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说牛娃好,鸡娃催人老,几番细思量,还是鸡娃好!

 翠谷溪流 2018-08-25

蓝字(老金聊升学)

本公众号只适合10%

牛娃家长关注


公众号作者简介:老金


非著名升学专家,海淀黄庄精神病院院长,人大附中校史馆编外讲解员。从事教育工作十余载,深谙北京各区升学状况,擅长说扎心大实话、制造焦虑、洗脑、挑拨亲子关系、离间鸡血妈和猪队友。数十篇点击量十万加的文章,成功引导万余人被关入理想精神病院。


最近河蟹严重!

为防失联

请尽速加入老金

“升学微信群”

方法是长按二维码

加“毛老师”微信拉入相应群

👇👇👇

(请不要发加群信息给微信公众号后台)


小升初群

北京小升初讨论群1-37

海淀小升初讨论群1-3

西城小升初讨论群 1-8


幼升小群

北京幼升小讨论群1-19

西城幼升小群 1-6


其它讨论群

老金升学答疑群1-2

朝阳区升学群1-3

东城区升学群1

美高美本申请群1-5

2018海淀新初一群-1-7

2018西城新初一群1-3

2019早六/八少素贯备考群1-4

2019早一备考群1-2

初中数学联赛备考群1-2

高中自招竞赛备考群


实名核心群

帝都精神病总院

拼娃神教总坛




或者看看听听其他人的问题及回答





最近您的朋友圈,不知道有没有被这张图片刷屏?

这是周慧敏在出道30周年演唱会上的造型,看看这白皙紧致的皮肤、纤细的身材、依然乌黑亮泽的头发,哪里像个51岁(1967年生人)的女人?!


“周慧敏”这个名字,必须是老金同一年龄层的直男们YY的对象,永远的“玉女掌门人”。(暴露年龄了)

上个世纪80、90年代的香港娱乐圈里美人辈出~有林青霞、王祖贤、李嘉欣、关之琳等等,百花齐放、争奇斗艳:


△霸气十足如林青霞

△俏丽灵动如朱茵

但周慧敏依然凭借“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气质杀出重围

她的美亲切温和,没有攻击性,看着就很讨人喜欢:


额,不好意思,有点扯远了

请原谅一个直男提到女神时的鸡冻

其实我现在最喜欢的是刘诗诗



额,不好意思,再一次扯远了

大家放心,今天也不是OMEGA广告

他们市场部的人也不会吃饱了撑的在老金这浪费钱

毕竟看我文章的人,都是我们今天的主题


老母亲↓↓↓


不对

应该是这种↓↓↓


看到51岁的周慧敏的反应都是:如果自己不生娃、不鸡娃、不跟家里鸡汤的爹斗志斗勇,也能成为周慧敏那样


而真实情况呢?有一位老母亲,带病给娃辅导完了功课后,自己跑到医院去打吊瓶去了。她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当时的情景:

我换了一身最便于打吊瓶的行头,大跨步地冲进了急诊室,一吊就是3小时,上厕所的时候,我脖子上挂着包,嘴里咬着手机,一手举着吊瓶,一手提着裤子,姿势撩人,气势也绝不输人......

朋友圈里还看到过一些故事:

“让老公留在家里照看六个月的孩子,自己在清晨给自己叫了一辆救护车......”

“寒冬腊月家里断电断水,老公出差,自己半夜含着巧克力抵抗饥饿和寒冷,用棉被裹紧怀里的娃,一动不敢动......”

“远在国外出差的老公和千里之外的父母都忘了今天是自己生日,于是一个人吃了火锅买了蛋糕,边吃边打着工作报告,这种时候,眼泪是不存在的,因为腾不出手来擦,也没空酝酿乱七八糟的情绪,毕竟还要一脸微笑和冷漠地行走啊!”


呵呵,现在知道生娃辛苦了!

当初很多老母亲和老公准备要孩子的时候,都是这么憧憬的吧:“咱俩小时候,爹妈总是自己看电视却要我们学习,等咱生了娃,也得这么干!你打游戏我追剧,让娃做作业!”




