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资交易的必经之路:战胜期货交易中的恐惧心理,和“趋势”做好朋友

 有智慧不如趁势 2018-08-25

来源:农大期货 三师兄  


不要跟市场做对,否则有一天,你跟市场就真的会再也不见。

今天就给大家讲讲在市场里的“顺势而为”。


在投资市场中,你一定要和趋势做朋友,而且要做好朋友,每一次的投资都要跟随市场的趋势行动,直到这一趋势结束。这是投资交易的必经之路。


顺势而为理念的含义:在投资市场中,你一定要和趋势做朋友,而且要做好朋友,每一次的投资都要跟随市场的趋势行动,直到这一趋势结束。这是投资交易的必经之路。


趋势的含义:在顺势而为中,“势”所体现的“趋势”,是一个基本概念,它是趋势分析的起点。从一般意义上讲,趋势就是市场的运行方向。为了便于实际应用,我们将趋势进行具体界定。通常情况下,市场的运行都非直来直去的,而是曲折蜿蜒的,由无数个波峰和波浪组成。上升趋势体现为一系列一次上升的峰和谷上;下降趋势则以依次下降的峰和谷为特征;横向延伸趋势体现为一系列一次横向伸展的峰和谷上。


趋势通常还划分为三种类型,即短期趋势、中期和长期趋势。长期趋势是期货市场的主要趋势,反映期货价格波动的主要方向,通常持续时间较长;中期趋势是市场的次要趋势,反映主要趋势的调整状况,持续时间通常短于长期趋势;短期趋势是市场的短暂趋势,反映价格的短暂波动,通常持续时间较短。实际在市场上,既有覆盖几分钟或几小时的非常短暂的趋势,也有延续一年、数年乃至几十年的长期趋势,它们同时共存、共同作用。


那如何在投资交易活动中判断顺势而为呢?


秉承顺势而为的理念

秉承顺势而为的理念,需正确认识两个方面的问题。

 

 

顺势而为中的“势”指的是中长期走势,即投资者需要根据中长期走势决定自己的交易方向,做到牛市不言顶,熊市不言底。


顺势而为,重要的不是预测市场的走向和欺负,而是跟着市场的趋势走。换句话说,就是追随市场的大势,跟着趋势行动,直到这一趋势结束。一位著名的期货交易员曾经说过,当市场形成大的趋势时,正是赚钱的时候,当市场往岔道发展时,你是赚不了大钱的。


勿以低价而买入,勿以高价而卖出,一切以趋势为重。


沿着现有的趋势,顺势而为。在客观的技术分析证实新的趋势确定后才进入市场,只要趋势继续对自己有利,或者与投资者建仓的相同技术系统没有发出平仓讯号之前交易者都必须抱紧仓位。

 


顺势而为需要注意正确看待成本的制约因素。美国豆油的生产成本自2005年11月到2008年3月变化不是很大,但美豆油期货指数由21.3美分/磅,若认为成本是影响价格的关键因素,那么当豆油期货达到40美分或50美分/磅是,就处于相对高位,此时若不秉承顺势而为的理念,而是秉承成本制约的理念,投资者就会认为50美分/磅的价格偏高,因此期货市场应当卖空,结果自然和牛市和趋势背道而驰。这也是通常所说的“牛市不言顶”的原因所在。在牛市中,价格的高低是相对的,应倾听市场声音、追随市场趋势交易。同理,熊市过程中,价格的高低也是相对的,不要因为相对于前期高点价格已经下降了20%,就认为这是相对低点,而是观察市场的趋势,即使下跌过程中,价格跌破成本价,价格的底部并不容易找,这就是“熊市不言底”的原因。


影响顺势而为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价格的高低


期货市场上,价格高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非绝对的概念。因此投资者在交易中更多地关注相对高价和相对低价,避免依据绝对价格简单断定资产价格的高和低。原因在于,投资者关注价格的绝对高价和绝对低价时,容易忽视市场的趋势变动,导致投资失误。


案例

某投资者认为,沪铜指数由2003年2月到2005年12月期间,每吨铜的期货价格由16700元/吨上涨到42324元/吨,价格上涨了两倍多,此时每吨铜的生产成本尽管有所提高,但提高有限,因此期货价格高估,他应采取卖空交易。分析这一操作的正误?(读者先不看解析,去自我思考)


解析


以上海铜期货指数为例,2003年2月到2005年12月间,每吨铜的期货价格由16700元/吨上涨到42324元/吨,价格涨幅很猛,但此时投资者并不宜采取卖空交易。原因在于,期货投资应秉承顺势为的理念,倾听市场的声音,顺势而为。在市场趋势未能发生逆转时,不要过度关注价格的绝对高低,重点关注市场趋势的走向。从K线形态来看,市场呈明显上涨态势,没有指标表明市场存在不确定性;同时,均线指标一致表明,市场5日、10日、20日、30日、60日均线都呈现明显的多头排列,市场上涨趋势较明朗,在此情况下,投资者或者买入建仓,或者将手头多单继续持有,这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尽管从生产成本的角度来看,生产成本提高不多,但铜的期货价格不仅受到生产成本的影响,还受到整体宏观经济形势、其他商品价格、美元贬值、原油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此时投资者应避免商品期货和标的商品简单对应、进而断定价格的高低这一观念,秉承顺势而为,才是正确的做法。事后来看,自2005年底到2006年5月,期货价格保持上涨态势,由42324元/吨上涨到84649元/吨。(这里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复盘看看,之前有的读者把行情截图发给我们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恐惧心理

