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外大神把 Windows 95 打包成了 APP,纪念它发布 23 周年

 wunianyi 2018-08-24

又是暴露年龄系列,作为一款和小美岁数一般大的操作系统,不知道有多少朋友听过、见过、用过,甚至现在还在用 Windows 95 的呢?

Windows 95 开机音乐 来自最美应用 00:06

不要奇怪,真的还有人在用 Windows 95,根据 Softpedia 发表的文章,五角大楼控制系统的 75% 仍在运行 Windows XP 或其他长期停产的操作系统(原来大家都差不多,并不是只有咱们的国家部门在用 XP)。

一个五角大楼的发言人表示:「很多机器的系统仍然是 Windows 95 或 98,不过没关系,这些操作系统都没有连接到互联网。」

Windows 95 从 1995 年 8 月 24 日发布到今天已经整整 23 年了,作为当年最强大的操作系统,Windows 95 仅在广告宣传上就花了微软 3 亿美元,在伦敦,微软自己掏钱给用户买报纸,用微软的经典四色点亮了帝国大厦,加拿大多伦多国家电视塔也挂出了巨幅广告,甚至花 300 万美元买下滚石乐队的《Start Me Up》在宣传中使用。

当时很多没有计算机的顾客也受到宣传的影响而排队购买软件,但他们可能根本不知道 Windows 95 是什么。

或许它不是史上最好的操作系统,但它一定是比其他任何一款系统对个人电脑影响都要大的操作系统。

不仅是因为 Windows 95 首次加入的那个已经深入人心到不可被磨灭的「开始」菜单(Windows 8 发布时曾取消了开始菜单,用户极度不满,所以微软在 Windows 8.1 以及之后的系统中恢复了该功能),全新的用户界面,更为便捷的上网方式,还有即插即用的硬件支持等等,都更加巩固了微软在市场的统治地位,也使得 Windows 95 结束了桌面操作系统的竞争。

Windows 95 宣传片 60s」

Windows 95 开始真正的将用户和个人电脑联系起来,这款伟大的产品不仅开创了一个时代,直到 23 年后的现在,还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国外大神打包 Windows 95

虽然微软在 16 年前就停止了对 Windows 95 的技术支持,但这款操作系统仍然在网上和部分小众群体当中继续活跃着。

借着 23 周年这个特殊的日子,国外开发者 Felix Rieseberg 在 GitHub 上发布了 Windows 95 的应用程序版,他将 Windows 95 整个操作系统打包成了一个 APP,同时支持 Windows、macOS 以及 Linux 三大操作系统。

Mac 版程序的压缩包仅 129M 大小,但是经过小美的测试,可以完整的运行全套的 Windows 95 系统程序,包括记事本、资源管理器、控制面板等,但是目前 IE 浏览器打开后无法加载页面。

并且内置了原生开始菜单中的各项功能,包括画图以及扫雷,空当接龙等经典游戏,都是已经快要淡出记忆的怀念感觉,今天得以有机会再次重温。

开发者对 Windows 95 的应用程序还进行了一版更新,增加了 Floppy Disk Support,会玩的朋友可以用来加载 img 格式的文件。

虽然小美对 Windows 95 的记忆并不多,因为只在很早的时候稍微接触过几次,但是对年少无知的我来说,也是非常宝贵的经历啊。而且 Windows XP 中也带有许多 Windows 95 的影子,多年不用 XP 的朋友也可以借此感受一下「上古时期」的桌面系统。

GitHub 下载地址:

https://github.com/felixrieseberg/windows95/releases

.exe 为 Windows 系统安装包;

.zip 解压后为 macOS 程序包;

.rpm 和 .deb 为 Linux 系统安装包。


最美尾巴

小美找到关于 Windows 操作系统历史的一段视频,从 Windows 1.0 - Windows 10,一起来看看哪些版本是你用过的吧。

在这里做个投票,看看哪个版本的 Windows 用过的人最多,顺便看看有没有「上古时期」穿越过来的用户~


小美说 

每次看到 Win 95 的周年消息

都会提醒自己年龄

唉 现在是零零后的天下

老了~


大家都爱看:

1. 马卡龙玩图 - 用 AI 技术大变活人

2坚果云 - 可能是国内体验最好的网盘

3. 这款短视频 App 堪称「最美应用」本美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