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书法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片解说词

 非遗电商4 2018-08-25

世界上各个民族大多有自己的文字,这些文字成为了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在这众多文字之中只有汉字的书写走上了艺术的道路,发展成为具有民族风格的独特的艺术,这就是中国书法。

中国书法的发展,伴随着汉字的产生与演变,历经沧桑。出现在商代中后期(约14至前11世纪)的甲骨文与金文,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汉字资料。而由汉字书写发展成为真正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汉末魏晋之间(约公元2世纪后半期至4世纪)。在历史的传承与创新中,书法出现了篆、隶、草、行、楷五种书体,形成了手札、手卷、条幅、中堂、对联和扇面等形式,在工具材料上也不局限于常使用的笔、墨、纸、砚上,连金属、石头、木板、织物等也成为书法镌刻和书写的媒质。   

书法自古以来在中国人的生活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印刷术发明以前,书面的沟通与交流都由书法承担,如书信、公文、著作等。书法的展示空间从家居、官署、商铺、寺庙延伸到名山巨石。书法还出现在国家庆典、祭祀等重大活动以及平民的喜庆、丧葬、宗教等日常活动中并承担重要功能,如石碑石刻、青铜器铭文、春联、墓碑墓志、抄经和道符等。   

书法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必备的一种技能,书法的好坏成为了国家选取官员的重要标准。书法也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摆脱世俗社会、追求心灵自由的一种方式。书法不仅有交流信息的实用性功能,它还以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融入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从而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思想文化、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   

书法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仅拥有其完备的理论、技法以及不同时代独特的风格,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书法家及代表作品,如王羲之及其作品《兰亭序》,颜真卿及其作品《祭侄稿》,苏轼及其作品《黄州寒食诗》等,传世不朽。  

书法是最具中华民族特点并深受中国人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当代仍有很多的参与者,各地都有由书法家组成的协会和社团,不少高等院校也都设有书法专业,许多孩子也被家长送到专门的书法班学习书法,以此作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  

在很早的时候,书法就传播到了受汉文化深远影响的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世界各地,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书法。很多来中国的外国友人也通过学习书法进而了解中国,认识中国。当代艺术、建筑和设计也从书法中汲取有价值的元素但是,信息交流方式的发达与便捷,使得日常生活中接触毛笔的机会很少,科技时代的发展,使得很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陌生感,这妨碍了他们对书法的进一步了解,书法逐渐成为少数研习者越来越专业化的追求,而不再像传统社会那样广泛应用在生活中。如果书法能够从相对比较狭窄的专业性领域扩展到大众领域中,将不仅增强中国人对本国的自信感与自豪感,更重要的是,会促进其他国家及人民对中国书法的理解和尊重,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并让中国书法在世界文化领域发挥它应有的影响和作用。     

为弘扬中国汉字书法艺术,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由政府主导,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书法院、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协力推进的局面。中国政府在不断加大书法的保护力度:在1980年代初成立全国最大的书法群众组织——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基础上,于2004年已成立国家级书法艺术研究与创作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与此同时,近年来在部分高校中也设置了书法专业,形成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的教育体系。而对中国书法的保护,主要围绕书法文化、书法艺术、传承人三方面进行:利用各种方式,多渠道、多角度进行书法文化宣传,提高社会公众的书法文化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已发现的历代书法成果进行系统整理,同时,关注当代书法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当代书法文化氛围。对传承人的保护,重点是利用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对当代代表性传承人(特别是那些年事已高的老龄书家)创作观念、创作状态、创作技法、创作成果等进行搜集、整理、归纳、总结、建档,形成系统、完整、准确的资料体系。此外,相关机构也制定了从2009年起至2013年的中国书法保护五年计划,为中国书法走未来可持续性发展的传承创新道路奠定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