但是,随着小生命的呱呱坠地,把孩子抱在怀里的一刻,作为母亲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小Baby的第一声哭鸣,估计是这世界上最动听声音了!

然而,还没有来得及仔细品味这美妙的滋味,就迎来了人生中始料未及的挑战。

想当一名成功的新时代女性,需要做到


上得了厅堂,下的了厨房。

杀得了木马,翻得了围墙。

写得了代码,查得出异常

开得起好车,住得起好房。

斗得过小三,打得过流氓。


但是,想当一名合格的老母亲,这些可远远不够


懂得了早教,选得对学区房

抢得着名师,学得会特长

听得懂奥数,语英也全在行

斗得过猪队友,拼得过鸡汤老娘



1

懂得了早教,选得对学区房




看了一眼17年最火的教育类微信公众号,发现阅读量高居第二位的,竟然是一个早教类的__年糕妈妈!



专家说了:为了保证亲子互动的质量,陪宝宝的时候妈妈最好不要玩手机!



尽管百般不乐意,可是专家都这么说了,亏谁不能亏孩子,为了宝宝的成长,老母亲痛下决心,远离手机和电视!从那以后,每天回家就是陪着宝贝唱儿歌做游戏。


但是,区区几天之后,老母亲就开始心猿意马了。一边唱儿歌,一边不时看向放在远处的手机。真想看啊。感觉又回到了小时候,眼巴巴想看电视妈妈却不让。怎么办,忍忍,再忍忍,再过一会儿娃就能睡了,倒计时开始……



孩子4岁了,焦点从吃喝拉撒睡转向了学习!

闺蜜提醒老母亲:听说现在小学“拼音只学一个礼拜”,上学前要学会“认读几百个常用字”,还要“熟练掌握20以内加减口算”


老母亲惊讶地问:“这不都是上小学后才学的吗?”闺蜜冷笑了两下道:“话是这么说,你要真都等着老师教,以后孩子可是要自卑的,快去给孩子报个学前班吧!”


听人劝,吃饱饭。老母亲马上把家附近学前班的电话查个遍,一一打过去,才发现口碑好的学前班居然全部满员了!没事没事,自己教也可以吧?

从此下班以后,我从英语猴子变成了,嗯,雷公妈妈……你问为啥是雷公妈妈?古语说得好,易子而教,作为一个没有耐心的外行老师,教孩子学习真是来气啊!

8+5看成8-5,6-2看成6+2,这种事情,天天出现。这绝对是在挑战老母亲的极限!于是家里开始经常上演同样的画面,一进家门妈妈宝宝亲亲爱爱举高高。等到家庭课堂开课,老母亲就会变身!小宝吓得直撇嘴,鸡飞狗跳。



等到了选学区房的时候,那就更是一项超级工程了!

首先,海淀鸡娃好,还是西城大锅饭好?

牛小好,还是直升的渣小好?

再看看飙升的房价,和自己的工资.....算了,家门口上得了





强势乱入一条广告

东西海朝四大区幼升小攻略(长按图片扫码获取详情)

给还在犹豫置业何处的您最中肯的建议

本周日晚上8点

校内外app直播







2


抢得着名师,学得会特长



上了小学之后,以后就轻松了吗?

不可能!竞争才刚刚开始!

想进好初中,小升初这一关可是非常难过的!

因为好初中,靠学区房、派位可是进不去的!都得自己考!

即使东西城的直升校,能进得去好初中,那也不能保证进实验班!

而进不了实验班,估计今后考本校高中都是很困难的!

所以,还得去奥数!


而奥数这个东西,对于大多数天资一般的孩子,就得靠名师的功力了!

而名师,即使在大机构里,也一样是奇缺资源!

有网报系统的机构还好,在家开着电脑抢即可,但也有很多机构,得到前台连夜排队才报的上!


大家注意下面的图片,凌晨4点多,就开始有人排队了!而正式开报时间,是下午14点......

您还别以为拿了个号,就可以回去睡大觉了,想得美!

看到后面的手机号了吗?

所有排队的人,随时都在监控排号的情况,如果发现没在,会给你打个电话,10分钟赶不回来,号就作废了.....



这还只是文化课,咱孩子还有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今后要是想爬藤,特长也是必须要有的



琴棋书画,样样累的都是老母亲!


