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世界有些苦,我在等待一口甜 |「为你读诗」

 大海与老人t2i5 2018-08-24

Edward Hopper [美]


  点击收听  ▾ 《苦等甜点》- 张晓风 来自为你读诗 04:04  “风轻云软,今天的你有点甜” 


苦等甜点


作者 / 为你读诗:张晓风 | 作家


在甜品店

她等着她所点的甜点

那据说是非常非常甜美的甜点

但她不知道她所点的甜点

是不是早已经被先来的顾客点完

或者侍者中途跌了一跤,打破了盘碗

否则,为什么迟迟不见有人端来她的甜点


所以她必须苦等

苦苦的苦等

苦着脸,枯着口,酷着眼

等她的甜点出现

是的

她苦苦的苦等着

她枯枯的枯坐着

等待也许终于有人记得端来

她那甜甜的 甜甜的 甜点

啊 她那苦苦等着的

至今尚不知其味的 甜甜的甜点


星星都已经到齐了 你为何还迟迟不来

—— 张晓风

- 关于作者 -


张晓风(1941——),中国当代散文家,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你还没有爱过》《星星都已经到齐了》等,戏剧《武陵人》《和氏璧》等。


每天的变数太多,顺其自然去生活吧

 留言:今晚,想听你分享“甜甜的”一次经历 

贴向生活,贴向平凡,山林可以是公寓,电铃可以是诗,让我们且来从俗。

——张晓风


写这首诗时我人在香港,有天在街头看见甜品店里人很挤,有个顾客一脸苦相,在等甜点,于是就有一句“苦等甜点”的话冒上来。


香港有甜点店(粤语说甜品店)原是一绝,代表一个商业社会里紧张而尚称富裕的人群所追寻的一种小小纵容,小小放肆。但苦苦等候甜点这件事又多多少少肖似人生。少年时期长辈曾允诺我们的生命甜点,在长期的苦等且付费(有些点心店是要先付费的)之后果真甜到嘴里来了吗?


人生有很多东西是无法掌控的,但世人还是努力在苦等。想必这些甜品还不错吧,所以他们愿意等待。至于是否能够等到满意的结果,那是有变数的,只是这变数也不必太在意,也许今天师傅心情不好,做出来的甜品味道也会稍逊。因而,我们所能掌控的,大概只有自己的心情和是否要苦等下去。


如果我们把人生按滋味区分,等待甜点的是一类人,爱喝苦茶的是一类人(在香港有许多人喝苦茶),也有一部分人只喝白水,另外也有喝汽水才感觉振奋的人,各人的喜好全不一样,便构成不同的人生百态。


但同时,我觉得等待甜点是年轻时才会去追求的,它就像爱情、金钱一样,对人们产生自然的吸引。人到了中年,可能会需要一些更有营养的东西,比如牛肉汤、羊肉汤这些喝下去给人力气的食物,甜点、可乐类的消遣饮食已经无法满足中年人的需要。而到了更大年纪时,便更淡了,喝点茶或白水即可。


因而我猜想,人们会否苦等甜点取决于那时所处的人生阶段,到底“苦不苦”则要看当时的心情。但我始终觉得,这是一个顺其自然的事情,如果实在等不到甜品,也不必“苦等”,去吃点别的也蛮好。


番外篇 1 :美食记忆

插画 | 不辣


香港的饮食很讲究,每次去都会发现一两样很好吃的东西。台湾早期的美食则没有那么讲究。比如云吞,广东人会放虾仁在里面使味道更鲜美,重在精致、美味,但台湾人吃东西注重吃饱,因而台湾传统的出名美食即卤肉饭(或名肉臊饭),至今仍是最受大众欢迎的。

插画 | Karen


肉丁、肉末,加上卤汁,浇在白饭上,白饭要特别好,米粒要很饱满、筋道(当然,这都是近年来的讲究)卤肉饭是台湾流传很久的一道美食。不仅饭要好,肉臊肥瘦比例,不同人群要求也不同。


说到卤肉饭,我想起前不久去世的一位朋友孙越,他有次去台湾中部拍戏,听别人说火车站附近有这样的店,便找到,然后和老板说:“老板,肉臊给我正常量即可,少一点也没关系,但饭要多给我一点,我才能吃饱。”老板听了就明白了,便在饭肉方面都给了他两碗的量,却只收了一份钱。他那个时候还不出名,老板大概只是觉得那个年轻人没钱,吃不饱,我要让他吃饱。我那位朋友到晚年还给人说起这件事,一份关于卤肉饭的很感动的记忆。


番外篇 2 :诗意生活


我会把生活中看似没啥诗意的“诗意”写进散文里。我曾写过一篇《在D车厢》,记得那是2005年,我和家人一起去英国玩,他们的火车在众车厢中有一个特别的D车厢,是个很安静的车厢,不许说话,不许制造噪音,非得说话可以传纸条。我心想,真是太好了,我可以想任何事情,写任何东西,一点都不吵。车厢里的每个人都有绝对的自我,绝对的安静。


这种设计,就不是一种感性,而是一种思考。旅客买的是座位,但很可能他也希望同时买到属于这位子的宁静,做人很难一天到晚都不言语,但在坐火车的这段时间,可以选择片刻安静是很好的。


口述:张晓风

整理:西   安


诗意生活态度

张晓风曾写:“喝咖啡,在举杯就口之际,喝的是一点点凝聚成一小盏的亦虚亦实的嗅觉和味觉。放下杯子以后,回味的是一点点窝心的感觉。”当我们等待一些事物时不也如此,亦虚亦实,孰能分清。但我们依然会等待,无论结果如何,满怀期待的过程便是“美的历程”。

 

- 诗歌音乐 - 

配乐剪辑自巴西作曲家Andrei Machado的作品Tempo,选自专辑Catarse




▎诗意的人

张晓风

中国当代散文家,25岁出版第一本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笔耕半个世纪,写作以散文为主,亦旁及剧本、杂文、论述、童书、评述、小说和诗作,在华语文学圈享有盛誉。2017年于广西师大出版社推出《孤意与深情:张晓风散文精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