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股文鉴赏

 晋龙哥哥 2018-08-27

 

张根福

 

 

  八股文从明代朱元璋创制后在中国历史上存续了五百多年,尽管在康熙二年、雍正年间和乾隆三年都有废存八股文之争,但终究“八股,学问聪明之会也。三百年人主玉帛在是,即人才川岳在是。”(明崇祯年间著名文人陈弘绪语)八股文能“阐发圣贤之微旨,以观其心术”,“时艺所论,皆孔孟之绪言,精微之奥旨。参三经、史、子、集以发其光华,范之规矩准蝇以密其法律,虽日小技,而文武干济、英伟特达之才,未尝不出乎其中”(见《清史稿》),“若废制义,恐无人读四子书,讲求义理者矣”(见《清稗类钞》考试类),而终于将八股取士制保留至1905年清政府宣而废除科举制度。

  新文化运动兴起时,八股作为封建旧文化象征之一,受到猛烈打击,此后八股文可以说是臭名昭著。在八股文废止了百余年的今日,很少有人甚至几乎没人再谈八股,《四库全书》也只收录明朝的八股文一集作为标本,我们这一代见过八股文的确实屈指可数。确切地要说出“八股”是什么,恐怕十有八九不知。“八股”二字,现在已几乎成为“陈腐旧套”的代称。启功先生曾说到沿用这二字为贬义词的人,更不说八股为什么坏的理由。更有甚者还误认为文言文就是八股文。

  其实,“八股”是一种文章体裁的名称,它本身并无善恶、褒贬可言。八股文系旧式文体,分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提比)、中股(中比)、后股(后比)、束股(束比)八个部分,故名八股文。八股文的每部分之间,要用固定的虚词“今夫”、“苟其然”、“也乎哉”等联接。它是明朝朱元璋创制的一种科举考试文体。八股文的渊源一般追溯到北宋的王安石、苏辙诸家的“经义”,而宋陈傅良诸家的“奥论”内容也即是“经义”,还有从破题等文章技术方面,又追溯到“律赋”等文体。从明代篇后用“大结”,借发挥经义引到陈述、评论政治问题,又牵涉到“策问”等等。

  八股文确立于明代,是明、清朝的科举考试主要文体。创始者的文章据说是政治家王安石。在明代,八股文经历了创制、完善、定型、鼎盛、衰颓、变革、振兴的发展、演变过程,八股文的功能、原生态及变化态,正格与变格,对社会的正面与负面影响,在这个时期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八股文到明末已发展至极致;“诸体皆备,作法齐全,臻无施不可之境”,在文学技巧上堪称达后世不可企及之高峰。

  相对两汉唐宋的“古文”来说,八股文又叫“时文”;明代出第的题目也有出自《五经》中,但主要还是出自《四书》,特别是清代,所以八股又叫“四书文”;当时皇帝的命令称为“制”,八股是皇帝命作的文艺,所以又叫“制艺”、“经义”、“制义”。因此,八股文的制体,是要“代圣贤立言”,全文要效仿圣贤口气,并要符合朝庭的意旨,且以朱子所注《四书》为准绳。题目多出自《四书》,少数字的题(大约十字外),称“大题”。为避免重复以前考过的句子和增加难度,后来出的题多是东一词,西一句,比如取《大学》一句“日日新”,又加一句《孟子》中一句“君命召”,就以这六字为题了。

  八股文的基本形成或者说是八股文步骤,具体分别为:

  破题——开篇点明题义。只能用两句话,且需慨括题义、解释题义,但绝不能直说题义。有一篇题为《子曰》的八股文很有名,其破题是“匹夫而为天下法,一言而为天下师”。前句破“子”字,后句破“曰”字,堪称才华横溢。

  承题——主题的补充,具有承上启下的使命,以三句为标准。如题目“不以规矩”,破题云:“规矩而不以也,惟持此明与巧矣。”其承题则云:“夫规也、距也,不可不以者也;不可不以而不以焉,殆深持此明与巧矣”。

  起进——深入地说明这个问题的用意所在,内容大意,最多不超过十句。

  四比——四比就是提比、中比、后比、束比(或者说是提比、小比、中比、后比),四比分为八股,为正文部分,须逐条正、反分析,每两股必须成为一副对联,词性相对,平仄相对,共四联。收合——即结语,一般约八句之内。由于明代文教千古第一,许多明代八股文在文学上实属是上乘之作,是古今中外最妙不可言的文学奇葩。

  清代八股文比较规范的一篇,首推韩炎(字元少,江苏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康熙十二年(1673年),会试、殿试均名列第一,授修撰。历任内阁学士、礼部待郎、尚书等职),乾隆称赞他:“雅学绩文、湛深经(文)术。所撰制义,清真雅正,开风气之先,为艺术楷则”。全文如下: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圣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

  盖圣人之行藏,正不易规,自颜子几之,而始可与之言矣。

  故特谓之曰:毕生阅历,祗一、二途以听人分取焉,而求可以不穷于其际者,往往而鲜也。迨于有可以自信之矣,而或独得而无与共,独处而无与言。此意其托之寤歌自适耶,而吾今幸有以语尔也。

  回乎!人有积生平之得力,终不自明,而必俟其人发之者,情相待也。故意气至广,得一人焉,可以不孤矣。

  人有积一心之静观,初无所试,而不知他人已识之者,神相告也。故学问诚深,有一候焉,不容终秘矣。

  回乎!尝试与尔仰参天时,俯察人事,而中度吾身,用耶?舍耶?行耶?藏耶?

