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读红楼”第六十一回(下):衰败的前奏

 昵称37581541 2018-08-27


公众号ID:hlmyj001

编辑微信:dongzhu1968

投稿:hlmyj001@163.com


 




作者

暜航

六十一回的前半部分,体弱多病的柳五儿被误认为是偷窃玫瑰露、茯苓霜的贼,使读者对她越发怜悯。紧接着,在王熙凤生病的空当,平儿代替她弄清了真相,处理好这一棘手问题。


以往的情节中,平儿展现出许多优点:凤姐生日、贾琏偷情时,平儿表现得既克制又明理;在探春指出王熙凤治下的问题时,平儿也能够周全应付,既不得罪探春,又不让王熙凤折损颜面。但毕竟凤姐的威势与手段是有目共睹的,平儿并没有太多自我展现的机会。而这一回中,平儿独自打理这些难题,王熙凤成了只听取汇报的领导。因此,平儿有更多的余地办理家事,同时也展现出她的能力与处事原则,可看作是平儿的正传。

 

 

“宝玉瞒赃”“平儿行权”是程本后改的回目,优点是内涵明确,使人一目了然。但在更早的脂本中,原写作“情赃”“情权”。这直接指出了瞒赃、行权的初衷,皆是因情而起。


玫瑰露的事情,柳五儿原本是清白的;若追究起茯苓霜,柳家人终究难脱干系。因此,宝玉打算主动应起茯苓霜的事情。而这一切,都源自宝玉怜惜女子的本性。无论之前宝玉答应开捷径安排五儿进怡红院当差,还是后来的辗转赠露、刻意回护,皆是因为欣赏与怜悯五儿,是一种体贴女孩的“情”。作为平儿初衷的“情”,又有所不同,是对探春的理解与暗中支持。

相比而言,宝玉想担下贼名,虽然直率,却显得虑事不周。也难怪王熙凤早就定论,说他不是管理家务的合适人选。平儿的决定就更加慎重、周全。


五儿在头一天晚上,已经因担惊受怕,说出茯苓霜是舅舅赠送的,有了这一铺垫,更显出宝玉想以一己之力,保全女儿清白名声的决心。但平儿有她的顾虑,若不趁此机会一并查清王夫人房里丢失玫瑰露的事情,只怕一切都没法弄清了。毕竟,相比于门上人暗中收礼,玫瑰露更为关键,况且其中又牵连许多重要的人物。


都说拔出萝卜带出泥,事情的发展也是一步步逼到绝境的。先是发现王夫人房里的柜子被打开过,少了些零碎东西,本算不上什么大事。但接下来,偏偏病中的王熙凤向玉钏要玫瑰露,玉钏发现少了一瓶。对照宝玉挨打之后的情节看,这露属于贡品,金贵的很。况且,当家人王熙凤直接知道了这些事,必定是要查办的。因此,这就成了风口浪尖上的事情。


若论起来,彩云偷了玫瑰露送给有私情的贾环,这几乎是所有人心知肚明的。但在询问之下,彩云却把责任推卸给玉钏,两人争执起来,闹得府中上上下下都知道了。连林之孝家的都感到莫大压力,平儿自然也知道其中的利害。


对此,宝玉希望担下贼的虚名,保全五儿等人的名声。平儿希望借此机会,平息玫瑰露的风波,同时又投鼠忌器,担心让正在协理家务的探春为难。最终,平儿与宝玉达成一致,帮五儿与柳嫂子顺利解围。

 

 

事情中还有一段小插曲。平儿担心当事人不知内情,既需对好口风,又要敲打一番,防患于未然,因此特意把彩云与玉钏叫来对质。


平儿办事的能力值得称道,开门便说已经找出了“贼”。倒是玉钏好奇,先问起贼在哪里,更反衬出彩云做贼心虚。平儿有心感化彩云,一番话说得极为含蓄,又滴水不漏。“和我好的一个姊妹”“别冤屈了好人”等等的话语,直戳彩云的心窝。

