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元节 | 鸭子节,农历七月十四,你知道为什么要吃鸭子吗?

 紫藤阁上校 2018-08-24
又要过节了,你准备好了吗
什么节呀?
当然是鸭子节啦!

本图片已被缩小,点击查看原大小图片。

在广西,中元节一般提前一天过,
也就是在农历七月十四这天开始过节,
又叫“七月半”、“七月节”。
这是广西人很重视的一个传统节日,
是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之外
另一个中国传统祭祖大节。
大街小巷一派买鸭劏鸭的热闹景象
“七月十四”怎么变成“吃鸭节”
这天还有什么习俗吗?

本图片已被缩小,点击查看原大小图片。

本图片已被缩小,点击查看原大小图片。

中元节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极富传说色彩,在南方中元节也称为鬼节,每到农历七月十五这天人们带上祭品,到坟上去祭奠祖先,与清明节上坟相似。

    中元节可不止烧纸这么简单,这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节日,它的由来和习俗你知道多少,中元节祭祀祖先要注意哪些事情,这里面的讲究可真不少……

本图片已被缩小,点击查看原大小图片。

节 日 由 来

    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在佛教中,中元节又被称为“盂兰盆会”。它不仅拥有佛教的宗教信仰,还有着我国道教的本土文化。

    据说,中元节这一天,在阴间的孤魂野鬼会被放出来,为了缅怀先祖,祭拜地官,在阳间的人们会准备丰富的祭品,烧香焚纸,祭拜这些来自阴间的祖先。

    民俗专家认为,中元节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文化,是追怀先人既古老又现代的一种传统。这一传统体现了古人“慎终追远”思想,每个人都有父母,基于这种思想和对先人的感情与责任使然,中元节势必也会不断得到延续和传承。

本图片已被缩小,点击查看原大小图片。


传 统 习 俗

放 河 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

    《燕京岁时记》:“至中元日,例有盂兰盆会,扮演秧歌、狮子诸杂技。晚间,沿河燃灯,谓之放河灯。”

    传说水上放河灯是为亡魂引路。

本图片已被缩小,点击查看原大小图片。

祭 祖

    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

    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
    时至今日,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

本图片已被缩小,点击查看原大小图片。

烧 街 衣

    一踏入农历七月,人们都会于入黑后,带备香烛、金银衣纸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饭在路边拜祭一番。人们“烧街衣”的目的是让那些无依的孤魂有衣物御寒,有食物裹腹。

本图片已被缩小,点击查看原大小图片。

祈 丰 收

    中元节施祭孤魂与祈望丰收又常联系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本图片已被缩小,点击查看原大小图片。

饮 食 文 化

吃 鸭 子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这天,全国很多地方都会选择吃鸭子。为什么呢?原来“鸭”就是“压”,取其谐音,吃鸭子是为了压住鬼魂。

本图片已被缩小,点击查看原大小图片。

吃 濑 粉

    在中元节那天,东莞有吃濑粉的习俗,而且几乎在整个东莞都通用。当然,不同片区,吃濑粉的方法还是有所不同的。

本图片已被缩小,点击查看原大小图片。

蒸 面 羊

    旧京及华北地区,传说此风俗与沉香劈山救母的传说有关。

    沉香劈山救母后,要追杀虐待其母的舅舅二郎神,二郎神为重修兄妹之好和舅甥之谊,每年的七月十五都要给沉香送一对活羊,据说这是取二郎神和沉香之母“杨”姓的谐音,以重结两家之好。从此民间留下了舅舅送活羊的习俗,后来逐渐演变为送一对面羊。

本图片已被缩小,点击查看原大小图片。

吃 花 馍

    七月十五节前,民间妇女盛行面塑活动,晋北地区最烈。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首先根据家庭实有人数,给每个人先捏一个大花馍。

    送给小辈的花馍要捏成平型,称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馍要捏成人型,称为面人,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送给平辈的花馍,要捏成鱼型,称为面鱼,意喻连年有余。

本图片已被缩小,点击查看原大小图片。

为什么叫鸭子节?

本图片已被缩小,点击查看原大小图片。

    据说,在这段期间,幽冥界的孤魂野鬼都争先恐后地来人间逍遥,找些好吃好喝的。尤其在七月十五日——中元节,鬼门大开日是阳间阴气最重的一天。一般认为中元节最好别出门,以免撞鬼,更不能到河边,免得不慎失足成了水鬼的替身。(有点怕怕滴)

本图片已被缩小,点击查看原大小图片。

    相传在很久以前,人们都是从开春时候,即三、四月份开始养鸭子,大约四至五个月后,也就是“鬼节”这段时间是鸭子长成的季节。由于古代人们生活比较贫苦,只有到节日才舍得杀鸭子吃。于是一到鬼节家家户户到了“鬼节”就杀鸭子,吃鸭子,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传统,一到鬼节就吃鸭子。后来,则被不同地方的人们赋予了各种各样的传说,大体上就是驱魔辟邪之意。

本图片已被缩小,点击查看原大小图片。

    壮族民间有传说:人死后都变成鬼,并都到天上去,由“天上”管着;只有到七月初七至十五,才能“放假”回到人间“探亲”。于是,每年到了七月初七,之后,家家都在忙于筹办给祖宗祭拜的活动。

    又传说那些非正常死亡者的鬼魂无家可归,成为野鬼孤魂,他们四处游荡作祟。为免遭其害,人们在这天祭祖的同时,兼祀孤魂野鬼。

    相传,已作古的祖先在阴间被一道“奈河”隔住,需杀鸭祭祀,过桥的多,会造成交通拥堵,就要从水面上过,家里养的也就只有鸭子会游,于是让鸭子把祭品驮过河。 鸭子在壮话里叫——"别..."

本图片已被缩小,点击查看原大小图片。

    “鸭”的谐音是“压”,吃鸭子就能压住这天上来游走“揾食”的鬼魂了。而鸡爪呈耙状,易把鬼的衣服抓掉(大概怕积下恶怨,不肯回到原处),所以选脚掌扁平的鸭子也在情理之中了。

本图片已被缩小,点击查看原大小图片。

    每年农历七月十四的凌晨,菜市场比往常要热闹许多,到处都充斥着“嘎嘎嘎”的鸭叫声

    在市场鸭行,商家将上千至万只鸭子铺满道路进行批发售卖,无数商贩通宵进行采买,这天也是鸭子一年中销量最大的一天。

本图片已被缩小,点击查看原大小图片。

    崇左网友爆料,一大早鸡鸭行摆满活鸡活鸭,价格都在12至13元斤之间价格平稳,前来购买鸡鸭的市民络络不绝。

    南宁网友称,今天五里亭杀鸭子的价格是25元一只。哇,比平时一只鸭子的价格还要贵。

    不说了,小编要出去给鸭子拔毛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