3


听得懂奥数,语英也全在行



说起帝都教育资源丰富,经常有人会提到清华北大、人大附中、四中啥的。但这些也不是随便一个人能进得去的啊!要么娃好,要么爹好!


所以,这句话专指的是课外教育资源丰富!这其中尤以海淀区为最,集中了80%以上的牛机构和牛师!

其中,海淀黄庄这个教育圣地,又集中了80%以上的牛机构和牛师!





在这种环境下,孩子三四岁你不报名个 小奥/英语班都是很另类的!

好吧,报名,穷什么不能穷教育!交钱!


而且奥数这东西吧,家长到了4年级内容都听不太懂,别说是孩子了

所以,名师班还不光是孩子听,家长也经常跟在后边旁听记笔记!



只上课听懂了还远远不够,想在奥数杯赛中拿到好成绩,被六小强初中点招,回家还要经历大量刷题的环节

奥数界一直流传着“九色花”的传说



传说中把这9本书刷完的孩子

就会有一张梦寐以求的录取通知书飘到你面前



光是奥数还不够,今后孩子也许不能止步于清北,还有勇攀哈佛耶鲁这两座高峰!所以,英语也不能落下!

还好,英语不像奥数那样费脑子,只要花时间,都能拿得下!

所以单凭上课的时间可远远不够昂!

家长的作用不能替代,要在家陪聊,磨耳朵!


不止如此,英语老师还特意强调,和孩子说英语,不要用中文翻译,要建立孩子的英语思维习惯。

那单词孩子不会怎么办?

老师回:要用动作来给孩子解释。

得令!

这以后我每天下班到家的任务变成了:手舞足蹈地陪孩子说英语。


回家见面挥手Good evening ,吃晚饭张大嘴Let's have dinner!

为了创造英文环境,培养英式思维,我每天在孩子面前像个活猴似的上蹿下跳。



而且,现在不止是拼娘

下面已经有拼姥爷的案例了!

 姥 

👇👇👇


 

确认过背影,姥爷不简单!

当别的家长还是笔、本这些1.0听课装备时,姥爷已经进入了2.0信息时代

每次来旁听,都带着自己的iPad,满满科技范儿~



你以为姥爷带着iPad是为了打游戏追剧吗?

错!这可是姥爷的旁听笔记神器

每节课他都会用手中的iPad,把老师画的英文单词思维导图重新整理一遍


👇请欣赏👇


各国特色超市有哪些?


如何成为一名百万富翁?


音乐类型一览表~


服装鞋子都有哪些?


不仅笔记之精美令专业老师汗颜

姥爷还会把自己整理的笔记

无私分享给班级群里的其他家长!



姥爷的孙子和孙女都在英语班学习,每次他都会陪着来上课旁听

以前经常说别人家的孩子,现在也见识了一回别人家的姥爷啦!

这还没完!

现在竟然还有拼阿姨的了!



4


斗得过猪队友,拼得过鸡汤老娘



有时候,自己鸡娃已经很累了

还架不住家里有人扯后腿!

不是他们不想孩子好,只是仍然用老观念看问题!


“老金小时候就上个渣小,天天玩也不怎么学习,然后老母亲送礼进了个不错的初中,直升了那个重点高中,也没特别拼命学习,随大流,就考上了个211,现在花了这么多钱给孩子买个学区房,加上各种课外班,以后怎么也不会比我当年差吧。”


老金在没到海淀之前,其实也差不多是同样的思路和路线。

我估计现在仍然抱有这个思路的家长,尤其是爹爹们,绝对不在少数!


但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十几年前的北京,高考还确实是有优势的,虽然没有400分上北大清华那么扯淡。但现在甚至十几年后,竞争会越来越激烈,甚至比很多其他省市都要难上好学校。


首先,我们小时候北京没那么多人,而且以土著为主,你只要在这个整体中处于前30%,上个一本轻轻松松。

而现在北京人口比之前翻了3倍,而且大部分都是全国精英,包括各地高分考上北京的大学并且表现优异留京的,还有各地能力强,来北京工作扎根的。


说这些人是全国智商前20%不为过吧?