紧接着描写彩云的表现,是出人意料之笔。在她看来,拿了这些东西去送人,并不是什么大事,以往也曾发生过。只是这一次导致冤枉了好人,触动了她,因此将事情和盘托出,丝毫没有隐瞒。这样的举动,不但令书中人诧异,就连观书人也觉得意外。宝玉称赞彩云是“正经人”,不过是一时糊涂才做出这样的事。但彩云执意不让宝玉背锅,一心要向王熙凤承认错误。直到平儿说出息事宁人,不牵扯到探春,彩云才答应了。


试想,丢失东西就足以让玉钏急的哭,若坐实是偷窃,又会受到什么样的惩治?何况还有金钏的前车之鉴,彩云不会不清楚后果。但她为了不冤屈好人,敢做敢当,可谓点睛之笔,使彩云的形象立体起来。若没有这一笔,彩云不过是冲着少爷投怀送抱、小偷小摸的丫鬟,而增添了果决、敢于认错的一面,让这个女子也多了几分可爱可敬。


相比之下,宝玉的体贴,与贾环无情的诋毁、为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彩云冒着风险,真心赠与东西的初衷,被践踏得一文不值。这让她心灰意冷,甚至酿成了无医之症,成为又一个薄命女儿。随着大观园中溪水漂流远去的,恐怕不只是曾经表达爱意的物品,还有彩云的感情,以及她对今后生活的憧憬。

 

 

红楼是悲剧,贾府注定衰败。但悲剧的结局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早已埋下隐患。本回在紧张的情节中,穿插写出了许多小人物、小事件,这些都指向了贾府衰败的终局。


大家族中,仆人之间的关系复杂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使得所有的事情都寸步难行。开篇小厮与柳嫂子的对话,就体现出底层仆人的嗜利。而对于五儿去怡红院的内情,一个角门上的小厮竟然都清楚,仆人之间的勾连令人瞠目。五儿与柳嫂子蒙冤后,有利益冲突的人落井下石,秦显家的更是钻营以图上位,各自打着各自的小算盘。朝中有人好当官,秦显家的正借着林之孝家的关照,占据了有油水的职位。相比于她在打点人情上的游刃有余,柳嫂子倒显得更忠厚老实些,若是秦显家的掌管小厨房,以后的事情可想而知。

此时,奴才们的行为只是针对相同地位的人,日后随着贾府秩序的崩坏,奴才们便能够直接无视主子,甚至挑起主子之间的矛盾。小厮求柳嫂子偷杏,说明贾府的门禁制度仍是严格的;司棋虽然自以为了不起,但打砸小厨房终究是边边角角的小事。但随着贾府颓势的显现,门禁的松弛,司棋的妄为,叠加在一起,便造成了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丑事。


本回的故事都发生在探春推行新政的背景下,她试图寻找机会拿怡红院作筏子,来树立自己的威信,连芳官都明白。谁知,偶然错过的玫瑰露事件,正牵扯出了赵姨娘,若没有平儿与宝玉好心瞒过,不知探春又该如何收场。只怕探春心里是清楚的,正因此,后来她没有了往日的心气,就连面对仆人夜赌这样的大事,她都不再有锐气。再往后,抄检大观园的时候,她甚至成了被抄检的对象,革新的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贾府已经没有任何被挽救的机会。


而从治家的角度说,古人认为不聋不痴,不做家翁,是说管家的人要适当“糊涂”,才能维持家庭的和睦。平儿似乎更能得其中三昧,行权一事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没有扩大矛盾。但王熙凤并不认可,反倒觉得宝玉的做法是多此一举,甚至要用刑讯问丫鬟,查明真相。但事实上,贾府内部已经乱象横生,即便查明,究竟又能如何。当这些问题摆到王夫人面前的时候,无论是惩治,还是饶恕,都不过是一句话而已。除了显示主子的威严,对于贾府的长远,恐怕没有任何助益。之前减轻对周瑞之子的责罚,已是明证。平儿或许已经看出端倪,采取了与王熙凤不同的策略。只可惜,这也只能解一时之围,不是长久之计。


瞒赃、行权前后的情节,就像是一面宝鉴,映照出了贾府衰败的种种迹象。可以说,六十一回是家族颓败的前奏,悄然间已注定了一切。


之后,贾府便一步步走向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不会再有任何转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