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尺考》编后——“夏”字銘青銅古尺之发现

 好了明理 2018-08-26

《古尺考》编后——“夏”字銘青銅古尺之发现

▲图片一 《古尺考》编后所得七支古尺 正面(刻度面)

十松山房藏

1、无款木质古尺 长:20.8cm

2、“夏”字銘青銅古尺 长:19.6cm

3、“吴”字銘青銅古尺 长:22.1cm

4、“嘉平元年”銘青銅古尺 长:22.3cm

5、“本初”銘青銅古尺 长:24cm

6、“建昭二年”銘青銅古尺 长:23cm

7、“正始”銘青銅古尺 长:22.1cm

《古尺考》编后——“夏”字銘青銅古尺之发现

▲图片二 《古尺考》编后所得七支古尺 背面(銘文面)

《古尺考》成书是有些奇异的。当时从香港摩罗街古玩店收得第一支漢代建初玉尺之后,因困惑于何以与《金索》等古籍所载“建初尺”尺制不一样,遂发心要弄明此事,开始收罗古尺。没曾料想,很快在一年多时间内就大致收罗齐全。从神農半坡氏象牙尺、虞夏銘青銅尺,到商父癸銘青铜尺、周武王銘青铜尺等一系列罕世未闻之古尺悉数获得,下限至宋代,一共收得64支古尺,大多有年款銘文(青銅居多),而中華古代尺制已能大体详明。故于2008年著成《古尺考》一书(笔者手稿交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但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是,此后十年时间,至今再未能有更多斩获,仅获得七支古尺。(见上图,图片一、二)

先说第四支( 图片 左下方编号4 )。“嘉平”是漢昭武帝劉聪年号,尺长22.3cm。但曹魏齊王曹芳也有这年号,共计6年,是曹魏政权的第六个年号。十六国时期南凉景王秃髪傉檀也有这年号。所以,虽然这支古尺有年款銘文,尚不能确定是何朝之物。

另一支为“本初”銘青铜尺(图片编号5),长24cm。“本初”为漢質帝的年号。因未标明何年所制,故当视作漢質帝本初元年之尺。

第三支为“建昭二年”銘青铜尺(图片编号6),长23cm。“建昭”是西漢元帝劉奭(shì)的第3个年号,共使用5年。

第四支“正始”銘青铜尺(图片编号7),长22.1cm。“正始”也是曹魏齊王曹芳的年号,是其第一个年号,用了约十年。照理,古人改元建元,易服色,改制度,应该在尺制上要有所调整改变,以应新朝新景,焕然气象。故其尺制应该有所不同,只是到第六次改元将尺制重新调回到原来之尺度,从五行轮替上讲,即应该如此,五行循复也。如果从这个道理上推论,或可以论说“嘉平元年”古尺即为曹魏齊王曹芳之尺。

但总的来说,漢人并未能详明古代尺制五行合德法。只是漢儒刻意收罗前朝古物,加以推详研究。或因某朝获得某支古尺而骤然变更尺制,即如建初尺,当时漢章帝朝因重修冷道舜祠而得玉律①。因玉律而改尺制,但这毕竟有些莫名其妙,也是漢儒之无奈。

故漢尺因改元变动较频繁,多数朝代是以23cm左右者居多,此即因战国尺制23.1cm,在漢宣帝之后漢宫已有收藏。漢人以为是周尺,因漢儒崇周制故,即以23.1cm为制度。其实,23.1cm十寸制尺即为东周战国时期天下行火运之尺耳。

至王莽篡漢,照理应在制度上要有所变更。但王莽尤其崇周之甚,故王莽始建國朝尺制犹沿袭此23.1cm东周战国之制(见《古尺考》一书)。也是无可奈何。

而漢宣帝之前,漢朝未得东周战国之制,尺制各有所不同。东漢从建初改制以后,尺制变动亦甚剧。

(另参见《古尺考》附录),

《古尺考》编后——“夏”字銘青銅古尺之发现

▲图片三 六支带銘文古青銅尺及一支无款漆木尺对应尺寸标示

其中有一支是“吴”字銘青銅尺(见图片一、二,编号3)。但细究文法义理,则知吴国此时已经占领江左邗揚地区。此尺同杭州老餘南湖出土“工吴劍”(官方名“餘祭劍”)铭文一样,“吴”字右上从“口”字,“口”字通“高”字,即江左邗揚一带原为徐夷所居息处。而书史之言徐夷者,实即高陽氏伯益之后裔也。銘文左从“大”字,以吴国本为周人大宗分出者也,今左控江揚徐淮邗邑一带也。(工吴劍论文见十松山房公众号《名劍釋説》)

