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早秋

 关陇之 2018-08-24

处暑无三日,

窗外已秋声。



窗外天色阴沉。雨,又沙沙的下起来了。


昨日刚过完处暑,因了一场台风的临近,这个秋天便提前有了一丝凉意。有人说,每一个节气,都是有灵性的。数千年来,它们信守约定,每当节令一到,就迫不及待地,从岁月的深处走出,如约而来。


也许是吧。


今年的秋蝉走得稍微早了些。立秋过后没几天,蝉的鸣声就渐渐消失了,夜深人静之时,秋虫已经开始在草丛里低吟浅唱。



夏秋之交,每一个平淡的日子,一切的交替都在暗地里有条不紊地进行。秋荷渐渐枯萎,紫薇花繁盛得不行。



早晨是个宁静的开端,天色阴翳,欲雨未雨


后门外的福屿早市是留给勤奋人的。那些四面八方来的菜农或者菜贩,仍然早早地来到早市,他们梳理着青菜,就如梳理一天的生活,不紧不慢、不温不火。


时光在梳理中,变成吸引目光。剁块肉,买三根茄子,两块豆腐,一把角豆,生活就活跃起来,简单从容。



一只流浪的狗儿,满眼的凄楚,召来爱心者的观望。有好心人在路边扔下一根油条,安静的躺在路边。狗儿迟疑了片刻,接受了这份馈赠。


今年的龙舟花花开得比往年早。在盛夏里,便把一场轰轰烈烈的花事,演绎完毕。隔离带上,黄婵每一天都开出新花。谢掉的残花,仍然枯萎在枝头,不肯离去。


早起的老人在小区木椅上缓慢地交谈什么。而繁盛的紫薇,在老人的身后,若无其事地兀自开落。


我喜欢看花儿这样安详地开落。



看似简单的绽开,飘落,却蕴含着多少自然的馈赠,以及对自然的眷恋。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或许是他眼中的大美之一,留在醉花阴的今天。


雨,开始沙沙地下了。



我喜欢早秋里的一切。


林语堂说,早秋是一种精神。翠绿与金黄相混,悲伤与喜悦相杂,希望与回忆相间。“在此一段时光里,青春的天真成了记忆,夏日茂盛的回音,在空中还隐约可闻。”


一年有四季,一生也有四季。



这里面,是不是有着某种神秘的巧合呢?


春暖,夏炎。秋凉,冬寒。人生的起伏,仿佛是沿着四季的脚步前行。年幼的天真,少年的懵懂,青年的热情,中年的沉稳,老年的淡定,都像是已经安排好的行程。


秋,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令,它浓郁,而又沉净,热烈,而又清新。


有学问的过来人总是在说,秋天给人的启迪,是要拿得起,放得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该放弃的,是对功名利禄的嗔念,不能放弃的,是对生命的敬畏和珍惜。


他们说在起转承合之间,需要做出果断的抉择,毅然走入下一段行程。



自然界风云变幻,人世间悲欢离合。秋天不需要说太多的话。所有的爱,都结晶在果实里,所有的汗水都渗入到根须中。



陆游说,“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


其实在南国,新秋是不是最“可喜”的时节,另当别论。但刚刚经历了一季长长的炎夏,犹如路边的狗尾巴草,克勤克俭开了一夏,真的有些累了。


隔着一条马路,房地产交易所栅栏上的三角梅,喧闹了一季,放肆了一季,此时也静寂无声。门口小公园里的黄山栾树冠上,已经开出灿烂的花穗了。



乌山西路上,火红的朱槿,虽然仍在东一朵西一朵地开花,但每天路过的时候,都能看到原本翠绿的叶子,慢慢的有了枯叶。正黄色的枯叶,锦缎一般华丽。


地上的草尚绿着。


但这种绿,不再是蓬勃的绿,而是不出声的哑绿,克制的绿。如人到中年,苦的,冷的,经历的多了,人还是那个人,一颗心却难免有些荒凉苍老。


白马河公园一角,盛夏的胭脂花还在开着。胭脂花就是汪曾祺小说里的晚饭花,王玉英家的墙根边,就有一排这样的晚饭花。


李小龙喜欢王玉英。但后来王玉英却嫁给了风流浪荡的钱老五。从此,这世界上再也没有原来的王玉英了。 



汪曾祺的小说,像倪云林的画。只点染,不铺排,留下大片空白。犹如这个秋天,点点滴滴,把你打动,然后,就有了寂寞,很淡很淡的惆怅。



秋天是惆怅的。


想起立秋那天,我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的郁达夫笔下的秋天。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他说,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打扫,灰土上便会留下来一条条扫帚的丝纹。


我说,每一次读到这个段落,好像扫帚的细纹,都要划在我的心上。


雨时下时停。我偷偷想着,倘若清晨里那开花落花的不是“气味也没有”的紫薇,而是丹桂,那就更是庄子说的“大美”了。


走在那样落花的路上,一定是脚下生香了,心情一定随着花香摇摆,摇摆的芬芳,也一定弥漫着这样的早晨。



但我为什么会有那种淡淡的惆怅呢?


自古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无可奈何花落去,自然的规律也是一种脉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世人的淡漠,诗人的感伤,花儿不会在意。绽放过了,本身就是一种骄傲。



处暑,是夏天的一张休止符,暑气基本就此打住。


夏日的余温,和清秋的凉意交织,万物也在整个燥热的夏天后,逐渐趋于平静。


有了窗外这一场即将到来的台风,福州的这个新秋,就有了一份晚秋的凉爽。打开窗户,雨后的空气,在鼻翼翕动之间,秋天的味道沁入心脾。



这样的新秋,人的思绪,应该染上秋的澹泊,多一份秋的超然与洒脱才是。


去岁此悲秋,今秋复来此。


人对自然的误解与侵扰,显得那么浅薄、无礼。在天地大美面前,在这样清凉的早秋里,人是不是也应该开始畏惧喧嚣,追求宁静才是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