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宝意外受伤后,家长这些举动让医生点赞!

 alasuo 2018-08-25

年幼的宝宝活泼好动,

好奇心旺盛。

遇到他们认为有趣的事情,

总想摸摸尝尝玩玩

而家长们自然是一刻不敢松懈。

可即使是提心吊胆地盯着,

一个不留神还可能会有意外发生。

今天咱们要说的话题,

就是宝宝一旦发生意外后,

家长应该如何第一时间正确处理。

请记住,往往一个正确的举动,

就能将伤害将至最低,甚至改变孩子的一生。

比如前不久一位杭州的妈妈,

在宝宝烫伤后,她的一个举动,让医生都不由点赞


就在给宝宝洗澡取尿不湿的几秒钟,

孩子抓起地上的花洒,

不慎将热水淋到了头上。

意外发生后,

这位妈妈第一时间掩好孩子口鼻,

用冷水冲洗了半个小时后,

紧急将孩子送往医院。

医生说,

幸亏宝妈用冷水及时中和了余热

孩子的烫伤并不是特别严重,

也不会感染和留下疤痕。

那么,生活中还有哪些宝宝常会遇到的意外伤害呢?

送医前家长第一时间又该如何正确处理呢?

小海特意为大家做了如下总结!

1

烫伤


烫伤发生后,下面5个步骤要记牢!

1冲:用清洁的流动冷水冲洗受伤部位30分钟,水流不宜过急。

2脱:在冷水中小心去除覆盖伤口的衣物,必要时用剪刀,不要弄破水泡。

3泡:冷水浸泡可以缓解疼痛中和余热,注意观察孩子体温。

4盖:以上步骤后,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并固定。

5送:紧急送往治疗烫伤的专科医院

2

擦伤


1止血:洗净双手后用消毒纱布按压伤口5-15分钟。

2清洗: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

3上药消毒:用碘伏进行消毒,贴上创口贴,如果怕感染,可在伤口处涂抹红霉素软膏或莫匹罗星软膏。

4情况较严重时需就医:出血较多;伤口较深;伤口有污物;伤口长时间不愈合或红肿


3

脚踝扭伤


1停止走动

2进行冰敷

3到医院就诊排除骨折

*可在医生建议下使用弹性绷带固定减少肿胀;可在脚下垫个枕头抬高脚踝减轻充血和肿胀状态。


4

误食药物


1观察 只要发现药物被动过;孩子出现嗜睡、嘴唇灼伤、异常流口水、呕吐等有可能的中毒症状时,都要格外警惕。

2判断送医 一般性药物或者误食剂量,要让孩子多喝水并密切观察;如果误食剂量较大,或药物有腐蚀性、毒性应立即送医。

3送医之前的急救包括:误服碘酒,让孩子喝下米汤、面汤等含淀粉的液体;误服强碱性药物,应给孩子喝些柠檬汁、食醋、橘汁等;误服腐蚀性药物,应给孩子喝牛奶、豆浆等减轻对消化道的腐蚀。别忘了带上误服的药瓶或药物,帮医生了解情况。

5

耳内异物


1昆虫类异物 在暗处用灯光或手电筒照射有异物的耳朵,引异物出来;用清水、婴儿油等使昆虫窒息,过几分钟倒出,擦干净倒入的水和油;

2普通异物 如果异物离出口比较近,而且孩子愿意坐着不动,可尝试用小镊子取出;将有异物的耳朵朝下,帮宝宝抖一抖。

3耳屎 千万不要让宝宝用手去掏挖耳屎;如果没有瘙痒、疼痛、听觉下降等问题,家长也不要轻易帮助掏出,出现这些症状建议请专科医生处理。

*如不确定异物是否被完整取出,或者仍然有疼痛瘙痒等症状,应尽快去医院请医生处理。



6

呛噎


1孩子在呛噎发生呼吸障碍时,施救同时应拨打120。

2海姆立克急救法

1岁以上的宝宝:跪在孩子身后,从后面抱住孩子腹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内按压孩子腹部,另一手捂在拳头之上,双手急速用力向里向内挤压,反复动作直至阻塞物吐出或救护车到达。

1岁以下的宝宝:先让孩子面朝下趴在家长腿上,一只手支撑头颈部、腹部,另一只手拍或按压背部,按压5次无效后,继续下面的动作;让宝宝仰卧,一只手稳住婴儿的头颈部,另一只手的手指快速挤压胸部5次,深度应为胸部的1/3或1/2。重复动作直至异物吐出或救护车到达。

*此方法不适用于孩子仍在大声咳嗽或大声哭闹阶段。必要时要进行心肺复苏。


7

猫狗咬伤


1冲洗 至少使用流动水或肥皂水彻底冲洗伤口15分钟,然后用清水或0.9%生理盐水将伤口洗净。

2消毒 清洗后用干净棉球擦干净伤口,用碘伏或医用酒精进行消毒。

3疫苗 紧急简单处理后,要立即送往医院注射狂犬疫苗

4如伤口较深,要立即去医院进行清创处理,进行破伤风的预防。


上面几种意外情况都是比较常见的,

虽然总结得比较辛苦,但讲真,

小海真心希望家长们永远用不到,

相比出了意外再处理,

预防才是重点!

比如教育孩子远离陌生的宠物、

平时不要为了骗孩子吃药就说药片是糖、

不要在孩子身边放置容易放入口的小物件等等,

小海真心希望可爱的宝宝们永远不会遭遇任何“意外的烦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