尺制22.1cm即春秋之际尺制。五行合德尚未确定,再后则变为23.1cm,天下即行火运矣。

《古尺考》编后——“夏”字銘青銅古尺之发现

▲释文一

本篇重点阐述其中最主要的一支,“夏”字铭青铜古尺(图片一、二,编号2)。

从銘文字体见(下图,图片四),类于东、西周金文,故大致判断应该属于西周至春秋时代的。

目前研究青铜器铭文,大致有鋳铭和錾刻銘二种。一般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以鋳铭居多,战国开始逐渐錾刻銘增多,至战国晚期、漢代青銅器铭文则一般都是錾刻者居多,即与当时刀具硬度提高,跟钢铁冶炼技术有关。有了高硬度的刀具,自然就容易錾刻铭文。

这支“夏”字銘青銅古尺的铭文属于鋳造的。即在范鋳成型外范内模时将铭文做上去的,工序自然要复杂许多。故后来刀具硬度提高后,人们自然选择用錾刻铭文这种方式。所以,从鋳造铭文这点,也大致可以支持这种断代。

《古尺考》编后——“夏”字銘青銅古尺之发现

▲图片四 “夏”字銘青銅古尺局部

另外,就是按照尺制长短来研究如何断代。

王者号令天下,大概即《尚书 虞书》所谓“同律度量衡”,天下之人都要遵循王者所制度尺制的。这在现实中,尤其涉及布帛等交易或工业制品标准件时不至于产生差错和纷争。故每改朝换代后,尺制随之变化。反过来,从尺制上也可倒推是属于何朝的。

【《古尺考》对应五行寸制表】

虞夏銅尺寸制2.0cm东周-战国寸制2.31cm

晚周赧王寸制2.51cm

龙山文化-少昊系骨尺寸制1.78cm晚商“周”字款銅尺寸制1.58cm

注:清代官尺长32cm,古水运尺之倍,本乎水运寸制。

若此尺长19.6cm,大致即为木运尺制。

《古尺考》中载有一支“虞夏青銅尺”(见下图,图片五),尺长20.0cm,当时从銘文研究,但知属于“虞夏”之尺,《古尺考》将此尺归在夏朝,今见其实即属不妥。

《古尺考》编后——“夏”字銘青銅古尺之发现

▲图片五 《古尺考》“虞夏青銅尺”

《古尺考》另有一支“宋穆公青銅尺”(见下图,图片六),有明确年款纪为东周宋穆公之尺,而尺制为20cm。若此三支尺,尺制大致相同,銘文风格形制亦大体相同,故此三支尺皆应视作东周之尺。

平王东迁之后,周人都于洛邑,而天下从此改运,尺制亦随之发生了变更,重新变为木运尺制。再后来则进入战国时期,按照五行相生原理,即变为火运23.1cm尺制。

若宋国即为武王克商之后封殷微子所在之地。而《古尺考》“虞夏青銅尺”当即为虞夏族所制尺制,古人称“有虞”或“有夏”,或有时亦称“虞夏”者,其实即言有虞与有夏存在非常密切的亲缘关系。一者为黄帝族与古伏羲族通婚后变出之姓氏;一者为黄帝族与神農氏通婚后变出之姓氏。而平王东迁之初,此虞、夏二旧家宗族犹存续在也。

《古尺考》编后——“夏”字銘青銅古尺之发现

▲图片六 《古尺考》“宋穆公青銅尺”

一般按照书史记载,武王克商之后所封夏人之国为杞国。但“杞”应该是指地名,古代应有杞国原著民居此地。只是武王克商之后,将夏人从原来所居息之地迁徙至此处,即如将介根古国原来清陽少昊氏奉黄帝庙祀者被迫迁徙至莒国一样,一般都是出于某种战略需要,要从庙祀系统上去弱化各旧家宗族(儒家弱民术之一种),或为了占据要津关卡之故。故书史言周武王封夏人于杞国,亦应如此之看。

从这种史料信息还可看出,至少在商朝,夏禹后裔庙祀系统还是很完善的。古人言“夺人之国,不绝人之祀”,然《春秋》载“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左传》则记絶祀者有九十余国。有些被斩宗绝祀者本来即撮尔小国倒也罢了,而炎帝、黄帝本庙宗祀,夏、商族宗祀系统皆为重要華夏族宗庙承祀系统,一旦被斩宗绝祀后,即异常令人痛惜。按照书史记载,黄帝宗祀系统是在春秋时告断绝的。主要原因可能还是春秋战国之际天下兼并侵吞日盛。

黄帝宗祀系统先是从介根故国被强迁出至莒国(今山东日照莒县地区),莒国被楚灭祀后,大部被齊国侵吞。大概黄帝庙祀即于此时被斩绝的。

祖庙宗祀是要有直系子孫承嗣者来完成的,这不仅仅指要有完善的祭祀供奉体系,还涉及宗谱、礼乐等许多方面。故各分宗族出者每年或不定期要来朝宗觐省祖庙,目的一方面是要拜祭先人祖宗灵位,另一方面还涉及接续或更新谱系档案等文史之事。其实,庙祀系统即相当于一个宗族群体的档案系统存在。而这种系统一旦被破坏后,即很难再另行恢复。