期货交易中,所有的投资者都会不同程度地产生恐惧心理,这是常情。但如何运用正确的方法来控制或战胜恐惧心理,这才是关键。


交易中恐惧心理的产生原因

 

梅里安·韦伯斯特字典中,对恐惧一词做了如下解释:“对危险预期或者意识而导致的一种不安的情绪,常常表现为焦躁不安,亦会缺乏勇气。”在期货交易中,投资者之所以产生恐惧心理,原因在于投资者过分在意交易结果,是内心希望与害怕两种情感潜在冲突的反映。正如马克·道格拉斯这位交易心理学专家在《交易境界》中指出:“多数投资者确信他们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结果导致他们过分在意交易结果,盈利则欣喜若狂,亏损则心灰意冷。”由于每一笔交易在投资者心中都变得举足轻重,因交易而产生的恐惧心理就对投资者产生很大压力。


常见的恐惧心理和克服办法

 

成功和失败的交易者在交易活动中的心理状态是不一样的,正如开篇所说,知道不等于做到,成功的投资者会运用正确的方法控制恐惧心理的产生。


第一,因害怕导致条理不清、贻害无穷。交易时,患得患失,无法有效的执行交易计划。


常见的情况是,投资者不能适时的建仓或出局,当指标发出信号时不能坚决执行。原因是对交易计划缺乏信心而放弃交易;太在意交易结果而非交易过程,导致关键时刻执行力不够;对每一笔交易的价格要求过于理想。


克服这一恐惧心理的对策是:将交易看作一种“概率游戏”;将亏损限制于小额;亏损头寸不要加码。


第二,因为害怕错失机会,而入市交易。有些投资者进入市场并不是他们对市场后市走势判断多有信心,而是因为某些人暴富的错误示范效应让他们害怕失去本轮行情,所以盲目入市。


对于该恐惧心理,采取的主要对策是:确认入市交易的判断依据,当这一依据不复存在时,就成为离场的信号。


第三,因害怕由盈转亏而急于获利出局。这些投资者往往采取“及时止盈,放足亏损”


的策略。对于该恐惧心理,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获利平仓方式。那么该如何平仓获利呢?


获利平仓方式有三种:一是设定一个固定的利润目标。二是为盈利头寸设定渐进止损,直至发生趋势逆转。第三种方式是将前两种方式综合利用,平掉一部分头寸,锁定利润,对另一部分头寸渐进设定止损。


第四,将投资盈利和个人价值成败挂钩而害怕亏损。某些投资者过分关注每一笔交易成败,并将盈亏和个人价值混淆,结果是渴望正确,急于获利。


对于该恐惧心理,有五种相关应对策略。首先确立交易是一种概率事件,有盈有亏,投资者追求的目标是总体利益。第二,交易者追求的是稳定盈利,而非笔笔盈利。第三,将交易视为机会,投资者的任务是制定计划,寻找潜在回报较预期风险高出几倍的机会。第四,牢记每一笔交易入市的原因,一旦原因不存在,立即离场。第五,交易有风险,每笔交易都要设定止损,判断错误时,及时离场。


案例

1974年,NYBOT(现已并入ICE)的11号原糖由19.25美分/磅上涨到60美分/磅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方面才会实现顺势而为呢?


解析


1974年,11号原糖的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由2月的19.25美分/磅上涨到60美分/磅。这一过程中投资者要面临多种恐惧心理和高低价格的影响,但只要秉承顺势为的理念,在市场趋势没有给出明确的不确定信号之前,并不止盈离场,其回报就异常丰厚。反之,若担心盈利转为亏损而匆忙获利出局,或者因为期货价格相对高而离场,必将因丧失盈利机会而懊悔。


同一品种,1980年12月底到1985年2月的过程中,市场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期货价格由43.70美分/磅一路下跌到2.30美分/磅,再此过程中,要避免价格下跌程度的高低、担心盈利减少而急于平仓获利、原糖生产成本的制约因素等三方面的干扰,才能实现“放大盈利”的效果。


专家告诫

 

投资者对于专家的告诫,要持客观的评价,注意和警惕某些因专家的话而产生的干扰。


如何正确看待专家所说的话呢?


市场上不存在预测永远正确的权威,因此不要迷信专家;第二,不论投资者入市的理由是什么,投资者是自己正真的主宰,需要自己对投资结果负责。


正如约翰·特雷恩在《点石成金》中所说:“一个知道如何将铅变成黄金的人,是不会为了每年100美元的回报而把这个秘密告诉你的”。


如何贯彻顺势而为的理念?


