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人有没有本事,从小时候就可以看得出吗?

 鸿儒书香vosn18 2018-08-26

老辈子有句话,三岁看到老,其实是很有道理的。一个人将来有没有成就,除了努力和机会以外,关键看禀赋。而禀赋是与生俱来的,并不是后天培养的。而禀赋高低,小时候是能看得出来的。

一个人有没有本事,从小时候就可以看得出吗?

而什么是本事呢?按现代的看法,无非就是事业成就,比如当官或者是做老板,这在普罗大众心中,都是有本事的人。在古代,因为重文轻商,商人是没有什么社会地位的,所以老百姓心中的有本事就是能博取功名。纵览古今,通读历史以后,可以给有本事做一个通用性的定义,那就是:能力比一般人强,事业比一般人高,拥有了普通人梦寐以求而又无法企及的东西,比如官位、荣誉和财富。

一个人有没有本事,从小时候就可以看得出吗?

小时候聪慧过人,大了以后也取得了不凡成就的人,古时候有很多,广为人知的有砸缸救友的司马光,三岁就懂得让梨的孔融……特别是中国古典儒学读物《三字经》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香九岁,能温席”的东汉人黄香。黄香九岁时,便知事亲之理,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长大时果然成就斐然,历任郎中、尚书郎、尚书左丞,后又升任尚书令,调度军政,一心为公,受到汉和帝的恩宠。其子黄琼、曾孙黄琬,都官至太尉,闻名于天下。

一个人有没有本事,从小时候就可以看得出吗?

为证实3岁在一个人一生中究竟起到多大作用,1980年英国伦敦精神病研究所教授卡斯比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们进行了一项别具一格的试验观察。

研究者以当地1000名3岁幼儿为研究对象,先是经过一番调查分析,然后将他们分为5种类型:充满自信型、良好适应型、沉默寡言型、自我约束型和坐立不安型。

一个人有没有本事,从小时候就可以看得出吗?

到2003年,当这些3岁孩子都长成了26岁的成人时,卡斯比教授再次与他们进行了面谈,并且对他们的朋友和亲戚进行了走访。

这些3岁幼童的言行竟然准确预示了他们成年后的性格,让卡斯比教授十分惊讶。他对自己的试验结果进行总结,并在2005年发表了报告演说,这一报告在国际育儿学术界引起了轰动,为“3岁看老”的说法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一个人有没有本事,从小时候就可以看得出吗?

小编在这里并不是强调三岁这个年龄的重要性,而是从这个实验中可以看到,幼时形成的性格,将伴随我们一生,人的性格对我们今后的道路也有很大的影响。

一个人有没有本事,从小时候就可以看得出吗?

人们特别喜欢从成功的人身上总结他们的共同点,并美其名曰:成功学。甚至人们还会将之归结到性格以及小时候的表现上。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幸存者偏差”(百度:驳斥的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是指人们通常只看到了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成功的人小时候表现也许与普通人有所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生活窘迫的人小时候也可能具有这些特征,只不过没有人注意他们而已。

一个人有没有本事,从小时候就可以看得出吗?

我们的人生确实有一部分是自己所不能把握的,但“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能不能把手里的烂牌打得漂亮,除了遗传、家庭等辅助作用,更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

一个人有没有本事,从小时候就可以看得出吗?

0-6岁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家长能不能帮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将会直接影响到其日后的成长和成才。从这个方面来说,一个人有没有本事,与小时候养成的习惯有着直接关系。家长们应该抓住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从一点一滴做起,以身示范,让良好的习惯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扎下根。这样的努力绝不会白费,因为它们才是孩子长大后有没有本事的决定因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