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成名的作家而言,笔名就是他的招牌,读者往往知其笔名但不知真名,可见笔名对作家的重要性。今天小编就跟大家细数作家笔名有关的那些事儿,徐志摩、琼瑶、茅盾、海子……他们的笔名都有什么故事呢? 1、鲁迅 (周树人) 1918年4月,他发表了《狂人日记》,在这上面他用了鲁迅这笔名。他是这样解释自己的笔名的:一、母亲姓鲁;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的意思。 2、徐志摩 (徐章垿) 徐志摩原名徐章垿。“徐志摩”这一名字,是由他父亲取的。原来诗人在“抓周”时,其父好友志恢和尚在诗人头上抚摩一圈,然后说:“此儿将来必成大器。”这话正合徐父的心意,于是便让儿子又名“志摩”——志恢和尚摩过头顶之意。 3、巴金 (李尧棠) 巴金原名李尧棠。“巴金”的“巴”来自于作家一个叫“巴恩波”的同学,巴老曾因他投水自杀而十分痛苦。“金”是一位学哲学的安徽朋友帮忙取的。这位朋友看到桌子上正摊着巴老翻译的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便半开玩笑地说了个“金”字。 4、曹禺 (万家宝) 曹禺取自本姓万的繁体“万”,拆开便是草禺,草字不取,取曹,故名曹禺。 5、冰心 (谢婉莹) 冰心小时候她就接触中国古典文字,特别喜欢唐诗。她对唐代诗人王昌龄作的《芙蓉楼送辛渐》一诗特别欣赏,其中的“一片冰心在玉壶”尤为喜爱。为了表明她不与黑社会同流合污, 6、朱自清 (朱自华) 1917年,20岁的朱自清“感于家庭经济情况不好,为了惕励自己不随流俗合污,改名自清。“自清”两字出自《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意思是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 7、戴望舒 (戴朝宗) 笔名“望舒”取自屈原《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即神话中驱月驾车的神,后来成为月的代称。月在古诗词中可作为爱情的象征,月光的朦胧与戴望舒诗歌的朦胧婉曲是相合的,笔名暗示了诗人的诗歌内容和诗风。 8、琼瑶 (陈喆) 琼瑶出自《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这是一首甜美的爱情诗,笔名正是琼瑶言情作家身份的绝好体现。 9、金庸 (查良镛) 金庸是拆最后一个镛字而来的。 10、老舍 (舒庆春) 老舍拆自本姓“舒”,其字“舍予”亦拆自姓氏。 11、萧红 ![]() (张乃莹) 萧红原名张乃莹。萧红和萧军是一对情侣,当时他们曾和鲁迅通信,并分别用了“萧红”和“萧军”作笔名。两个笔名连在一起是“小小红军”的意思,表达了他们对革命的向往之情。 12、莫言 ![]() (管谟业) 莫言自述他从小就是一个非常爱说话的孩子,在农村叫做“炮孩子”。后来他写了小说叫《四十一炮》,里面就有一个“炮孩子”,其中也有莫言个人的经历。也因为他喜欢说话,喜欢说真话,给他的家里带来了很多的麻烦。所以过了几十年以后,当他要写小说准备发表时,使用的笔名叫“莫言”。就是告诫自己要少说话。 13、茅盾 ![]() (原名沈德鸿) 来自内心的茅盾“书本上的知识而外,尚须从生活的人生中获得知识”。故一直以来,茅盾都在用生活的体验来丰富文学世界。取“茅盾”这个名字,也正是因为看到了生活中和思想上的很多矛盾。有心发现,有时却无余力解决,内心才会有所“茅盾”吧。 15、闻一多 ![]() (原名闻亦多) 来自原名改一字“闻”既可以是动词“听见”和名词“新闻”,也可以是姓氏,改“亦”为变调后同音的“一”,笔名的意思是“听见一条新闻也显多”,一字之变,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的不满。 16、郭沫若 ![]() (原名郭开贞) “郭沫若”的来历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号为尚武。他笔名、化名很多很多,有“郭鼎堂”、“麦克昂”、“羊易之”、 “杨伯勉”、“白圭”等,而用得最多的是“郭沫若”这个笔名。因为他家乡四川乐山的两条水,一条是沫 水(即大渡河),另一条是若水,他少年时饮二水长大,所以他后来发表新诗时,就用了“沫若”这 一笔名。 17、落花生 ![]() (原名许地山) 笔名“落花生”的来历 许地山《落花生》中说“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 的东西”,这一句话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作者以“落花生”为笔名的主要依据。 18、孙犁 ![]() (原名孙树勋) 笔名“孙犁”的来历 孙树勋没有如父母所希望的那样“树立个人的功勋”,而是希望自己像一张犁一样深深地扎进 土壤,通过犁地来发现其中无尽的宝藏。《山地回忆》《荷花淀》《嘱咐》等作品实现了自己的理 想。 19、海子 ![]() (原名查海生) 笔名“海子”的来历 海子原名查海生,既然是海生那就是大海之子了,所以笔名海子。 20、张恨水 ![]() (张心远) 恨水”一名是他 17 岁那年,在苏州第一次投稿时取的笔名,是从南唐后主李煜《相见欢》词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东去”中截取出来的。张恨水幼年酷爱词章,读了李后 主这首词,想到人生有限,不能让光阴如流水一样白白流逝,就取了这个笔名。 |
|
来自: 快乐老年435 > 《圣人,文人,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