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崇礼教。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如一家之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妻顺,则其家安而且吉,子孙之昌盛,家道之丰盈可立而待也。 2、端趋向。衣冠之士须先德行、次文艺,切勿因读书识字舞文弄法、颠倒是非、造歌谣、投匿名。 3、重谱牒。谱牒所载皆宗族祖父名讳,孝子顺孙,目可得睹,口不可得而言。收藏贵密,保护贵久。 4、正名分。同族者有兄弟叔侄名分,彼此称呼,自有定序;至于相见必拜、礼貌必恭、言语必逊、坐次必依先后,不论远近族,俱照叔侄兄弟序列,情贵亲洽,心更相安。 5、睦宗族。《书》曰:“以亲九族”,《诗》曰:“本支百世”,圣王且尔,况凡众人乎!睦族之要有三,曰尊尊,日老老,曰贤贤;又有四务,曰衿幼弱、曰恤孤寡,曰周窘急,曰解忿兢。 6、持丧服。三年之丧无贵贱,一也。孝子在哀戚之中不得行庆弔礼。凡在五服之内务要终丧,以崇厚道。 7、豫蒙养。自幼时即须道之以孝悌,习之以端慤(音确、忠厚)。盖幼稚知识未开,先入之言便为主也。今族中各父兄须知子弟之当教,又须知教法之当正,又须知养正之当豫(及早从事)。 8、尊师傅。训子必择师,延师贵尊敬,若不知尊敬则明师去,而庸师来矣。故先当慎择,后宜尊敬。 9、尚节俭。饮食服御乃日用之不可缺者。人生福分,各有限制,宜留有余不尽之享,以还造化。嗣后族中当各安本分,无事奢华。 10、肃闺门(家内的女眷)。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其闺门未有不严肃者;要之,教妇在初来,择妇必世德。 11、禁邪巫。禁止师巫邪术,盖鬼道盛则人道衰,《左传》云:国将兴,听于人,将亡,听于神。有国且然,况百姓之家乎!故一切左道惑众之辈,宜勿令至门。 12、急赋役。古人尊王法、急公赋、岂独保身家,亦奉公守法之大义也;凡遇公家赋役,必竭力措办,依时完纳,不可怠玩,毋致官府督催。 13、止争讼。太平百姓完赋役,无争讼便是最乐之事。盖争讼有害无利,要盘费,要奔走,若造机关,又坏心术。 14、严婢仆。家主待婢仆需要内宽而外严;族人不可欺凌婢仆,需要审其曲直真伪,以定是非;至于内外之防,良贱一也。仆服事乎外,婢服事乎内,所宜区其职司,勿令混染,致忝家风。 |
|
来自: 过往邮客 > 《天下蔡氏一家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