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董旄 发表于 2009-3-24
6:42:00 |
西游记读书笔记——
猴王出世:孙悟空的末路人生
对于《西游记》,我虽然在早些年看过小说,这两年又和孩子一道把那部电视剧前前后后的看了几个来回,但却真的没有一个完整的印象。这次借“教师读书工程”的机会,我重又将它翻了起来,于是便有了一番新的认识。
单说“猴王出世”这一节,孙悟空本是天生的一个石猴,集天地万物之精华,一朝出世,自然是石破天惊。原书中写道:
“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这部书单表东胜神洲。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山,唤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真个好山!有词赋为证。赋曰:
“势镇汪洋,威宁瑶海。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木火方隅高积上,东海之处耸崇巅。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
你看他老孙,生得那个巧!第一巧,生在了“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的花果山上,单这一个风水就占尽了仙窍。第二巧,天生的机缘巧合,突出于山顶之上,无遮无挡,正好接受日月精华;而且高度与围圆正合周天、政历之数,上有暗合九宫八卦的九窍八孔——这就注定了他的诞生毫无悬念可言,所以一出世便大大的吓了玉皇大帝一跳。只可惜,悟空却误着了俗人的道儿,白白的浪费掉了自己鲜活的生命,为如来佛祖做了顺民。
按说,悟空生来的机缘巧合,绝不会如凡人般的短命,或者竟就此长生不老亦未可知——毕竟他是一个占尽了天机的石猴么!如果他不去妄求什么“长生不老”,在花果山上“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这是何等的自在快活!可他却不知道这些,因看了几次生老病死的变故,便萌生了拜佛求仙的念头,从而一步步走上了俗人般的道路,白白的浪费掉了自己天造地设的躯壳。
有人说,孙悟空后来不是成了“斗战胜佛”吗?这也算成了正果呀?怎么就是“俗人般的道路”了呢?你看悟空由求长生开始,发展到求富贵、求享乐、求虚名……因此而大闹天宫,被压在了五行山下,不得不跟了唐僧去取什么真经,最后换得了这个“斗战胜佛”的空头衔。所以愚以为孙悟空的成佛只是佛法的胜利,而不是人性的胜利。没有人性的快乐,没有自然天成的清纯与率意,只对着枯燥的经卷参禅打坐,这样的长生又有什么意义呢?
不妄求,不贪念,不异想天开,顺其自然,享受生命,这就是福啊!别的,你老孙又求的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