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课 | 写小说的要注意了

 冬天惠铃 2018-08-26


如何打破僵化的思维,如何在传统品类中写出新意,这对于武侠之外的其他品类同样具有参考意义。 


除了暴款的吃鸡流,现在随处可见的系统流,传统向的江湖草莽。武侠还能写什么?


在之前的指导中,我强调的是体系,体系匹配功法威力,但基于世界观而言,主要是两条路线:


一条是以纯粹的江湖门派控制下的世界,它们取代了朝庭。另一种则是在朝庭存在的世界下,武道融入,这一个世界观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庆余年》。

 

在讲武堂之前系列里,我提到过这部小说,说它的属性并不在武侠。但在两年后的今天,有些东西确要有些变化了。


网络小说走到2018年的今天,因为诸多元素的应用,写法的创新,很多类别天然的边界已然模糊了。


举个例子,玄幻与仙侠的边界,去掉专有名词、专有类指。对比过去,已经很难有明显的差异了。


作家们在创作时,更加自由,最后决定其属性的便只是小说发表时,作者本人想要放在哪个类别。所以《庆余年》放在今天,如果发表在武侠,它就是一本武侠。

 

虽然《庆余年》的世界观非常符合,但这两年来,我却基本上没有将之用来举例。因为《庆余年》的文字、文风极有魅惑性。


那种如河塘月色般的优雅的文字,满满文青之气。很容易让模仿者产生一种我也要写的优美的错觉。然后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该怎么扑就怎么扑。

 

但今天,所幸找到了一本相对朴实的参照物,所以给大家推荐的就是历史小说《马前卒》。


作者本人也在小说里强调他写的是历史,但是以前半本小说而言,其实新武侠感觉比之历史部分更为强烈,只是作者本人没有去强化世界观中的武学体系。

 

这是一个将武道与朝堂联系在一起的世界。四国相争,故事里的皇帝基本都是宗师高手,领军大将个个武学九阶。


写到快完本了,也没有什么秒杀千军,拳碎山河之类过出戏的玩意。不得不说,虽然作者本人无心于武道设定,但大道至简。


简化之中的设计,刚好解决了绝大多数的武侠作家头痛的等级问题。

 

玄幻看多了的问题就在于,感觉不写点高武,不弄点大动静,好像就不会写东西了。


武学的体系《马前卒》里没有细写,战力大致为一个成为宗师不久的人物,他能对阵的九阶高手,来一个是秒杀,来两个自己会受点伤,来三个可能就是五五开。


要是面对五个群殴很可能自己就死了。这点《庆余年》里的武道设定上限与《马前卒》倒是一样的。天下再高的高手,不要说面对万人,面对千军也只有跑路的份。

 



但这样的设定,在小说中,除了战斗场面极在不行外,并不会让人产生一种低武世界没花头的感觉。


反而是一种理所当然的合理性存在。也为未来其他人创作新书时,如何越级打怪提供了一个方向。

 

至于担心低武的战斗的好不好看,其实问题并不在于威力大不大,而纯粹是战斗场面写的如何。


这一点上《马前卒》的参照意义不大,而完《庆余年》在这一块上面,就很值得学习了。过去的武侠小说,对于临敌对阵,招式上的描写,其实有很浓烈的时代风格。


打个比方向就像是早期的功夫片一样,硬桥硬马,一招一式规规矩矩。这在当时不是什么问题,但到了现在,这种描写就显得生硬了。


更多的反而是务虚,对于气势,心理,环境等等的综合描写,来衬托出那一招的威力。


由于《马前卒》是本历史小说,所以对于体系作者并未深入,点到即止。在小说中武道只是为了历史需要服务,为了方便主角起于草莽,有个因缘际会由头。


但这不妨碍我们去把作者所不关注的问题,拿来我用。思考,补完、细化其武侠世界观。


比如宗门与朝庭的关系、除了宗门之外的派别、世家、豪族又有什么样的面目?从这些地方出来的武者,在朝堂中任职,那么一个全新的江湖会如何有趣?

 

单一的江湖,归根到底,灭掉几个门派,终极目标就是武林盟主。武功高到了一个地步了,正常来说就写无可写了,不是飞升就是完本。


但有了国家,还不只一个。那么天下的宗师就多了,主角也就不可能完全是无敌的存在。


不是无敌,就具有对对抗性。有抗性,故事才有发展下下去的可能性。

 

毕竟地图大了,国家多了,那么主线、支线、伏笔的安排与回旋余地也就更大了。


《马前卒》的参考意就在江湖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民间部分,世家之家的撕杀,朝庭与门派的争斗。


即有武,又有权。很多原来只写民间,不写官府使得故事主线过于单薄,情节中好像除了腥风血雨就没有别的过渡等问题,都有了全新的解决方法。

 

另外升级一途,在过去的江湖可以视为直接与武力挂钩。毕竟不管是门派,还是帮会拳头大的总是地位高。


绕不过去的等级决定了到一定字数,原来的地图,人物所呆的帮会、门派已经没办法写下去了。如何换新地方也是个大问题。

 

而现在融入了国家体系,武力与官职脱钩。这中间的升级路线自然就不会再是纯粹的等级上升,而是情节开始,才学的开始。


很多原来无法融入武侠江湖的元素,比如科举、比如处理民生,都能变成一个个新的支线。

 

我相信在大世界观的设定上,参照一下《马前卒》,而在战斗细节上,学习《庆余年》。


两者结合,思路会因为加入的元素的不同,而有很好的疗效。武侠的江湖,将会有新的变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