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贯彻顺势而为:

牛市不言顶,熊市不言底


“牛市不言顶,熊市不言底”是指期货投资贵在看趋势,而不是价格的绝对数量。市场价格涨跌波段走势的顶部区域和底部区域是涨跌的基本转折点,由于涨跌的趋势往往会持续一段时间,只要一波涨跌趋势还没有走到顶部区域或者底部区域,就需要按原来的市场趋势操作。这也是梅拉梅德论市场中所说的“成功的投资大师是敢于在底部做空、顶部做多”的基本原理。所谓“底部做空、顶部做多”并不是说在趋势波段的顶部区域做多和在底部区域做空,而是指在市场下跌的过程中,即使市场价格已经很低了,只要趋势仍是下跌的,就可以继续做空;在市场上涨的过程中,即使市场价格已经很高了,只要趋势仍是上涨的,就可以继续做多。LME3月底铜在2001年11月到2006年2月的波动过程也验证了上述观点,即使铜期货价格已经由1336美元/吨上涨到5090美元/吨的相对高位,但均线系统呈现明显多头排列,且K线形态也呈现明显的上涨,在相对价格高位,市场趋势仍然上涨的情况下,应敢于做多,这就是“牛市不言顶”的含义。同样,在下跌的通道里,比如2008年8-9月,价格由8086美元/吨下降到7535美元/吨,但市场趋势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且尚未突破前期低点,因此在下跌的趋势下继续做空,这正是“熊市不言底”的体现。



投资者应该有宏观思维模式,

而不拘泥于技术分析



秉承顺势而为的理念,需要关注市场的中长期趋势,即市场大势。应正确处理好“势”和技术分析之间的关系。把握趋势是关键,短期的技术分析反倒屈居于其次。大势与短期技术分析之间的关系正如“道”与“术”的关系,胜者胜在势,败者也败在势。各类技术分析掌握得再好,若市场大势判断错误,最终很难盈利。在秉承该理念时,若投资者连“势”都分析不出来,就会很容易陷入单纯技术分析的泥潭。


因此,投资者应避开技术思维的陷阱或机械交易系统的陷阱,即不拘泥于短期的技术分析,采用宏观思维观察市场、倾听市场声音,在一个打仗的趋势中,避免将短期顶部形态作为卖空的信号。实际上,在打仗趋势中,每一个顶部形态走出后,最终都成为下一个阶段的底部。同样,在一个大跌趋势中,避免将短期底部形态作为买入的信号。在每个底部形态走出来后,最终都成为下一阶段的顶部。


以LME3月铜为例,2009年2月20日后出现了明显的上涨态势,到4月14日成为该段时间的一个顶部,价格为4929美元/吨;在市场经过适当回调整理后,成为5月后继续上涨的一个底部。再次过程中4月初到5月中旬这段时间是关键时期,这段时间究竟是牛市的回调,还是熊市的开始,应随时关注市场变动,倾听市场声音,避免技术分析和市场大势两者之间出现的不一致,给操作带来不利影响。



以美豆油09合约2008年5月19日到2009年6月22日,日K线图为例,自2008年7月1日后,市场开始出现明显的下跌态势,均线系统也呈现明显的空头排列。2008年8月21日形成了近一个多月的一个底部,由68美分/磅降到50美分/磅。50美分/磅究竟形成底部支撑,还是进一步下跌的顶部,需要下一阶段的市场予以验证。8月21日之后出现小幅反弹后,进一步下滑到9月16日的46.17美分/磅,创下该阶段的新底,市场趋势进一步明朗,走出了明显的大降趋势。这就验证了“在下降趋势中,避免将短期底部形态作为买入的信号,因为在每个底部形态走出来后,最终都成为下一个阶段的顶部”这一观点。


感知市场


市场的趋势是投资者通过观察市场,进行交易后感知出来的,即在实践中感知市场。若投资者交易一定数量的合约后,晚上能够休息得很踏实,那么他的交易基本上与市场趋势一致;反之,若投资者感到焦躁不安,晚上失眠,则其交易方向或者与市场趋势相悖,或者交易数量过大超心理承受能力。


增强抗干扰能力


市场的干扰可能来自市场本身的波动、投资者的自我因素以及其他外部因素,投资者要有强的抗干扰能力。


1、将亏损控制在一定限度内,合理设置止损位。在市场中,投资者买入期货合约后市场不涨反跌、或者卖出期货合约后市场不跌反涨都是常态。关键是,是否能够将每笔交易亏损控制在自己可接受的范围内。


2、将交易看成是一种概率事件,与个人价值无关。


3、投资者追求的是持续一段时间的交易是盈利的,而非每一笔交易均是盈利的。判断错误后,认输离场才是最重要的。




版权声明:和讯期货除发布期货市场行情评述、行业要点解读等原创文章外,亦致力于优秀财经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时若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并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