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葡萄贝母

 贫僧法号尼姑 2018-08-26

感谢vvovvovv对本公众号的支持


这些年,我经常会遇到一种情况,带着猎奇的心,看到各类比较新颖的物种想要选购栽培,但是最初对这些少见的植物基本特点、生长习性、养护手法等一无所知,于是开始问询身边的同好花友,或者上网搜索相关资料,可总是不能如愿的找到我想要的种植信息。最后,只能秉持着不放弃的挑战精神,通过自己的摸索、观察、总结、反思,再由自己改进栽培方法,从而探索出最适合的养植方式。这样的事例经过一次又一次后,我也希望能把自己分析总结的经验分享给大家,让更多的朋友能够从我的养植过程中借鉴到有用的东西,从而更清晰的认识这些不太常见的植物。

这次就来说说,葡萄贝母【图1】。这款植物虽然引进国内种植很多年了,但并不算传播很广泛的品种。它的花色花型都形似葡萄的样子,因此得名。


我也是抱着玩玩看的心态在2017年秋播季购买了葡萄贝母的种球。它的球根白白嫩嫩,水分含量较大,我在刚收到货的时候,就已经在球体上发现有部分霉斑的痕迹。因此在种植前用多菌灵浸泡了1个小时左右【图2】,可以提前防治球根在种植过程中发生霉烂的问题。不是所有的球根植物都需要在种植前泡多菌灵澡,比如大多数酢浆草的球根有一层坚硬的外壳,夏季休眠期干燥储存的环境,种皮能很好的锁住球根的水分,也能隔绝外界的潮湿环境对球体的侵害,所以这类球根是不需要在种植前浸泡多菌灵的,但是葡萄贝母的球根几乎没有完整的种皮保护,所以易发生霉菌滋生的问题,提前做防护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葡萄贝母的球根并不大,每颗球的体型大约只有夏威夷果一般大小。我用的是:泥炭土+绿沸石+火山石的土壤配置方案,由于泥炭土本身的保水性特别强,因此在调配土壤比例的过程中,我增加了颗粒的数量和不同品种颗粒的投放,以确保泥炭土的通气性和透水性,防止土壤持水性太大导致球根霉烂。又因为泥炭土几乎不含肥力,所以我在配土的时候拌入了缓释肥增加肥力和延长肥效时长,一般缓释肥的肥效能达到3-4个月左右。根据球根的大小最后选择了一款18*18厘米的方盆密植了10颗种球【图3】,当然一直到开花后,我才从种植效果上总结发现,这个密植度是完全不够的。


由于葡萄贝母是国外进口的球根品种,因此到货时间特别晚,我一直等到了11月底,商家才发货。此时已是深秋【图4】,对于球根种植来说,整体播种时机略微偏晚,气候冷凉,气温已经降低,对植物的生长扎根并不是最理想的状态。关于这个问题,我观察过很多年,球根植物在江浙沪地区最合适的播种季节是在9-10月,此时的气象温度平均在28-12度左右,埋下去的球根很快就能生机勃发的茂盛生长。但是进入深秋之后,气温急剧下滑,生长温度达不到植物所需的基本条件,因此最严重的情况是直接导致僵苗,停滞生长。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江南、华中和西南地区,这些地方进入11月中下旬之后,早晚温差加大,气温总体不适合植物的生长发育。而供暖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倒是不太会有这类情况。


可能是受到低气温的影响,从11月底球根埋下去开始,直至20182月中旬,完全处在毫无动静的状态,就和空盆一样,我甚至一度怀疑是不是球根已经烂在地底,所以在1月中下旬气温最低的阶段,曾挖开一个小洞,一探究竟,结果透过翻开的土层发现球根状态依旧饱满,隐约看见底部已然生根。因此我又重新把土填满。这类情况在球根植物中也算普遍,有不少品种都是先生根汲取土壤养分,然后开春后再慢慢开始地面部分的生长。果然葡萄贝母也属于这种情况,2月中旬左右,气温稍有回升,终于看到空荡荡的土面上窜出了一些新绿【图5】。在埋球后直到发芽这个漫长的空盆阶段,最主要的是浇水的频率问题,需要严格控制水分的供给,由于地面部分此时尚未生长叶片,水分的蒸发和消耗是非常低微的,水大容易造成球根的霉变。我采取的是潮而不湿的浇水原则,主要是补充土层表面的水分,往往用喷壶轻微喷洒即可,在这个时期,也可以直接把花盆搁置在阴凉通风的环境,无需任何采光,一来可以减少光照对水分的蒸发作用,二来地面部分没有植株的生长也无需光照的补充,直至破土而出后再挪动花盆增加光照。另外,虽然地面部分无生长,但是地下球根毕竟还是在扎根发育的,所以为了迎接春花的灿烂,适时的追肥也需要跟进,可以在浇水的同时搭配水溶性肥的施用。


进入3月初,浙江的最高气温一度飙升到了30度左右,一股热浪疯狂的卷走了寒冷的体感,人们纷纷换上了春装,球根植物也进入到了迅速生长的阶段。这也再次让我对球根植物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这一论点有了肯定。葡萄贝母乘着这一波东风猛然蹿高了个头,也快速的孕育了花蕾,并飞快的进入花期【图6】。前期慢悠悠好几个月没有动静的情况在3月完全变了个样,就一个“快”字足以形容。好像一夜之间就变换了模样。


不过也因为初春的这轮升温,病虫害随之也是发展迅猛,小黑飞问题几乎成了顽疾。粘虫板、阿维菌素等灭虫手法轮番上场,依旧没有彻底解决,裸露在外的土层总是能轻易的看见小黑飞的痕迹。因此,我迫不得已只有用上了铺面,隔绝土壤内有机质对于小黑飞的吸引。由于葡萄贝母的花色真的非常素淡,为了衬托它不起眼的小花,我用上了火山石【图7】,红艳的铺面色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烘托植株本身朴实无华的外表。


说实话,看到开花我是失望的,我并没有感受到葡萄贝母的美感,这大约也是期待越大,失望越大的一种体现,当初种植时,我是带着满满的好感,可惜种出来的小花颜色灰暗,花朵特别娇小,一颗种球只开一朵花,完全没有达到我想要的爆盆花开的效果,因此对这次种植是非常不满意的。但也有花友驳斥我的审美观,说葡萄贝母最美的地方在于它温柔的那一低头【图8】。花朵犹如倾听风声的使者,又在低吟着春天来临的赞歌,轻柔、优雅、简约、朴实。或许这样素雅的美就是它独有的特点吧,不过从最后开花所呈现的状态来看,我反思了一下我种植中出现的最大问题,那就是密植度不够,葡萄贝母的花非常小,大约只有大拇指甲盖这么大,我种植了10颗球,最后只开出了9朵花,花量上就明显的感觉到稀疏不够密集。以我的花盆大小为例,个人建议种球数量可以翻倍。所以如果其他花友对这款植物感兴趣,可以尝试更大密度的播种,让花梗更加紧凑的挨在一起,大概这样开出来的样子会比我种植的更具美感吧。


   希望经过我的播种体验为更多的花友提供一份参考,能够从正面更直观的认识葡萄贝母,从侧面更具体的了解这款植物的特性,为大家的种植献上一份可以比对、交流、学习的资料。



论坛广告、商务合作联系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