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让你的脑子不再是一团浆糊?

 时光与美 2018-08-24

自测题



你的脑子是否一团浆糊?


       请自测,是否存在以下症状:

  • 无法清晰表达:说了老半天不知道要说什么;

  • 无法抓住问题的关键:只有信息,缺乏判断和个人见解;

  • 杠精上身:强拉硬拽,逻辑错乱,强迫对方服从;

  • 人云亦云,漠视事实,不可理喻……





你的脑子是否一团浆糊?是否说话没重点?是否缺乏个人观点?是否漠视事实,杠精上身,不可理喻?

“一团浆糊”式的粘稠思维,是缺乏“理性维生素”的表征,也是我们时代的主要病症。例如:社交媒体上那么多危言耸听、以偏概全的言论;日常沟通中,至爱亲朋以“为你好”为名进行情感控制与伤害。

上一代的理性匮乏已经伤害了下一代,而一个人的浆糊状态也会伤害更多人。

那么,如何不当“浆糊人”呢?


  用语言训练思维  


语言是思维之锚。

思维混乱者语言混乱,反之亦然。一个人通过训练语言能力,一定能够获得更精准的思维能力。原因很简单:我们的思维是流态的、粘稠的,而文字是块状的,边界明确的。字词句一旦具体化了,思维就清晰了。

无论你担心什么,爱什么,恨什么,一旦转化成文字,变得具体,就没什么大不了的。模糊的想法写下来,也就剔除了多余的歧义,情感转化为更确切的经验。反思及归纳不充分,不仅会在脑子里留下一团浆糊,还会让感受和判断都变得模糊。


保持笔记写作的习惯,会帮助一个人自我理解——解释行为,并赋予意义。

我四年之内写过将近四千条体量不同的笔记。每个笔记必须有:标题(提炼的主旨),层次(归纳思考),以及细节(观察)。这些文档,也是自我的实验记录。翻看所做的判断和尝试,是否如我所料。我的情感、思考、行为都是具体的。

通过文字,记述和反思让自我呈现出更清晰的线条。在需要判断的时候,你不会找非理性的借口,也能做到有理有据。


对于难以完成长期语言文字训练的人来说,《零秒思考》给出更简要的训练建议:

将A4纸横放,每张纸写一个主题。

1页写4至6行,每行20字至30字。一张纸控制在2分钟之内,每天写10页。

这就意味着,每天用10分钟时间手写笔记。


  运用结构化思维工具  


金字塔、思维导图、树状图、清单等思维工具,有各自的结构特点。

这些思维工具的共同点在于:让要素有效关联,避免散乱一片。结构工具,将信息各归其类,也让我们清晰地查看一切因素的内在关系。



以“金字塔原理”为例:


  • 金字塔的基本结构:先重要后次要,先全局后细节,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

  • 搭建金字塔的方法:自上而下表达,自下而上思考,纵向疑问回答/总结概括,横向归类分组/演绎归纳,序言讲故事,标题提炼思想精华;

  • 金字塔帮助达到沟通目的:重点突出,思路清晰,主次分明,让受众有兴趣、能理解、能接受、记得住。


金字塔结构,存在两个顺序:

第一,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第二,自下而上思考,总结概括。

我们思考的过程,需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通过现象或论据,探索核心观点;再从核心观点出发,利用逻辑关系或发散想象找到主要观点的逻辑支撑。

在表达观点的时候,金字塔原理提醒我们突出主要观点,思路清晰,层层深入。


另一个被广泛使用的结构性思维工具——思维导图(mind map),将放射性思维和开拓性技巧结合在一起,能够建立更复杂的网状信息结构。

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码、香气、食物、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构……



思维导图,可以用来做读书笔记、项目企划、日常规划等。我在理论课上用思维导图构思论文结构,在创意课堂上,鼓励学生用思维导图进行创意发散。

从导图的核心——源发点,结构的中心,从关键词开始,不断引发新的结构,试一试,你会发现:记忆更清晰了,创意的潜能也有可能被释放。


 好好说理,不当脑残 


跟浆糊思维的人沟通,你会切身感受到“说理之难”。无论在公共言说(媒体),还是私人领域(比如父母与子女),你都会随时发现“好好说话真难!”

我们的公共空间存在如此多的语言暴力以及莫名其妙的情绪。请看:杠精横行,一波人在强迫另一波人,如若不从,就陷入无休止的谩骂。

你甚至会最终发现:跟脑残辩论,自己也容易变成脑残。


浆糊式的思维,表现为非逻辑化的表述。这样的例子生活中随处可见:

  • 极端概括(夸大个别):男人没一个好东西,要不然她怎么被骗的那么惨?

  • 将逻辑问题转化为情感问题:你妈是世界上最疼你的人,她怎么可能害你呢?

  • 存在即合理,虚幻的经验:很多人都排队买啊,一定是好东西。或者“人人都这么说”,“别人家都这么过”等。

  • 偶然因果:今天化妆了,有人说我看起来不像好人,看来我不应该化妆。

  • 匿名权威:有专家指出,多喝咖啡能延长寿命。

  • 滑坡推理:不熬夜复习,你就上不了好高中,上不了好高中,也就上不了好大学,上不了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

  • 偷换概念:司马光说:“我要去看花灯。”司马光夫人说:“家中这么多灯,何必去看?” 司马光夫人说:“我要去看游人。”司马光说:'家中这么多人,何必出去看?'


在说理过程中,我们追求的不是“自圆其说”,而是真正的“入情入理”。说服别人固然重要,说理过程的正当性更重要。


 洞察,而不是显而易见 


在思维层次中,洞察(insight)所处的位置,比综合、归纳更高。洞察需要实现突破,找到事实背后的“具有穿透力”的原因,探索人性中的暧昧因素。这也是理性的最高目标。在生活中,通过思考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能够提高洞察能力。


例如:为什么父母反对我辞职?

父母并不是反对“辞职”本身,他们的顾虑是你能力不够,担心你根本养活不了自己。

或者你的现在的职业带给父母虚幻的荣誉感(只不过他们不愿明确表达)。

又比如:“为什么不舍得分手?”

拒绝分手的原因并不一定是感情深厚。也许是一个人对“变化”的恐惧感,或者“坚持一下会更好”或“天下乌鸦一般黑”的幻想。

喉咙里的感情鱼刺没了,划伤的感受,也让人误以为鱼刺还在。


自我洞察,也是对情感惯性的克服。通常来说,我们“愿意相信什么”与“真相”之间永远存在着巨大的鸿沟。我们总会习惯自我欺骗,压抑理性,让自己沉浸在痛苦或无名的恐惧之中。但只要接受事实,深入思考,从坑里跳出来不难。例如:治疗拖延症,需要理性分解行动目标,而不是笼统感叹“无法治愈”。


“洞察”是不断追问并颠覆已有答案。有更好的问题,才会产生深入答案,问题也能促成信息的聚合。

例如,我经常提到的:“为什么人们买书不看,办卡不健身,买衣服不穿?” 我的答案是:“我们通常在消费某种幻想,而不是内容和服务。”

由于我们的惯性和懒惰,太容易接受虚伪而浅薄的“显而易见”。而追问“为什么”,帮助我们从惯性的轨道上走下来,养成洞察思考的习惯。


 总结:珍爱生命,不当巨婴 


清晰的理性思维能力,是所有成年人都需具备的基本素质。

随时反思自己和他人,还能有效防止被脑残的混乱逻辑带进沟里。

摆脱思维的浆糊状态,要先看见大脑中“浆糊”的存在。通过日常练习,一点一滴培养批判思考能力,建立理性的思维结构。


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