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位作家分享私人精神世界 蒋蓝用这三本书检阅个人成长

 置身于宁静 2018-08-24

但一定要把我逼迫到这一步,那我就只有翻出自己的底牌。如果世界上我只能选择三本书,我想一是《庄子》,一是帕斯卡的《思想录》,一是《鲁迅全集》。刚好,一个是诗;一个是思;最后一个,是人生。


推荐①:



我在不同语境里书写过对这三本书的感受与依赖。他们在沉默里检阅我的缓慢成长。我想着重谈一下大先生!


鲁迅的世界是一个拒绝窗子的铁屋子,暗无天日,回避了时间和权力的巡视,房子的下面是一个深广的空洞。偶尔,从门缝里漏进来的消息都显得轻飘,完全不能超出他的估计,都必须臣服于至尊的黑暗之足下。什么东西放进去都沉默了,包括他一度想照亮黑暗的念头。“风雨如磐暗故园”,“故里寒云恶,炎天凛夜长”,“如磐夜气压重楼”,“万家墨面没蒿莱”,这是何等凝重、悲苦的感觉。


置身在黑暗里,有的人习惯了,麻木了,甚或融入其中,把固有的黑暗与环境进行完美的对接。这既不是与环境结盟,也不是被环境同化,更非彼此的异形,黑暗的脉管,其实与血是一脉相承的。


推荐②:



鲁迅说:“我常常觉得惟有’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偏要向这些绝望作战,所以有许多偏激的声音。”这固然是他的战斗宣言,但他在《野草》里承认:“我不过是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使我消失。”这就等于说,光、黑暗、影子,是三个性质不同的东西。


我逐渐感到,先生手里举着一张黑纸,他既不愿黑纸被黑暗吞没,使黑纸彻底脏化,又不愿意黑纸在强光下体现出依附的性质。他要让黑纸之镜彰显黑暗,唯一的办法,就是要让黑纸具有比黑暗更为纯化的黑度。


这是先生选择的零度,是思想的零度,这是无计徘徊之际的有计。他“于天上看见深渊”,因为黑夜才需要光,因为浓墨就显示出了黑夜做假的水分,因为权力构成的黑暗才需要异端思想的纯黑予以朗照!置身其中,鲁迅的依靠是来自“黑色人”手里的复仇之刃。他与它互为照应,当他与刀合一时,黑暗的思想,就像一块混淆了生与死的黑铁,它自明,那些被黑色空气拉长的光与影,词与物,均是思想粗重的呼吸。


推荐



我看来,一个人不但要阅读务实之书,更应该学会阅读务虚之书。因为思想往往蛰伏于形而上的领域。阅读不是毫无目标的泛读,在我看来,阅读的价值准则是由四个向度构成的,即思想的向度、文体的向度、知识的向度、激情的向度。需要着重指出的是,激情的向度就是阅读唤起我们创造力的激情。我们的心神还应该在激情之外的三个向度上持续用力,思想开始以词锋的刃口呈露出来,切割我们一度散漫的才华。思想逐步以脊柱的形态使一个人站立,并击穿纸页,最后落地生根。



  何小竹 诗人 小说家


推荐①:




我必须承认,卡夫卡的《城堡》不仅对我的文学观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也对我的世界观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读了《城堡》之后,便开始用卡夫卡似的目光看待周围的世界。这三十年来,我常常迷失在卡夫卡的“城堡”,感觉自己就像书中那个名叫K.的土地测量员一样,对未来充满悲观,但又固执地不愿放弃。

 

推荐②:



读过《月亮与六便士》的人都知道,这是一部以印象派画家高更为原形的小说。搞文学的人说起印象派画家,首先就会提到高更,我想这也许与毛姆的这部小说不无关系。我那时还是一位文学青年,阅读不仅仅是为了学习写作,可能更多的还是对人生的间接体验。通俗的讲,每读一部喜欢的小说,都是一种全身心的融入,与现在不一样,读什么都保持着一种清醒与距离。《月亮与六便士》便是当时我读得最进去的一部小说。塔希堤,到今天仍然是我意识深处挥之不去的一个美好地名,一个精神上的寄托地,尽管我早已过了对人生作浪漫之想的年龄。


推荐



关于辛格的短篇,我总是以回想的方式代替手指对书页的翻动,这真是一种过于秘密的奇妙的阅读。我不记得我还对哪本书或哪个作家有过这样的阅读。回想辛格,其实是在我的心目中累积起了一个短篇小说的高度。十这么多年来,我也很少与人谈论过辛格,那是因为,凡“高度”的东西,可谈论的不多,这就像一个人的心事,除了自己去琢磨,没什么好谈的。


  李淳 

金融从业者、业余拳手、青年作家


推荐①:




推荐理由:历史上最伟大的教科书,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数学界,书中的形式逻辑方法和归纳演绎手段奠定了欧洲两千年来的哲学思想和自然科学体系的基础,可谓泽被苍生。书中每一条公设的证明和讨论,都堪称极致优美的艺术。唯一的遗憾是,它进入中国太晚。


推荐②:



推荐理由:前人大校长、现央行副行长陈雨露的著作。深入浅出地将中国历史和货币学结合在一起。陈老师并不是历史专业老师或者从业者,本书在史学方面也许有不严谨之处,但是它的出色之处在于提供了另一个读史、研究历史的角度,或者说是方法。读完后你会发现颠覆的不仅仅是对历史真相的认识,更是历史观和方法论。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是放之四海、放之上下五千年而皆准的。


推荐




推荐理由:有人从中看到美食菜谱,有人从中看到严肃文学,,有人从中看到成都往事,有人从中看到英雄传说。写美食的书太多,但本书旨在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探讨食物同生活、同世界的关系,看完之后,你也许会遗忘掉美食本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