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丽乡村需要打好文化“特色牌”

 找东西zdx 2018-08-24

  3月8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山联村党总支副书记朱虹参加完江苏代表团代表小组会议后,接受了中国文明网专访。她说:“文化是发展的灵魂。我们准备争创全国文明村镇,挖掘村里的优秀文化,重点打造孝文化、好人文化,做成文化墙,老百姓天天看,就会耳濡目染地受影响,要通过文化涵养人,让人想留下来。”(3月10日 中国文明网)   

  正如全国人大代表、山联村党总支副书记朱虹所言,村庄变美,村民变富,不能少了文化的滋养。山联村发生的蜕变,除了村里加大工作文化投入,通过文化活动,将一些百姓生活的陋习搬上舞台,让大家通过文化活动,真正提升自觉的主人翁意识,认识到做文明村民的重要性外,而且还加大了农村的基础文化投入,无论是农家书屋,还是农村的公务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为的就是让村民真正改变灶头、田头的单一局面。 

  同时,朱虹还特别指出,山联村要争创全国文明村民,关键还在于打造自己乡村文化“特色牌”,挖掘村里的优秀文化,重点打造孝文化、好人文化,通过文化涵养人,让人想留下来。因此,笔者认为,给美丽乡村注入文化灵魂,特别需要打好文化“特色牌”。 

  中国有着广袤的土地,有着很多美丽的乡村。这些地方,人杰地灵,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生生不息。不同的人对美丽乡村的描绘也不尽相同。我想,每一个乡村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吸引人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只有形成自己独特的乡村文化,才能树立自己鲜明的形象,也才能让村民们有一种主人翁的自豪感,更愿意留在农村,也爱自己生活的土地,愿与人分享村里悠远的文化历史,摒弃陋习,让乡村更和谐更美丽。  

  打好文化“特色牌”,需要充分挖掘优势资源。乡村应该坚持“一村一主题,一村一特色”的理念,通过深挖地方特色,延伸文化魅力,将红色文化、乡土文化、地方风俗、民间艺术等特色文化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了美丽乡村建设与文化的完美“联姻”。笔者所在的长泰县近年来依托“千年古县,状元故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着力挖掘优势文化资源。重点保护特色文化,重建和修葺状元出生地、五里清风亭、中山路牌坊及城隍庙等一批历史文化遗存,全县存有的427处历史文物古迹均得到有效保护。通过挖掘和保护本地文化资源,把丰富村庄的文化内涵赋予到美丽建设中,用文化来提升乡村品位,让文化成为乡村的特色标签。 

  打好文化“特色牌”,还应活态传承。在日新月异的时代,打好文化“特色牌”还应加强创新,融入新元素,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乡村文化。可以在深挖地方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建起了特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化街、文化墙,采用照片、图画、顺口溜、诗歌等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让老百姓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只有这样才能让文化力量注入美丽乡村更加的恒久远。长泰县打造美丽乡村的过程中一直走在漳州市的前列,除了深挖传统文化资源外,还通过多种形式活态传承了传统活动,让文化特色更明显。如长泰县挖掘弘扬“文昌阁”历史名人、岩溪珪塘“忠义勇”及五里亭“清廉”等民间文化精神,整理传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珪塘“三公下水操”、山重“赛大猪”等传统文化和“城关龙、鹤亭木偶、金里书法、珠浦剪纸”等民间艺术,深入开展“春之歌”、“夏之舞”、“秋之赛”、“冬之戏”系列文体活动,让文化之魂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注入老百姓的内心。(朱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