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元读诗 | 小儿竞把青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

 航行大海靠舵手 2018-08-25



唐·卢拱《中元日观法事》


西孟逢秋序,三元得气中。

云迎碧落步,章奏玉皇宫。

坛滴槐花露,香飘柏子风。

羽衣凌缥缈,瑶毂转虚空。

久慕餐霞客,常悲习蓼虫。

青囊如可授,从此访鸿蒙。



唐·李郢《中元夜》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近,翠鬟光动看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轻衣杂绮罗。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唐·令狐楚《中元日赠张尊师》


偶来人世值中元,

不献玄都永日闲。

寂寂焚香在仙观,

知师遥礼玉京山。



宋·王禹偁《中元夜宿余杭仙泉寺留题》


祭庙回来略问禅,藓墙莎迳碧山前。

风疏远磬秋开讲,水响寒车夜救田。

蓝绶有香花菡萏,竹窗无寐月婵娟。

自惭政术贻枯旱,忍卧松阴漱石泉。



宋·仇远《中元》


初秋当望夜,平楚带斜曛。

暑气能昏月,砧声不隔云。

华灯浮白水,老衲诵冥文。

漫说中元节,儒书惜未闻。



宋·汪莘《中元夜兴》


东院长廓约二更,

风雷送雨正冥冥。

忽看电掣金蛇过,

照出青天一点青。



宋·陈藻《中元连宿竹园刘叔嘉宅》


朝朝风雨过中元,

已熟之禾未易存。

正是忙时人却暇,

且偷佳节倒芳尊。


宋·徐集孙《中元》


今朝逢令节,依旧客殊乡。

禅衲同分席,清斋若过堂。

江茶浮水色,野菜带山香。

忽忆三秋菊,谁锄小迳荒。



清·乾隆《中元观河灯》


太液澄波镜面平,无边佳景此宵生。

满湖星斗涵秋冷,万朵金莲彻夜明。

逐浪惊鸥光影眩,随风贴苇往来轻。

泛舟何用烧银烛,上下花房映月荣。



清·庞垲《长安杂兴效竹枝体》


万树凉生霜气清,

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儿竞把青荷叶,

万点银花散火城。


这是一首相思爱情诗。前半部分从思妇的角度来写:女子为了采摘一朵荷花,不惜临水涉江,其内心的热忱不言而喻;她辛苦采到的荷花是想要送给谁呢?当然是远方的那个让她魂牵梦萦之人。“采之欲遗谁?”句,轻轻提起,仿佛她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迫不及待想要把荷花送给心上人了。“所思在远道”句,直流而下,宛如一声长长的叹息:因为那个人远在天涯,她无法见到,心中失落万分。此二句自问自答,将女子由欣喜转为失落的心理过程准确地刻画出来,同时也点明了她“忧伤”的原因——“所思在远道”。前四句通过动作、心理描写,塑造了一个执着、痴情,而又略显天真的思妇形象。后半部分转换视角,将镜头切换到“远道”之人:游子回头眺望故乡,希望看到闺中妻子,可是长路漫漫,山水迢递,哪里望得见呢?从“所思在远道”到“还顾望旧乡”的转换,十分紧凑自然,就好像二人之间产生了心电感应:当她在思念他的时候,正好他也在思念着她。只是,他们互相不知。柳永曾在《八声甘州》中写道:“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这种两两相望、望而不见,“天下人何限,慊慊只为汝”的情愫尤为动人。本诗也是如此,盼归之人满怀期待最后希望落空;思归之人有家而不能回,只能徒然叹息……我们不禁要问:“为何‘同心而离居’?为何一定要相思相望于天涯?”或许,为了追逐那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或许为了让生活变得更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