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典诗词 品百味人生 养浩然正气 ◄) 点击上方绿色小喇叭收听 学习内容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诗词译文 村子里的人们,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做绳,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呢。 词语注释 1. 杂兴:即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兴”在这儿读第四声,在诗中指:兴致;“杂兴”就是各种兴致。 2. 四时:四季。 3. 耘田:除草。 4. 绩麻:把麻搓成线。 5. 儿女:指男女,也指年轻人。 6. 未解:不懂。 7. 供:从事,参加。 8.傍:靠近。 9.桑阴:桑就是桑树,桑阴是桑树成阴了,暗指到了夏天。 专家解读 在诗歌多彩的王国里,很多诗人常以描写乡村生活、田园风光为主,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这种诗,就叫田园诗。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了一组大型的田园诗,这组田园诗宛如农村生活的长幅画卷,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诗歌描写了农村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色和农民的丰富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给后人绘制了一幅生动的田园农作动态图。 今天这首《四时田园杂兴》是组诗中的其中一首,向我们描绘了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动人场景。这种诗歌是诗人范成大生命的一种冲动,感情的一种倾诉。让我们体会到作品的自然、质朴、和谐、静谧的乡情之外,又感受到了浓浓的乡土气息的田园生活之快乐,使人陶醉其间。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昼出耘田夜绩麻”首句就告诉我们:乡下人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还在搓麻线。“耘田”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是直接描写大型的劳动场面。 而“童孙未解供耕织”,则写出了那些孩子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的调皮可爱的神韵,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的动人场景跃然纸上。这虽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充分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给我们展现出一幅和谐而令人向往的田园生活画面。 知识拓展 范成大是一位出色的田园诗人,也是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忧国恤民的一贯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这首《四时田园杂兴》不仅描写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还展现出,在那乡村中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还有那各种各样的人,都是如此充满生机与活力。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捕捉到这样的生机和活力,诗人范成大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诗人,让我们感受到古老的乡村是那么恬美、秀丽,字字句句中都洋溢着一种平和、宁静的气氛。乡下人虽然辛苦,但是,回到家,看到妻儿各做着各的事情,那种温馨,使劳动的疲倦顿失,化成快乐与满足。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满足与快乐!也恰恰是父母这种勤劳的品质感染了村庄里的孩童,让他们从小喜欢上了劳动,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正是这样和谐、恬适的劳动场面感染了诗人,让他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爱上了这里勤劳朴实的人们,更爱上了这温馨美好的田园生活,当然,也感染着我们这些生活在快节奏中的现代人。 考试链接 课后思考题 1、《四时田园杂兴》是( )代诗人( )写的,诗中描写人们( )季的劳动场景。 2、诗中写孩童“也傍桑阴学种瓜”的细节,意在表现什么?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上期思考题答案 要珍惜时光,若一味虚度光阴,必将一事无成。 —— The End —— |
|
来自: 圆舍zdbtq95g72 > 《声律启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