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论区里有文章

 wshiqing 2018-08-26

近来喜欢上了看文章的评论部分

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一方可以印证并完善自己的观点,一方面可以看到另外一部分人的观点,有时是非常奇葩的观根本想不到的观点。印证自己的观点可以强化自己的分析,看到不同的观点可以启发自己的思考,看到奇葩的观点可以让自己见识一下,原来还有这样的观点,也是一种启发吗?

这不,今天看了这样一篇文章,题目有些标题党的意思,昨晚GOOGLE成功“令人胆寒!人类迎史上最惨失业潮》》。。。作者的结论是:人工智能,不再是科幻小说,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正在快速超越人类,这也意味着,倘若不去改变,就只能被社会淘汰,就只能失业。

详细看了一下评论区,内容有很多,可以分为三派:

第一派,乐观派

1、人工智能意义正如业革命的蒸汽机、信息革命的互联网,绝不是抢人类的饭碗,而是解放人类,解放人类的双手,从而使得人类更好自我发展。

2、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创造工具和使用工具,人工智能是本世纪最好的工具模块,它将帮助人类节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使我们可以专注于设计与创造已经对人类的奉献事业。

3、原始农业社会的时候,人们自己耕地,又来驯化了马牛用于耕地,耕地的人失业了吗?确实一部分失业了,但失业的这群人也不是被马牛迫害了,而是发现养马卖牛更赚钱。

第二派  悲观派

1、人工智能必将超越人类,并可能最终统治人类,就像人类超越了猿猴,极大压缩生物生存的空间与资源,人类现在需要思考自己在未来世界的角色,以及对自身价值的在定义,进而调整我们的教育、工作生活以及所有一切。

2、人工智能胡乱发展,只能早就人类的毁灭,人类社会的根本是人,而人类的劳动才能维持这个社会的运转,如果各行各业都让人工智能代理,不出三代,人类就会灭亡。

3、以后要为机器人服务了。人类最终会死在机器手里。

第三派 不知所以派

1、如果大多数人都下岗了,那由谁购买机器生产的产品呢?

2、这说明人越来越少了,才会出现人工智能代替一些简单的事情

3、机器人不是还需要人来操作吗?除非他们有思想灵魂和信仰。

同样面对一件事情,大家的看法各种不同,有时甚至是相反。什么原因呢?其原因就在于各自的背景知识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所站的高度不一样,自然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

我们在分析推断一个事物的时候,一定要合乎一定的逻辑,如果前因能够直接导致(推出)后果,这样就比较容易判断。在运用类比的时候,如果被比喻的对象出现与比喻的对象本质上有差别的时候,是不能得出较为正确的结果的。

我们先看一看乐观派的观点,人工智能类比蒸汽机、互联网、工具模块以及原始农业社会的马牛,这里面暗含的前提是它们本质是相同的,即它们都没有主观意识,都是被人所使用的工具,如果真是这样,他们的乐观是有理由可以成立的。但人工智能还有一个发展方向,一个可以预见的事实(科学已经或将要证明),是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像人类之于动物的进化一样,虽然脱胎于动物但又形成了一个新的物种(人类),人工智能将形成一个新的拥有自我意识的物种(智神),未来的智神与人类的关系,很可能就像现在人类与其它动物一样,是不是具有颠覆性,非常可怕,可谁又能说这一定不可能呢?

那么悲观派的的观点呢?,悲观派所看到的是各行各业都将由人工智能承担,最终人工智能会超过人类,人类会最终死在机器手里。长期看,这一派的观点也许没有错,但缺少了条件,缺少了边界。也许人类意识到人工智能所遇到的问题,会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这种问题的发生。正如170年前卡尔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预测资本主义将灭亡,无产阶级将取得统治地位一样,正是有这样的认识,资本主义进行了自我修正,比如改善工人待遇,增强民族意识、并让工人参与政治等,资本主义在过去的100年不但没有灭亡,反而获得了发展。日前在重庆举办的中国智能高峰论坛上,中科院院士潘建伟就表示,无论将来的人工智能再怎么强大,如果不能跟人类一样具有自我意识,并像人类一样能对任何事情自主决策,那么这样的人工智能是不足以让人们感到担忧的。他所说的也是边界问题。

记得美学大家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文艺不一定只有一条路可走。东边的景致只有面朝东走的人可以看见,西边的景致也只有面朝西走的人可以看见。理想的游览风景者是向东边走过之后能再回头向西走一走,把东西两边的风味都领略到。看文章的评论部分,其目的也在于此。它会使你领略一个事物的全貌,深化阅者对内容的认识,谁说这不是一个好的学习方法论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