-100万
 
 
 
 清中期 伽楠香十八子提珠 估价:80-120万
 
 清 海蓝宝十八子手串 估价:10万-20万
 

 
 清 双桃红碧玺、翡翠十八子手串 估价:30万
 
 清中期 迦南香嵌金珠团寿纹十八子手串 估价:35万-40万

 
 清 珊瑚十八子手串 估价:29.9万
 
 清代 海蓝宝十八子手串 6万


 
 清乾隆 蓝宝石十八子手串 估价:6万

 
 清 海蓝宝十八子手串 估价:12万

 
 清 玫瑰红碧玺十八子手串 估价:3万
 
 清 黄玉十八子手串 估价:9万

​近几年文玩珠串被广大收藏爱好者追捧,价格也是被一路炒高。。。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以人类的活动为特定的对象,它思接万载,视通万里,千恣百态。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从未断代,每一件文物都历经着岁月的沧桑。宣传历史文化,让更多的国人了解历史,更好的传承好的精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