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放慢脚步,安守内心

 昵称41082923 2018-08-24

收拾书橱,翻到了学生时代买的几册小书:《四季禅》,分了春夏秋冬四辑,一日一禅。那时是抱着对禅宗的好奇吧,只是年轻的心,难以沉静,便没有读完。后来的二十多年中,也只是偶尔翻翻,奈何资质愚笨,每读一则,很是费劲,心中却有了些许的收获。

世界很大也很小,很精彩,也很无奈。徒有一颗赤子之心,单纯而且童话的我,在吃了颇多的苦头之后,索性沉心静坐于小屋,一本一本的读书,一杯清茶,一曲轻音乐,心便安静下来,公与不公,随它去吧。

琐事渐渐多了,工作、家庭、孩子!书,被搁置一旁,也曾满布了灰尘。曾经工作很忙,忙到忽视了家人,朋友,神经被两个字充斥着:加班,加班,加班。八小时工作制,对我是传说里的故事,夜深人静,一盏灯,一杯茶,一台电脑,是我的标配!两点一线的日子久了,不免会烦躁,然而身在红尘中,如何说看破?偶尔便写些没有读者的文字,用以排遣心底化不开道不明的思绪。丈夫说我是工作狂,孩子委屈地拽着我的衣角......我无奈,无语,春夏秋冬走过的时候,我发现,我遗忘了它们,它们也遗忘了我。    

终于想要学着放弃,却很难做到淡然。我们在乎的太多:票子、车子、房子;名利、得失;喜欢与悲伤,微笑与哭泣......我们会因为别人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笑谈而心怀疑虑,坐卧不安;其实,这些动作、眼神、笑谈很多时候都是没有意义的,或者说与我们无关!而我们为之心乱,因为我们在乎,我们害怕,一片杯弓,竟成蛇影!

杨岐禅师曾留下禅语:“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痕垢尽时光始现,心法双亡即是真”。意思是说,若把自己的情绪寄托在别人的喜怒哀乐上,就永远是在镜上抹痕,找不到光明落脚的地方。人是社会的,没有超然的存在;人也是独立的,忙忙碌碌中,留一点空间给自己。

人是坚强的,摧不折压不弯,因为我们有责任,有信念,山高路险,一步一步走去,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人又是多么的脆弱,不忍直视时事的报道:天灾人祸之后,多少人遇难,多少人受伤!随着生命的逝去,所有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也如潮水般退去!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去寻找时,万千世界,寻一伴难得,得一隅安静而不能;我们停下来时,却又花是花、草是草地漫漫而来......天地之广阔,时间之久远,作为人,是何等的眇小?千帆过尽,沧海一粟,历史的长河里,做为个体,人只是大漠里的一粒沙子,江海里的一滴水珠!只是,我们自己往往放大了自己的外在,违背了自己的内心:和某某比,我还差得远哩!于是,尽了一切的努力去追求,等得到了,又忘了自己当初想要的是什么了。

梵志拿了两株花供佛。

佛曰   :“放下”。

梵志放下手中的花。

佛更曰:“放下”

梵志说:“两手皆空,更放下什么?

佛曰:“你应当放下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一时 舍却”。到了没有可以舍的境界,也就是你免去生死之别的境界。

放下?艾尔基尔山区的猴子,因为不肯放下一把米而丢失了自由,可是,我们呢?我们又比猴子聪明多少?我们愿意放下那把将要到手的米吗?因为我们放不下的东西太多,所以,我们成不了佛。

作者:枫叶红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