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想必大家都非常了解,文天祥自幼聪慧,展现了非同常人的天赋。在二十岁那一年考上了进士第一名。后来还有史书记载,主考官看了他的答卷之后,还向皇帝力荐文天祥,认为皇帝如果得到了文天祥这样的人才一定就是如虎添翼,对于整个国家都是有意义重大的。 但是实际上文天祥的仕途并不是那么如意,他曾经还遭受到过罢免,而且他还主动辞职回家,后来他被委任为赣州的知州,而也就是这个时候,大宋已经奄奄一息,快要覆灭了。文天祥对于这个国家忠心耿耿,于是拿出了所有的家产,号召了天下的英豪,没有过上多久,就已经聚集上了上万人。这些人全部都是各路的豪杰,文天祥看到势力已经壮大,于是向朝廷报告,自己要誓死保卫京城。 当然对于文天祥来讲一万人好像还挺多,但是对于保卫一个国家来说,实在是太少了。和对方的元军根本就没有办法抗衡,蒙古的骑兵本来战斗力就非比寻常。文天祥很多的好朋友都劝说过文天祥,不要去和他们打了,这样你根本就讨不到好。但是文天祥根本就不听劝,文天祥就是要用自己的生命,激发天下人的斗志。 最后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吧,文天祥以身殉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小孩子也可以背出来。只是现在他已经被教科书所删除了,这是为什么呢?专家给出的原因是,在当时就是一个朝代更替的关键时间点,无论是汉族建立的宋朝还是蒙古族都是中华民族,不能因为一方看似正义凛然,而去过度夸大赞扬。这样是十分片面的。 专家的解释的确没什么问题,在当今这个时代,更需要宣扬主权和民族团结,民族统一。但是直接就把文天祥从教科书之中删除掉还是有一些偏颇,文天祥除开他的立场之外,他的精神气节都是可以学习的。如果换一个视角来处理,可能会更加好!那么对于这件事儿大家怎么看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