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素有“中医之乡 中药之库”之称。从汉至明清,见诸文献记载的四川医家有千余人,川派中医药影响医坛达2000多年。 药方上每一种药称为一味,四川省骨科医院官方微信开设的《一味》专栏,推出系列中药科普知识,每次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 《一味》第19期——骨碎补。 性味归经:苦,温。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续伤止痛,补肾强骨。外用消风祛斑。用于跌扑闪挫,筋骨折伤,肾虚腰痛,筋骨痿软,耳鸣耳聋,牙齿松动;外治斑秃,白癜风。 用法用量:煎服,3~9g;鲜品6—15g。外用鲜品适量。 1骨碎补茶 制法:蜜炙骨碎补30g。研磨成粗末,水煎,取汁,代茶多饮。 作用:润肺止咳。适用于咳嗽痰多,慢性支气管炎。 2骨碎补酒 制法:骨碎补60g,白酒500毫升。骨碎补放入酒是浸泡6天。每服30毫升,每于2次。 作用:补肾接骨,活血生发。适用于筋伤骨折,跌打疼痛。 院内特色制剂 【成分】熟地黄、鹿衔草、肉苁蓉和骨碎补等。 【性状】本品为棕黑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甜。 【功能主治】补肝肾,祛风湿。用于老年性退变性骨质增生,属肝肾亏虚证者。 【成分】熟地黄、鹿衔草、肉苁蓉和骨碎补等。 【性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浅棕色;气微香,味苦、微甜。 【功能主治】补肝肾,祛风湿。用于老年退变性骨质增生,属肝肾亏虚证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