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新,别署舍得、舍园、半味轩主、释宗一居士,69年生于河北省迁安市。 现任舍园画院院长,冲刺国展工笔画创作高研班导师,结业于文化部现代工笔画院高研班、院长王天胜第三届精英班,北京画院莫晓松工作室工笔花鸟画高研班,2017年结业于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古代壁画摹制技法培训班”。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河北省工笔画学会理事,迁安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迁安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 《色·寂》 月下披云啸一声一一王亚新的笔墨禅心文 / 刘大石《色·欲》 中国画,向来要旨取含道暎物,趣在澄怀味像,得法得境,才堪佳妙。渊源有自,食古能化者,方为当世认可。至于“七墨”“六法”甚而“笔墨当随时代”,那是后来的事了。唐宋以降,文人画兴起,“借笔墨以写万物而陶泳乎我也”,儒道释相参相合,琴棋茶且玩且乐,闲来挥余墨,偶发趣兴情。于是,历代高手,逞于一时,逸兴之妙,传于千古。 《应写吾心之一》 今日可见者,古人名本,赏心悦目之余,可为时人因因相习之资。然,得古人面目已难,更勿说古人之法,古人之心。何也,时移世易,情怀不再矣。 时下画坛,纷纭之说,纷繁之作,犹如闹市,且勿说与古相延,神飞翰逸,即便稍得文脉一二者有几?然毕竟有可观可念者,甚而可歌可泣者,其心必专鹜孤苦。 《应写吾心之四》 画友王亚新,即为此道中人。 亚新者,乃吾乡梓。幼即习文学艺,独爱丹青。初以广告设计为业,闲时,退为书画,且春秋不辍。后曾开办书馆,辑印报刊,编导影视,而身心终不离文化之地。一路行来,其必以画案茶几相处旦暮,往来者,多舞文弄墨之人。 吾乡地近京畿,而吾师古泥先生退居乡里多年,后学者颇受其引领之泽,书画之风因此蔚然,亚新兄其志其艺,于斯尤长。 近年来,亚新竟推开从前,入京城,专于绘事。学习切磋,教学相长。更与国展,斩获惊人,以其厚积新进,旋入国家美协。 《路漫漫》 后,其所创舍园画院,于乡于京各处其悠。画院,实为亚新书画闲茶会友课徒之所。其人所在,即此艺事,四方人带笑而来,吃茶而去,或挂画相赏,或漫说江湖,或谈禅论道,或啸傲无时。然入其门,即可闻四时花香,玩石畔蒲草,案头架上,闲趣野味,旧物新宠,多有喜人。 《清风依旧》 而舍园之舍,非独闲居之舍,亦为断舍离之舍也。亚新敬佛学禅,其画花鸟人物兼擅,而于造像罗汉尤多用功,即此也。城西石佛古寺祖禅大和尚,舍园常客者,乃其禅茶师友。寺中壁画挂轴,多署宗一沐手。宗一者,光头长须,布衣衲鞋,笑面微风一居士,即画家王亚新也。 《清闲》 随历史文化长河而遍赏贤者佳作,大都约取三教之义,通畅五蕴之理,其于当时,必用意笔墨内外,“强而用之,无间於外,无息於内”,为此自强不息。亚新日常,栖形感类,理入影迹,身所盘桓,目所绸缭,确乎如此。 《华灯初上》 亚新画作,直追唐宋,貌似工笔,更重用笔使墨,实求画外之情理。如今,似以画云游归来,其心必当向古,而务去时风,占一时而思千古,其夙志也。 《栗子》 丁酉春节,偶访舍园,花香茶香,鸟语人语,茶烟墨烟,自午向晚,夜深不知。而亚新常自独守案头,笔墨不孤,禅意自盈,其境或如唐人句,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心意至此,且于闲时再去,讨一杯茶吃。 《竹子》 《心曲》 《逸致》 《风韵犹存之一》 《风韵犹存之二》 《龙昌寺荷池》 《赠荷花》 《团扇》 《团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