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钧说】如何避免高空坠物的悲剧重演? | 央视新闻周刊采访

 yangqing5417 2018-08-25

    2018年8月18日,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唐钧主任接受“央视·新闻周刊”栏目组采访,对高空坠物类公共安全的风险防控和事前规避,给出管理建议。






高空坠物事件:公共安全“以人为本”亟待全面创新

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 唐钧主任


1.公共安全的专业化管理

    高空坠物安全问题的监管主体有“行业监管+属地监管+群众举报”,但急缺专业化的安全标准。对此应做好:

    (1)专业的精细化指标,例如店铺招牌的承重标准、店铺招牌的尺寸标准、店铺招牌的自检自查标准等;

    (2)光有安全标准还不够,公共安全的制度才是硬约束。还要有定期检查的制度、到期报废的制度等。


2.公共安全的责任管理

    高空坠物安全问题的“责任倒查”已启动,但公共安全最怕“多不管地段”。若多家单位均有责任,也即“风险所有权”分散,则易出现推诿和扯皮等现象。对此应做好:

    (1)责任所有权的切分;

    (2)责任所有权的承担;

    (3)通过责任追查来促进整改,规避以后的同类问题。


3.公共安全的前置管理

    从风险管理的角度,高空坠物安全问题,不能坐等出事故,而要强化前置管理。对此应做好:

    (1)强化风险方针:坚持以人为本;

    (2)弥补“最短板”,提前排查和检修“最短板”;

    (3)高新技术手段和人工智能的的应用。


推荐书目





    温馨提醒:唐钧/著《新媒体时代的应急管理与危机公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底面市,届时本公众号(风险评估与管理,“RiskARM”)将对本书进行专项介绍并推荐购书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