  汲于行者蹶,需于行者滞。有如不必于行,而用之则行者乎,此其人非复功名中人也。一于藏者缓,果于藏者殆。有如不心于藏。而舍之则藏者乎,此其人非复泉石间人也。

  则尝试拟而求之,意必诗书之内的其人焉,爱是流连以志之,然吾学之谓何?而此诣竟遥遥终古,则长自负矣。窃念自穷理观化以来,屡以身涉用舍之交,而充然有余以自处者,此际亦差堪慰耳。

  则又尝身试之,今者辙环这际有微擅焉,乃日周旋而忽之,然与人同学之谓何?而此意竟寂寂人间,亦用自叹矣。而独是晤对忘言之顷,曾不与我质行藏之疑,而渊然此中之相发者,此示亦足共慰耳。

  而吾因念夫我也,念夫我之尔也。

  惟我与尔揽事物这归,而确有以自主,故一任乎人事之迁,而祗自行其性分之素。此时我得其为我,尔亦得其为尔也,用舍何与焉,我两人长抱此至足者共千古已矣。

  惟我与尔参神明之变;而顺应无方,故虽积乎道德之厚,而总不争乎气数之先。

  此时我不执其为我,尔亦不执其为尔也,行藏又何事焉,我两人长留此不可知者予造物已矣。

  有是夫,惟我与尔也夫,而斯时之回,亦怡然得、默然解也。

 

  也许是八股文创制者朱元璋谋虑太过周密深远,在构建八股文时配置了太多的文化要素,又在这种文章形式中加上些繁琐而苛刻的要求。积弊而引起了这种文体的不适,以致为时人、后人所不耻。明朝中晚期还有不少狂士戏作游戏八股,最著名的就是唐伯虎的这一篇《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段》(或疑后人伪托,不过该文出自晚明,到清初曾经尤侗润色则无疑)。题目摘自西厢记,通偏以张生的口气来写,全文如下:

 

  想双文之目成,情以转而通焉。

  盖秋波非能转,情转之也。然则双文虽去,其犹有未去者存哉。

  张生若曰:世之好色者,吾知之矣。来相怜,去相捐也。此无他,情动而来,情静而去耳。钟情者正于将尽之时,露其微动之色,故足致人思焉。

  有如双文者乎?

  最可念者,啭莺声于花外,半晌方言,而今余音歇矣。乃口不能传者,衬玉趾于残红,一步渐远,而今香尘灭矣。乃足不能停者,目若停之。

  惟见盈盈者波也,脉脉者秋波也,乍离乍合者,秋波之一转也。吾向未之见也,不意于临去时遇之。

  吾不知未去之前,秋波何属。或者垂眺于庭轩,纵观于花柳,不过良辰美景,偶而相遭耳。犹是庭轩已隔,花柳方移,而婉兮清扬,忽徘徊其如送者奚为乎?所云含睇宜笑,转正有转于笑之中者。虽使修容于觌面,不若此际之销魂矣。

  吾不知既去之后,秋波何往。意者凝眸于深院,掩泪于珠帘,不过怨粉愁香,凄其独对耳。惟是深院将归,珠帘半闭,而焉然美盼,似恍惚其欲接者奚为乎?所云渺渺愁余,转正有转于愁之中者。虽使关羞目于灯前,不若此时之心荡矣。

  此一转也,以为无情耶?转之不能忘情可知也。以为有情耶?转之不为情滞又可知也。人见为秋波转,而不见彼之心思有与为之转者。吾即欲流睐相迎,其如一转之不易受何!

  此一转也,以为情多耶?吾惜其止此一转也。以为情少耶?吾又恨其余此一转也。彼知为秋波一转,而不知吾之魂梦有与为千万转者。吾即欲闭目不窥,其如一转之不可却何!

  噫嘻!

  招楚客于三年,似曾相似;

  倾汉宫于一顾,无可奈何。

  有双文之秋波一转,宜小生之眼花撩乱也哉!抑老僧四壁画西厢,而悟禅恰在个中。盖一转也,情禅也,参学人试于此下一转语。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化传统,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佛学与禅学构成国学大观,不熟读四书五经,不识文体格律者,又怎么写得出八股文呢?以“非孔斥圣、骂名震烁古今”的李贽说八股文为“古今至文”,就文学体裁而言,亦不为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