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个当事方都能被理解,但是人死了

 啲咁细粒 2018-08-27


我本来这几天在北极圈度假,经常处于没有信号失联的状态,但还是间或地看了一些新闻,看得我心里非常恼火。众所周知,一位浙江女孩乘坐滴滴顺风车遇害身亡,但是我看完一系列新闻和各方评论后,有些话憋不住,特别想说。


在女孩遇害后,滴滴随后例行道歉,但是在道歉中表现出很无奈很委屈的样子,估计他们自己心里觉得比窦娥还冤。他们始终认为自己在用科技改变出行,利用科技大数据把车主的车和乘客的出行链接在了一起,这中间哪一个车主会杀人,他们无法避免。这么一想,滴滴真是可怜,每次都是车主杀人后的背锅侠。


在女孩遇害前后,接警的警察也很无奈,遇害女孩感觉到了危险,向朋友求救,朋友报警,警察打电话给滴滴,但是滴滴以隐私为由一拖再拖,迟迟不反馈司机的车辆信息。一个基层警察接到报案,电话给滴滴调取车主信息,的确也没这么大的权力。他们尽力了,他们尽责了,他们也全程跟踪了,他们也很无奈。


滴滴顺风车这位司机也很可怜,以《华西都市报》为主的媒体深入挖掘了犯罪嫌疑人钟某的成长经历,发现他“从小老实”,家人表示“没想到他会做出这种事”。如果再挖掘一下,可能又会发现,钟某也是一个社会底层群体之一,总是被人看不起,甚至很可能还经常被人欺负,然后就激情犯罪了。


看了这么一圈下来,事件中的每个当事方,都可以被理解。那就只有遇害女孩不被理解了,因为她就是倒霉,她就是正好赶上那天该出事。用这个逻辑再去看看每一起悲剧,包括最近山东水库泄洪事件,事件中的每个群体,都可以头头是道地讲出一堆道理,让人哑口无言,最后只能说:受害的群体,就是天意,认命吧,活该你倒霉。


然后我们就看到,悲剧不断地重演,而看不到任何的系统性进步。


当冰山崩塌的时候,每一片雪花都觉得自己是无辜的。


如果滴滴尽到责任,而不是犯所有大公司都会犯得病,层层汇报,逐级审批,以公司内部的流程为借口,不断地拖延时间。或许这个女孩就不会死。


如果警方能够升级这个案件,在接到报警电话后,通过各部门的联动,而不是仅有一位基层民警跟踪。后续通过高效率的信息调取、跟踪、实施拦截营救,或许这个女孩就不会死。


如果我们在以往的案件审判中,不要动不动就扯上犯罪嫌疑人的经历,而是严格按照法律审判,那么每个犯罪嫌疑人就会有所忌惮。而不是他们在犯罪前都会感动自己,觉得自己好可怜,觉得自己好受伤,觉得自己犯罪都能被理解。是不是他在实施犯罪的那一刻就会有突然内心的收敛,或许这个女孩就不会死。


但是没有那么多如果,每一个环节都觉得自己无辜,每个环节都差了那么一点点,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被扼杀了。


这种新闻看得多了,人就变得麻木了,这么多血淋淋的教训,为何看不到系统的进步?


试问,滴滴出行的内部信息,为何不能跟警方联动?如果有人报警,立刻定位到犯罪嫌疑人的车辆信息和位置,最快的时间拦截,以防止悲剧发生。我们的互联网发展了这么多年,已经如此的先进和人工智能,在保护国民安全这件事上,为何迟迟无法实现?警方还是以非常原始的手段进行立案侦查做笔录,这能否改进?


试问,对于滴滴这样的大企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到底是站在哪一方?我觉得目前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完全是在保护企业。所以滴滴才财大气粗地宣布,以三倍的赔偿标准来处理此类事件,如果钱能解决的问题,对企业来所,就都不是事。是不是可以出台惩罚性罚款,对于此类恶性事件,能不能先让滴滴赔上一个亿再说?对于资本家来说,他们只在乎钱,只有对消费者绝对的强势保护,才会让企业看在钱的份上慢慢有道德。


试问,我们的媒体能否不要动不动煽情,总是让本该法律处理的问题往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上引。我管你什么成长背景,你犯了罪就是犯了罪,别扯别的,请为你犯的罪付出代价。让每个人不要成为弱势群体,唯一的方法,就是都靠且仅靠法律来说话。


我们的GDP都已经是世界第二了,我们都已经大国崛起了,我们不应该再活得如此粗糙。大国崛起的标志,我认为就是国民的尊严更得到尊重。我特别不想听到各方道歉和解释,我就想看到我们到底改进了什么,这就是我对这起悲剧想说的话。



-独立思考 做你自己-


琢磨先生


哲学 | 文学 |  心理  |  电影  |  旅行  |  脱口秀


生活,就是心怀最大的善意在荆棘中穿行。

即使被刺伤,亦不改初衷。


 

长按上方

加入我们,一起披荆斩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