所以现在孩子是要在这top20%的人的孩子里排在前30%才能上一本。

而现在京籍的年轻家长,父母之一是一本以上的有六七成应该也差不多吧,就是这些一本的父母的孩子,有一半会上不了一本。


有家长觉得,还不少没买学区房的呢,我买了学区房,好好教育,排在一本家庭的前50%还是没问题吧。

但请等等,2017年高考的大概是1998-1999年出生的孩子,我查了一下数据,北京市卫计委的口径,00年以前是5年公布一次,所以98、99的没找到。

2000年北京市户籍出生人口是7.2万,01年5.4万,02年6.2万,03年4.5万(羊年),04年5.3万。

为什么2000年那么多?那是千年一遇的龙年,扎堆生千禧龙宝宝,所以可以估算98、99年出生人口均不超过6万,99年甚至不超过5万,都憋着等2000年生。



而看看近几年,2014年17万,2015年12万(羊年),2016年20万,2017年据说比2016年少几千,也差不多20万。


都说羊年出生命不好,实际似乎特别好哈


而以动态来看,这两年幼儿园入园难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凸显,但现这两年入园的小豆包们是出生人口12万的那些年,明后年会更难。今年很多小学入学已经卡四老了,西城甚至民众去散步才暂缓了政令。



也就是说,这几年生娃的家庭,孩子面临2017年高考至少3倍的竞争人数。但是,2012年教育部就叫停了高校十多年疯狂的扩招,也就是说高校,不管是一本、211、985,招生规模都会保持稳定了,但是竞争是之前的3倍。


换句话说:大概会有8成的孩子,根本考不上父母的好大学,即便你很努力,概率在这摆着呢。


北京2018年高考报名总数为63073人。

应届生58162人,往届生4911人;

男生30567人,女生32506人


而清华和北大,在北京招生最多到达550人上下

550 / 63073 = 0.87%,连1%都没到


再来看看下图的第二集团的北邮,也即很多人认为的一流大学

一共在北京可以招到第2469名

2469 / 63073 = 3.91%


继续下探到第三集团的华北电力,大家心目中的次重点

4918 / 63073 = 7.8%


而老金定位的10%是什么大学呢?

是招生到第6113名的北京林业大学!

这TM就尴尬了,原来老金一直所说的牛娃,只是考个林大......



即使有人说,我们不想鸡娃,上个一本就行

但 北京印刷学院、北方工业大学这样的新晋一本

16992 / 63073 = 26.9%

也就是说,大概也就是1/4的孩子能考上一本,还是含金量比以前低得多的一本


就在昨天,北京高考刚公布了,说以后不分一本二本录取了!

以后的各个高中数据将更加“好看”!


希望大家不要刻舟求剑,都放平心态,调低预期,别给孩子太大压力,让孩子能有个快乐的童年。

快乐的童年不意味着放养,学习可以快乐也可以不快乐,不学习也不一定就快乐。


别看奥数您觉得很难,但其实很多孩子,最兴奋的就是放学后补奥数的时候,可能因为课内知识太简单,觉得奥数才有挑战,解决难题带来的快乐不比玩游戏少。


作为父母千万别有“老子花一辈子积蓄背这么多债给你买学区房,你TM就考这种成绩?!”的想法,家庭和睦,家庭氛围轻松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焦虑是教育最大的敌人。但是如果倾其所有牺牲很多买学区房,必然会对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希望而产生抱怨情绪,破坏亲子感情。


人性就是这样,有“投入”就一定会要求“产出”。所以我个人是不赞成家长牺牲太多居住环境、通勤时间,背上太大压力买学区房的,量力而行,家庭氛围永远比上什么学更主要。



-结束=轮回-


幼升小→小学→报奥数班小升初点招考试→分班考试→不久就期中考试,还想有个好成绩,继续报辅导班→期末考试→初二关键→初三焦虑中考,希望上个好高中→又是分班考→高考→还得选个好专业→马上毕业了,帮找个好工作→终于工作了→物色个好对象→终于结婚了→让他赶紧生孩子→还得帮他带孩子→又该幼升小了……



其实当个普通人,也没啥不好的.....


欢迎朋友圈微信群转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