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砖“石灰爆裂”新解一 鹤壁袁东海
以煤矸石为原料制烧结砖生产线往往因原料中有石灰石而导致产品“石灰爆裂”,这种现象很普遍。早在2001年的工业试验中,我所在的砖厂就经历了严重的石灰爆裂,为此邀请了国内多位行业专家亲临鹤壁进行“号脉问诊”,最终贵州建材研究设计院的梁嘉琪院长率领的团队以综合治理的十六字方针通过了肯定,最终在山东鲁王砖厂,我恩师毕由增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工业试验,验证了综合方案的可行性。依照此方案建设的三条生产线,正常运转了至今,没有发生严重的产品质量事故。实践证明,治理石灰爆裂的十六字方针是可行的,正确的。 治理石灰爆裂的十六字方针是:人工拣选、控制粒度、加强焙烧、水淋消解。具体的解释我在《砖瓦》技术期刊2008年第8期《煤矸石烧结砖生产线解决“石灰爆裂”方法的理解与运用》一文有详细论述(该论文本博客中有),在此不再详谈。这次要谈的是“新解”。
人工拣选工序 这里的人工很多砖厂理解为:在原料(煤矸石)进入破碎机前的皮带运输上安排员工拣选。但通过实践来看,这个方法不理想,原因有以下几点: 1、石灰石混杂在原料中,经过几次拌混,并且煤矸石有一定的含水率,导致拣选人员无法辨认 2、皮带运转速度较快,没有仔细辨认的时间。 3、如果考虑峰谷电价,采用夜间生产,由于光照不足,拣选更加困难; 4、人为干扰因素太多,无法考核拣选人员的工作量。 5、增加用人成本,增加清理石灰石的成本。 6、拣选人员工作环境和安全不理想。 7、人工拣选就是将大块的原料随手拣出来,根本无法判断拣选的到底是不是石灰石,所以效率很低。 从原料中剔除石灰石是降低原料石灰石的含量,但不能百分百的全部剔除石灰石。这里要解释的是“人工”这个词。以前的轮窑在没有设置干燥室时,都是在晾晒场干燥砖坯,我们称为“自然晾晒”,现在有了干燥室,就是“人工干燥”,人工不是单单理解为安置员工去做,而是“人为的设置一道工序”来完成这项工作。 根据拣选人员的工作情况,我们在原料进入给料机前,设置一道规格合理的格筛,阻止大块原料进入。如果格筛能安置在原料取料环节,例如矸石山上,不但可以达到拣选的目的,也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所以,人工拣选不能理解为安排工人手工拣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