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越大度的人越容易友尽?

 徐泽权 2018-08-27
我是刘翠莎,知我心理学合作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头条号:心理咨询师刘翠莎。

“大度”一词形容为人,而“友尽”一词描述的是关系的中断。很难说这其中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不过,也许这个问题本身,反映了提问者们倾向于认为“大度的人,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自然也能容天下难容之人,不易友尽。所以,对于“大度的人,也有友尽的时候”感到奇怪。

抛开其他,我想从以下几点来理解,“大度的人,被友尽,或与人友尽”的情况。

1. 心理边界与关系中的界限:为人大度,有可能在关系中被误会为“无度”。

心理边界:指的是个体内心的自我界限,这有点像是心理层面的皮肤,虽然不像皮肤作为身体边界那样明确可见,但却是保护我们心理的重要部分。

有一种情绪最容易提醒我们心理边界被入侵——那就是愤怒

比如,当别人拿走你的东西、侵害你的利益、致使你感到不公的时候,很有可能提示你的心理边界被侵犯了。愤怒的情绪让你变得充满力量,要提自己伸张正义,积极争取,从而得到尊重和保护。

为人大度的人,并不是没有心理边界。但由于其心胸宽广,往往能容常人所不能容,时常神定气安,少见恼怒;容易给人一种“无度”的错觉,而“贪”也是人性的一部分,因此关系中的另一方容易在此时变得需索无度,最后单方或共同导致关系的破坏。

常见的例子是,朋友A时常以助人为乐,朋友B时常找A帮忙,A总是应允,B最先是感激不尽,而后习以为常,某天B又请A帮忙,但A因个人有事婉拒,却遭到B的责备。

图自pexels

2. “你来我往”的关系更长久:大度之人,有时反而让人感受到“攻击”。

大度形容人的心胸,而古文说“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大度之人,淡薄名利,响应他人的需求的时候多,求助他人的时候少,关系就倾向是“单向”的。

“斗米养恩,担米养仇”背后,讲的不仅仅是,接受“担米”的人形成依赖,由感激变成利索当然,以至于最后成仇;也在讲——如果一个人总在一个接受帮助的位置,容易产生无用感、无价值感,反而感到接受的不是助人者的“恩”,而是助人者的“攻击”,自然要“友尽”了。毕竟,人不仅有希望得到满足的需要,还有创造价值的需要。

举个例子来说:

个体发展到青春期,希望获得成人感,希望跟父母是尽可能平等的,希望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看法,而如果家长依然像对待小学生那样对待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甚至像对待小婴儿一样让他/她处在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位置,将他/她的衣食住行照顾得越好,这个年轻人越是感到“被剥夺”,自然是越要奋起反抗了(在这样例子中,毫不计较的家长,有可能满足的是自己给予孩子的需要,而不是孩子真的需要被给予)。

换个亲密友人的例子:

如果友情中,总是你在喜怒哀乐时找你的朋友分享,而你感到你的朋友从没有邀请你分享或分担的需要,很有可能你不会在这样的关系中感到舒服。毕竟,有“需要的感觉”,也有“被需要的感觉”,才是相互需要,而这样的关系更长久。

图自pexels

3. 关系中的比较竞争:有人当了大度君子,谁被当作了“小腹之人”?大度,不但招羡慕,还可能招致嫉妒恨

“於大度之君子,而败於私智之小人”、“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在谈论大度的时候,我们容易想到“小家子气”,在谈“君子”的时候,容易想到“小人”。

从某种层面来说,“大度”也不是单一的独立存在的,而是相比较而言的,这时候就要问,当某人在一个群体中总是被评价为“大度”的时候,其他人的“心理阴影面积”有多大(哈哈)。

多数心理学家认为,嫉妒是在社会比较中,个体因为意识到别人拥有自己试图拥有但却缺乏的东西时体验到的一种令人不快的感受。与此相对,心理学中还有一个“仰巴脚效应”(也叫“出丑效应”),即指才能平庸者固然不会受人钦佩,而毫无缺点的完美之人,也未必讨人喜欢,最讨人喜欢的人往往是德才兼备而带有小缺点的人。

举例来说,唱功万分了得的歌手,偶尔一次唱走调,不但不让人讨厌,反而让人感到可爱。

一个群体中过于出类拔萃的人,在人际情境下容易让同伴感到自愧不如的挫败感,让他人产生距离感,而人们为了不让自己感到挫败的难受感觉,则趋向于保持距离甚至拉远距离。因此,大度的人,有时候偶尔小家子气一把,反而容易显得可亲可近,不必“友尽”。

最后,以“大度为人,适度为友”作为该回答的总结吧,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