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长子法兴寺顗公禅师塔(元)

 安东老王 2018-08-25

中华古塔通览·山西卷

长治·长子法兴寺顗公禅师塔

 




 年代:元至元二年(1265);形制、特点:方形五级密檐式石塔;现状:保存良好

山西长子法兴寺顗公禅师塔(元)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顗[yǐ]公禅师塔,位于长治市长子县法兴寺大殿东侧院墙外。

  塔建于至元二年(1265年)。塔高约五米余,方形五级密檐式石构,底部方形束腰塔座,首层塔身较高,之上五级密檐,各檐叠涩挑出,顶部重莲宝珠塔刹。

       首层塔身南侧嵌有石铭一方,大部分字迹已模糊,尚能辨认出“法兴寺顗公禅师塔”、“大朝至元二年润五月”等字,这是法兴寺高僧昙顗的墓塔。元代有两个皇帝使用过至元年号,元世祖的至元二年是1265年,元惠宗的至元二年是1336年,铭文中出现的“大朝”是蒙古改国号为“大元”之前的国号,1271年蒙古改国号为“大元”,因此顗:[yǐ]公禅师塔的建造年代是元世祖的至元二年(1265年)。另外元世祖至元二年有润五月,元惠宗至元二年没有润五月,也能印证此塔的建造年代为元世祖的至元二年(1265年)。 

   有资料称顗公塔为唐塔,怀疑石铭是后代加上去的,博友·爱塔传奇现场考察,顗[yǐ]公禅师塔用材与法兴寺舍利塔、两座八角唐塔以及五级唐塔相同,但其风化程度显较唐塔要轻。几座唐塔每层都是一块整石雕刻,顗公塔每层下檐是一块整石,反收的上檐是铺垫两层石板。石铭材质之所以与塔身不同,是因为建塔所用石材颗粒粗糙,无法镌刻文字,因而选用了一块质地细腻的青石作铭。另外这些小型塔一般都是寺内祖师的墓塔,后代僧人更不可能挪用祖师的塔换成自己的铭。因此顗公塔应为元代遗存,而非唐塔。

   图文资料据:爱塔传奇

 


法兴寺顗公禅师塔赏析


山西长子法兴寺顗公禅师塔(元)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山西长子法兴寺顗公禅师塔(元)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山西长子法兴寺顗公禅师塔(元)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