祖庙宗祀有一个重要礼法,即《礼记》所言“有百世不迁之庙”②,即如介根古国本为黄帝宗庙所在地。这种宗祀系统内容颇富,如果迁徙变更位置则一定会有所损坏其礼乐之器或档案系统。

笔者曾经手过一件青銅错金铭小件物品,就错一个“杞”字,应该即杞国文物。青铜错金一般出现在春秋至战国时期,尤其以战国时期较为常见。銘文错金“杞”字,当然即指成语“杞人忧天”杞国之器。杞国当时作为夏朝后裔主要集聚地,在春秋战国期间文化影响力还是颇大的,故各种关于杞国的历史典故一直传说至今。

孔子热衷三代礼乐,但夏礼其实孔子亦知之甚少。孔子尝曰“杞不足徵”,即指杞国关于夏礼的文献不很充足③。而这段《论语》之言还说明二点:一者,当时即便是夏人后裔所集聚之地杞国也已不存在夏礼,甚至连这方面文献也无多见了;二者,杞国之地本非夏人祖庙所在地,因从他处迁徙流放至此,在迁徙奔波颠沛之中礼乐之器自然遭散宕亡轶。

从杞国之“杞”字见,右从“己”字,本应为清陽少昊己姓之封国。而武王克商之后,这种大规模的迁徙流放旧家宗族,对各个旧家宗族的庙祀系统破坏极大。故中国目前百姓宗族谱系之混乱,很大原因即因周初这种强制性迁徙所造成的。

背井离乡之惨痛,勿忘在莒之悲歌,哀鸿遍野,不忍卒闻哉。

《古尺考》编后——“夏”字銘青銅古尺之发现

▲图片七 “首”字各种字体 来源:网络

从左到右,分别是甲骨文、金文、小篆,以及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今十松山房整理出此“夏”字銘青铜尺,虽然尚不能从中读出夏朝孓裔如何宗祀祖庙的。但从文字解读,却可证知夏朝原来即黄帝高陽系后人与来自南方(印度河谷地区以及两河流域)的神農氏部落通婚后所新生出者。

印度河谷地区,虽然比埃及或欧洲来中国距离要缩短许多,但毕竟是要远涉重洋航海而来,故先期到达中国沿海地区的一般都是男性神農氏族人。男性神農氏族人在东南沿海逐级降下,故从斯里兰卡转过南越后,进入中国海域,最先到达广西合浦地区,然后到达广东、福建一带。大约神農氏王中国之时是要占据浙江一带,包括宁波、余姚河姆渡一带,再降下则占领杭州湾,即浙江良渚琅琊一带。此时神農氏王业中心其实已基本转移到东土中国,故黄帝高陽氏后裔所迎娶的神農氏女性其实即为浙江一带神農氏父系取原著民部落女性所生出者。

自然地理版图結界故,此部因长江天堑故,原来和江北通婚不便。故一旦有来自中原北方贵族与江南神農氏古部落女性通婚,即蜕变出一个新的族群:夏族。

而“夏”字銘古尺文字解读,即能知晓这种氏族间通婚,祖脉来源,等等。另外一个中文“首”字亦与此有关,详见下图(释文二),

《古尺考》编后——“夏”字銘青銅古尺之发现

▲释文二

从“夏”字銘古尺正面见(图片一,编号2),其以双股绞丝图案作为寸制表示法。双股绞丝紋其实即伏羲女娲蛇形双身像之简化。黄帝族为女娲之后,神農氏父系即为伏羲氏,伏羲女娲合婚所生出者即为神農氏。而黄帝所代表的是女娲氏,父系母系都属于女娲氏(不同族),即女娲氏血统更纯粹者也。

另外,这种绞丝图案,其实即古文“丝”字之原,故大禹得名为“禹”,“禹”字字原即从“虫”字、“厶”字(“丝”字之字原),及“九”字,三字合文而为“禹”字也。实即因夏禹母系从神農氏有莘族,故此变为“姒”姓也。而古文“厶”或“丝”,或“系”字字原重復连续画之,即为此“夏”字銘古尺正面绞丝图案也。(另见十松山房公众号《文明论》第三十七篇《梅花易数》)

故“夏”字銘青銅古尺正面这种图案表示法,其实表明了该系血统和祖脉原来。

《古尺考》编后——“夏”字銘青銅古尺之发现

▲图片八 新疆地区出土漢代伏羲女娲帛画

自从解放后国家进行所谓“夏商周断代工程”,因各地考古发现并未得见明确有夏朝文字或文物故,故后来许多好事者即捕风捉影,虚诞揣测夏朝并不存在于中国,而是远在古埃及的一个朝代等等,各种荒谬无稽之谈纷纷出笼。而普通读者被忽悠得云里雾里似,茫然无所适从,历史虚无主义一时间即甚嚣尘上。

而今十松补苴《古尺考》遗篇,拈出此“夏”字銘古青铜尺,真相即已昭然若揭,彼等抓空捕影鼓噪之徒可以歇去哉!

《古尺考》编后——“夏”字銘青銅古尺之发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