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的比喻

 江山携手 2018-08-26

每次谈到语言用法时,我就想起古今圣贤的比喻。比喻是借事说理,借大家习以为常之事,说人生至为奥妙之理。听到比喻的人,好像找到线索,在自己的生命经验中描绘一幅图案,整理出特定的意义。

我所了解的圣贤,都是使用比喻的高手。释迦牟尼以火宅比喻人生,形容世间的痛苦煎熬,提醒我们早些设法解脱;又以莲花出污泥而不染,鼓励修行之人志节高尚。孔子留下的言论极少,比喻照样发人深省。浮云飘来飘去,一点都不可靠,就像不义而富且贵一样,何必苦苦追逐?学习松柏吧!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只有坚持到底的,才是英雄豪杰。


我最熟悉并且获益最深的,则是耶稣所说的比喻。试举一例。有一个牧羊人,在山上牧养一百只羊,傍晚集合羊群时,发现怎么少了一只羊?于是他留下九十九只羊,到处去寻找那只迷失的羊。找到之后,满心欢喜,把这只失而复得的羊抱在怀中,走回羊群。


内容十分简单,小孩子都听得懂。但是含义却相当奇妙。所谓奇妙,就是一百个听众在听到这个比喻时,都会认为自己正是那只不慎迷途的羊。有谁会认为自己属于那些乖乖听话、从不犯错的九十九只羊呢?


冷静反省这个比喻,似乎耶稣过于乐观,居然以为只有百分之一的人是迷途羔羊。进一步思索,则发现耶稣洞察人性,可以透视听众心理,知道每一个人都会认为自己正是那只迷途却又幸运被主人找回的羊,更幸运的则是被主人抱在怀中。这真是特殊的宠爱。


所谓听众心理,基本信念是我与你的对等关系。尽管四周聚集了数千人,每一个人却都觉得耶稣是在对自己讲话。是在听你说话,于是我的生命经验复苏了,由片片断断连贯起来,成为一个整体。由整体看来,错误、罪过、痛苦立刻像放大镜照射之下,浮现在脑海中,形象鲜明、历历如绘。


我是无助又无奈的,谁能伸出援手?迷途之羊的惶恐与绝望涌上心头。若非如此,怎能领略重逢主人的欣喜,又怎能品尝重见天日的甘美?


耶稣随口说的比喻,效果远远胜过滔滔不绝的教训。不过,比喻也有时空上的限制。我们的生活世界中,没有牧羊人与羊,因此在聆听时必须主动想象比喻的场景,再响应到自己身上。每隔几年,我们对同一个比喻会有不同的体验,因为我们不断在成长。比喻的生命因而也是绵延不绝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