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载:不无道理(老子解蔽) 李怀乾参悟《老子》十数年心得!

 鹿文康金 2018-08-25



 

不无道理(老子解蔽)

续接上文:


“无”之隐性秩序存在并不意味着宇宙不可以被认识,生命灵智之“观”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不同层面的多组“合振”看成单个“不”,一切都会变得简单而明晰。


就是说,到底是取哪个层次的“不”是由生命灵智“观”决定的,因而说“吾不知其谁子也,象帝之先”象帝之先即是“弗”


这也就是佛家所说,人之所见的万物呈现都是“一合相”。“合相”的终极本质是宇宙本体存在秩序之“道”的“无”之隐序和“不”之显序,可以将“合相”看成假相,但是“道”是唯一真相。只是这个象帝之先的“弗”并非“佛”,不存在“人”的监督矫正罢了。


一片普通树叶,堪比一座精密生物化工厂。一粒种子,萌发于毫末,成长为参天大树。瓜果梨桃比邻而生互不攘扰,动植飞潜各呈其性各行其事和谐共存。


宇宙万物各行其道、各安其位、互相联系、互相支持,却又井井有条不发生混乱。各种生灵各正性命,鸟飞天、鱼潜渊、虎食腥、马茹素,这一切“合相”和“分相”都是体现着大道秩序本有的自秩序机制的“弗”发挥运化作用使然,也就是万物本具的体现“道性”的“弗”所赋予的“物性”使然,不需要人为干预。


神奇无时无刻就存在于我们自身和我们浸淫其中的一切,我们就浸透在这神奇奥妙无穷的宇宙之中。“湛兮”,澄明而清澈,精确而灵动。


作为“四大”之一的人类,面对大道自然的如此神奇,必然好奇而产生探索“欲”之愿力进而“观”奇。


自然会感觉到似乎存在着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和法则在主宰操纵着一切,能感觉得到但无法看到。


怎么称呼和描摹这力量主宰呢?如何观察评判道的运化过程和成果呢?因为好奇,必然导致探奇。好奇,是一切思考、探索、发明、创造之“欲”的原动力,是一切探奇之出发点,探奇的方法是用生命灵智“观象”。


第一章“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中的“观”,就是生命灵智探“奇”的手段,观“有”的对象和成果就是“象”。在“欲”推动下的探奇即是“观象”。


在这一章提出这个重要概念“象”,但是这一章只是提出了这个概念而未做深入阐述,因为此章重点还是阐述“不”。但是为了阐述方便,在此有必要先对“象”进行较为全面地阐释。


象,是“有”之“可-中-非”部分完整平衡振动显序之“相”和整体全息隐序之“相”在“观”的作用下给生命灵智留下的混成秩序表达体。“有”赖以存在的振动之“不”所生之“相”被生命灵智振动干扰的显现即为“象”。


“象”的本质是外物与生命灵智振动秩序合振的产物,不同的振动方式和生命灵智之“观”的方式也就产生不同的新振动秩序,也就呈现出不同的“象”。


这个世界的真实性之“有”是由振动体现出来的“相”。这个振动所现之“象”,一方面是外在事物在原力之欲支配的振动,一方面是生命灵智对外在事物进行观照的愿力之欲支配的振动,是外在振动与生命灵智振动相互作用而呈现出来的,也就是“原力”与“愿力”作用下的振动相干叠,缺一不可也就是所谓“心物一元”。二者要么心物和合,要么心役物、要么物役心。


未经生命灵智振动相干叠加影响的单个“不”振动或多个“不”相干叠加合振秩序产生“有”的显性特征是“相”,是为“有相”实本质之“实”


“象”的本质是生命灵智振动加之于其他振动之“相”相干叠加,是为“有象”,是经生命灵智之观干扰叠加之“楃”。“楃”合起来就是今所谓“朴实”都是接近本真的存在;


集体生命灵智“相”共同的指向性“共识”加持所呈现的难以被个体生命灵智改变的固化之“相”是“物”,是为“有物”,“物”的特征是“固”。

未完待续,明日连载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